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景春 江曉媛



派出所名稱:江西省景德鎮市公安局珠山分局珠山派出所。
建所時間:1949年。
轄區概況:珠山派出所轄區面積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773人,既有黨政機關,也有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陶陽里歷史街區等國家級文保單位,是典型的繁華商貿區與星羅棋布的老里弄、老街區、文旅景區相融合的城市中心區,是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核心區域。
警力配備:民警20人,輔警10人。
榮譽:一級公安派出所。獲得全國公安機關慶祝建黨100周年安保維穩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市新時代模范基層政法單位等省市級以上表彰獎勵81次。
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這里千年窯火不斷,有著一千年官窯史、六百年御窯史,是中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珠山派出所轄區的御窯廠遺址,就是景德鎮與世界對話的一張璀璨名片。同時,御窯廠遺址也是景德鎮地區紅色革命的搖籃。1925年11月,景德鎮第一所宣傳馬克思主義、對勞動人民進行革命啟蒙教育的學校——“平民夜校”在御窯廠創辦;1926年6月,景德鎮第一個黨支部在御窯廠成立;1927年5月,第一屆景德鎮市委在御窯廠龍珠閣秘密成立。
珠山派出所與共和國同齡,是景德鎮地區解放后最早成立的公安派出所之一。近年來,珠山派出所民警、輔警始終牢記初心使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的殷殷囑托,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學習弘揚“東萊精神”,牢固樹立“守正創新、擔當實干、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忠實履行“護航試驗區,守衛陶陽里”的全新職責。
黨建引領 鑄牢全所民警的“根”與“魂”
近年來,珠山派出所堅持黨建引領,從思想建警、文化育警、共建強警三個方面推動黨建和隊建的深度融合,鑄牢全所民警的“根”與“魂”。
思想建警
珠山派出所一直以來以鄭水發烈士的英勇事跡激勵全所民警,引導民警、輔警繼承和發揚鄭水發烈士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將自身安危置之度外的大無畏精神,充分發揮所領導帶頭、教導員主抓的作用,抓實理論學習,創新學習載體。今年以來,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的契機,打造兩大特色平臺:創設“黨史大影院”。在每周一、三、五,組織全所民警學習“平語近人”、黨史故事影片,豐富了民警的精神文化生活。創設“黨史閱讀角”。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四個專題,精心添置了一批重點書籍,引導民警們利用工作之余閱讀經典,傳承紅色基因。此外,年輕民警積極加入市公安局組建的“老方說黨史”小分隊,擔任主力,以派出所先烈鄭水發的英模精神為主題,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老方說黨史》講稿,在全市各單位、學校巡回宣講。
文化育警
充分利用院內空間,設置特色警營文化墻、黨史宣傳園地,編印“四史”學習小讀本,引導來所里辦事群眾共同學習黨史;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警民媒體互動平臺的作用,搭建全天候、接地氣的“微課堂”,定期推送“網紅”黨史課。
“共建”強警
聯同轄區內單位、社區,組織所里民警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巷講堂”,上門入戶,點對點宣講,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夯實民警忠誠可靠的思想基礎。特別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辦實事惠群眾”與“促警務鑄警魂”有機融合,積極推行24小時全天候自助辦理戶政、出入境、交管等各項業務,亮出“便民服務”先鋒崗、公示牌,推動民警服務意識、警民關系“兩提升、兩促進”。
“三項融合”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珠山派出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建強基礎、激活基層、惠及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創新引領,融合聯動。
資源融合,打造“百姓家門口的警務室”
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在轄區每個社區創立 “特色糾紛調解警務室”,統一硬件配置和規范化管理。由所領導掛點,社區民警牽頭,統籌整合原本分散的街道、司法所、律師、志愿者等多方資源力量,組建“矛盾糾紛調解隊”,開展常態化多元調處,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隱患,傾力打通服務中心大局、服務基層群眾“最后一公里”。御窯廠遺址是景德鎮的名片和重要窗口,也是國家試驗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截至目前,“特色警務室”已為群眾有效化解矛盾糾紛300余起,切實做到“矛盾不上交”,涌現了龍珠閣警務室、張偉調解室、御窯警務室等一批群眾稱贊的品牌警務室。
