劉幸金
[摘要] 班主任工作往往瑣碎且繁多,學生一旦發生問題,若不及時有效處理,往往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矛盾擴大,甚至難以解決。在處理學生問題的過程中,我發現班主任需要具備見微知著、綱舉目張的能力,從細節處及時處理,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
[關鍵詞] 見微知著;班主任工作;實踐策略
立德樹人是教師工作的根本目標,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先鋒,同時承擔著各種瑣碎且繁雜的工作,其中最繁雜的工作就是處理學生問題。近期發生的錢包系列事件,成為我入職以來德育工作中一次最大的挑戰,使我認識到見微知著的重要性。
一、初探:一波難平的錢包事件
我對“見微知著”的認識開始于一次學生的錢包丟失事件。
9月末的一天,小榮同學告訴我,她的錢包丟了。
“我把錢包放在書包里,上周末放學時,我發現錢包丟了。可我的書包一直放在教室,所以我想申請查監控。”小榮如實相告。正當我申請調取監控時,偷錢包的學生主動出現了——竟然是班上的小洋!
小洋是個很受歡迎的女生,不僅主動擔任語文課代表,作業也做得很好,常常被當成范本。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被人勒索了。有一個陌生男人加了我QQ,聊天時我暴露了自己個人信息,包括住址,他讓我給他1000元,不然就曝光我的照片。我網上轉給他600元。勒索的事我報警了,我表哥是警察,他讓我先來上課,他來調查?!苯涍^詢問,小洋磕磕巴巴地說出事情經過。
事情離奇得超出我的預想,直覺告訴我這件事不正常。果然,在我的再三追問下,我發現小洋不僅偷拿錢包,還說了謊話,她說的金額、報警等內容都是添油加醋后的結果。
“老師,求求你,能不能不要告訴我家人,我爸爸知道了會打死我的。”豆大的淚珠伴隨著這句話迅速流下。
這是原則底線問題,必須告知監護人。當天來到學校的是小洋的姐姐?!鞍謰尪济τ诠ぷ鳎洺:芡砘丶遥瑢γ妹谩⒌艿艿恼疹櫞_實比較少。我小時候家里條件不錯,不過小洋五六歲時家里經濟上出現了大問題,之后爸媽對我們的關注更少了。今天老師打來電話,媽媽第一反應就是讓我來。可姐姐不是父母……”小洋姐姐不由得搖頭嘆息。
我按照校規校紀懲罰了小洋,也溫和地教育了她,可我不知道她能理解多少,說到底這是一個渴望得到關注和認可卻又性格偏執,還未樹立正確金錢觀,試圖把自己包裹在一個安全的軀殼里的孩子。
錢包事件出現后,我在第一時間就把所有知情的學生都叫出來談話,叮囑他們不許和任何人說這件事。考慮到小洋的心情,當時并沒有向全班說明此事。沒想到幾天后,這件事再次掀起了波瀾。
“小琪(小洋、小榮的室友)建了一個只有小洋不在的群,暗暗透露錢包事件的結果;男生,甚至其他班學生也在私下討論著女生之間的爭執,語氣并不好;涉及此事的七八個女生把小團體搞得更加‘紅火了……”
我不敢再遲疑,和事件中心人物小榮、小琪進行了深入交流。我肯定了她們明辨是非的優點,也提醒了她們不成熟的做法。可是當天晚上,我分別接到了小琪和小榮家長的電話。一個張口就說:“劉老師,你把我家孩子怎么了?孩子打電話一直在哭?!绷硪粋€說:“我家孩子說不想上學了,到底怎么了?”
我帶著滿心疑惑再次調查,發現竟然是幾個學生因為互相猜疑到底是誰告訴老師的而激烈地爭吵起來!接下來,我找榮爸、琪爸談話,過程并不順利,一位不能理解心理疏導的含義,不愿意了解事情的經過;另一位則不認為自家孩子有錯,反而覺得孩子在匡扶正義。事情越來越復雜,我必須得認真想一想了。
二、嘗試:綱舉目張下初顯成效
這次事件過程之繁雜、跨度之久和范圍之廣都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我意識到自己的處理方式出現了問題,仿佛走入死胡同,一時間找不到方向,錯失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我冷靜下來,終于茅塞頓開:抓主要矛盾才能綱舉目張,這次旋渦的中心還沒有平息,怎么能解決后續發酵的問題?于是我迅速理順了思路:首先給小洋、小榮創造和解的機會,之后與相關學生家長溝通,有選擇性地告知處理結果并結合學生問題提出家庭教育建議,最后以此為切入點,組織班級范圍的德育系列活動。實踐證明,正確理順思路果然事半功倍。
首先,在我的見證下,小洋、小榮坐下來敞開心扉。她們之間并沒有多深的仇恨,她們在乎的是正式的道歉和賠償。小洋正式向小榮道歉,并且承諾會還清損失。小榮也為自己建群等錯誤道歉,二人握手言和,迷霧就此被撥開。
之后,在與家長溝通方面我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咨詢心理老師后,我給幾位家長提出幾條建議:一是要重視心理疏導。這次事件中小榮最大的損失其實是被好朋友傷害后的隱蔽持久心理創傷,而時間和陪伴才是最好的良藥;二是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態度;三是事情要分輕重緩急。學生最重要的是學習,關注這些雜事而耽誤了學習得不償失。
這件棘手的事成了我德育工作的切入點。我設計了幾場班會,涉及誠信感恩、正確金錢觀、將心比心的友情等主題,正在逐步實現中。
三、反思:見微知著之方法探究
錢包風波終于告一段落,我意識到班主任要有見微知著的能力。關于見微知著的實踐探索,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1.大框架意識——見微知著的前提
我們在學科解題時強調要有框架思維,首先要結合題意明確思路,盡可能考慮到所有答題角度。處理學生問題時同樣如此,要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提前想好大框架(如時間框架:按短期、中期、長期目標劃分,尺度框架:涉及人員范圍從小到大等),才能少走彎路,事半功倍,甚至未雨綢繆。
這次事件中,我起初嘗試“破案”,了解每個學生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找到誰在說謊??山Y果讓我更加迷惑。當我跳出誤區,知道問題的關鍵并建立尺度框架后,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2.既要“就事論事”,又要“借此言彼”
培養見微知著的能力,需要有長遠的目光,不僅要處理好當前問題,還要提前考慮到事件可能帶來的后續影響,爭取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例如,本次事件中,我不僅要處理錢包丟失的問題,還要照顧到后續小榮的心理疏導以及班級的道德觀教育。
3.抓準細節才能先行一步
細節決定成敗,成功的班級管理必定講究細節。接手新的班級,一大要事就是通過日常細節摸清學生的特點,并在班級管理中恰當部署,才能防患于未然。當然,這一環節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及時調整尤為重要。這方面,我出現過失誤,如錢包事件中,由于本人經驗不足,雖然事情得到了解決,但我沒能在第一時間做好后續工作,沒有及時調整策略,導致問題進一步發酵,這給我敲響了警鐘。
細節決定成敗,見微知著,做好預判,就能極大程度地減少事態的不良影響。我將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學習,爭取能早日得心應手地應對班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