部門融合,推行“公安+城管”巡邏防控新模式
堅持治安管理與城市管理雙管齊下,聚焦“訪民情、解民憂、化矛盾、防風險、查問題、治亂點”,將“百萬警進千萬家”“民調評警”與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相結合,實施“公安+城管”巡邏防控模式。聯合轄區城管部門,每日分上午、下午、晚上三個時間段對重點區域開展聯勤巡邏,并根據不同的時間節點增加錯時的巡邏力量,有效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專門組建由公安民輔警、城管、消防、社區志愿者、老黨員等各方面力量組成的“陶陽里義警隊”,開展常態化治安巡邏、矛盾調解、法治宣傳、便民服務等工作。特別是針對御窯廠這一“重中之重”區域,精細管理、精準施策,對御窯廠務工人員實施嚴密的身份審查登記備案,整合御窯廠及御窯博物館保安力量,增加重點工程項目的見警率,確保御窯廠的絕對安全。2020年抗擊疫情工作中,珠山派出所積極創新工作方法,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啟動社區心理危機干預工作,聯合社區組建心理援助小分隊,深入社區對長期居家隔離的重點人員及來自疫情重災區的返景人員、隔離觀察點開展精準心理輔導。
治理融合,“嚴打+整治”并舉守一方平安
近年來,珠山派出所在嚴打“難點亂點堵點”問題同時,聚焦“掃黑除惡”攻堅戰,廣辟線索來源,對黃賭毒、盜搶騙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集中打擊和長效整治行動,轄區社會治安狀況逐年向好,安全有序。扎實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提升群眾安全指數,實現“平安不出事”,珠山派出所按照“領導包片、民警包弄、專職輔警包樓”的措施,逐戶上門走訪,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得到轄區群眾紛紛好評。近幾年,發案率、立案數逐年下降,破案率逐年上升,實現“兩降一升”。通過多措并舉,轄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逐年提升。2021年上半年,在全市公安機關民調評警工作中,珠山派出所的群眾滿意度整體位列第一,其中所內兩名社區民警分別取得全市民警滿意度第一、第三的優異成績。
“三個零距離” 推動“智慧警務”建設
珠山派出所大力推進“智慧警務”建設,打造“智慧安防”、科技安防新樣板,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層次和水平。
“指尖警務室”助推群眾與民警“零距離”
珠山派出所通過創建“24小時線上警務室”,直通連線社區居民和場所業主,實現派出所與居民“零距離”。一方面,通過指尖警務室,及時收集社情民意、排查治安隱患,回應群眾訴求、發布警情通報、宣傳法律知識。同時大力推行“一般糾紛”線上調解模式,真正做到跟群眾搭得上話、交得上心,讓警務圍著民意轉,確保“服務不缺位”。今年3月份“指尖警務室”上線以來,收集各類治安信息300多項,線上處理治安糾紛80余件,特別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主動設置議題,廣納民意,扎扎實實為群眾解決憂心事、煩心事30多件。
“智慧小區”助推警務與日常管理“零距離”
選擇轄區內人口較為密集、治安狀況較為復雜的名仕嘉園小區為樣本,以智能安防體系和大數據應用為支撐,充分運用物聯網技術,擴大門禁系統等感知終端覆蓋面,與所指揮調度中心融合,集成打造“智慧安防在線管控應用平臺”。平臺上線以來,實現了有效預防和精準打擊犯罪雙向發力,小區發案同比下降和盜竊案件“零發案”的目標。
“智慧景區”助推核心任務與預防“零距離”
珠山派出所管轄御窯廠遺址、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等眾多老窯址、老街區、老廠區,是景德鎮陶瓷文化的根脈,責任重大。派出所不斷創新治安管理模式,堅持傳統手段與科技雙管齊下。
通過對近期案發數據、景區人口密度和地理信息等多種數據的統計分析,建立相關數據模型,預測研判景區、街區特定時段、地段易發案件的概率,預先實現人流量密度報警、踩踏事故風險等級報警,為調配巡防力量提供決策依據。派出所指揮調度中心通過“一圖展示”轄區、景區全部巡防警力、視頻監控等分布情況,查看實時工作數據,并通過執法記錄儀將執法情況聯動視頻傳至指揮中心,切實做到執法有跡可循,規范執法流程。這些措施不僅讓有限的警力安排到警務工作的刀刃上,有效精準打擊犯罪,而且有效推動派出所公安工作從“被動警務”到“主動警務”的轉型升級,全方位筑牢景區安全防線。
珠山派出所所長盧景春表示,面對新征程,珠山派出所全體民警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建設,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契機,一手抓傳承、一手抓服務,為更高水平的瓷都平安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