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
摘要:資金是企業的命脈,隨著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以財務共享為基本特點的資金管理新模式已經成型。針對財務共享的優缺點積極更新資金管理制度,在保障企業內部的財務安全的同時,有助于加快企業內部資金的流動速度,解決企業資金管理活動中存在的短板問題。本文針對企業內部的資金管理活動展開論述,思考如何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優化企業資金管理方法。
關鍵詞:財務共享;企業資金管理;創新策略
財務共享是基于企業的資金管理演化而來的一種全新的資金管理模式,其以合理分配企業資金為最終目標,重視對傳統的“分散化”多管理模式的調整。相較于傳統的資金管理機制,財務共享實現了“控制資金管理成本”的基本目標:借由制度、方法上的運作,能夠消除集團公司財務職能建設中的重復投入問題,依靠信息共享等技術,解決財務工作效率低下的弊端問題。如何應用財務共享落實企業的資金管理,這一問題還需要更多的探索。
一、財務共享的基本概念
財務共享在現代化資金管理活動中較為常見,隨著資金管理工作的流程化、復雜化發展,其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資金管理機制。依靠合理的運作,其能夠將大型集團的子公司與母公司聯系起來,解決職能建設中的重復投入問題,控制資金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本,保障資金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在當前的資金管理活動中,財務共享不再被定義為簡單的財務業務管理理念,而是通過簡化業務流程、會計流程完成資金管理任務的一種手段,并能夠通過不同區域的業務聯動,借由共享中心完成記賬、報告等任務,保障企業財務信息的公開透明[1]。對于企業的資金管理任務來說,財務共享能夠有效節省系統開支,并降低人工成本,實現企業對財務工作的高效管理。對于企業的資金管理需求來說,財務共享實現了共享化、統一化、現代化的管理目標。
二、財務共享下的企業資金管理策略分析
(一)做好集中管理,提高管理質量
財務共享的管理理念在大中型企業的管理中較為常見,在資金管理活動中,其以聯合子公司和母公司的財務經營活動為基本出發點,資金管理活動的聯動性更強。針對子公司“分散作業”的特點,財務共享管理理念下,有關管理人員與財務部門能夠對多個單位的財務經營信息進行集中處理,從而解決子公司中存在的資金閑置、分散等問題,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2]。加強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的聯動,確定資金管理新模式,這便是財務共享的優勢。
在財務共享理念下加強對企業資金的管理,必須以“集中管理”為基本出發點,提升資金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除做好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聯動管理之外,更要針對公司內部做好管理工作:整合并管理閑置資金,不斷優化、整合資金渠道,并根據企業資金管理要求,做好賬目的核查工作。對于資金整合效率較低的有關部門,要積極優化資金管理流程,并對其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分析,制定能夠解決突發事件的應急方案,實現資金管理的標準化、流程化。在財務共享理念下,必須對財務工作的整體流程進行詳細分類,將管理工作融入到各個資金管理環節當中,從而實現降低財務風險、提升資金管理質量的目標。
(二)落實全面管理,拓寬融資渠道
財務共享理念下,有關企業不僅要處理資金閑置、分散等負面問題,更要解決資金分配不到位、資金應用不及時等問題。故此,必須建立全新的資金管理模式:除針對財務共享做好資金管理工作之外,更要將財務共享理念應用到企業的未來發展過程當中,優化財務共享模式[3]。
企業要重視資金的預算管理,除要求專業人員做好資金預算工作之外,更要根據預算要求確定多元化預算理念,如分級預算等,保障預算分級的細致、精準,明確跟蹤企業資金的流動方向,盡快創新財務共享管理模式。針對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融資難、資金流動方向不明等問題,企業要增加融資手段,除考慮對自身所持有的資金進行應用之外,更要結合資本入股、銀行貸款等方式拓寬新渠道,保障融資渠道的穩定性,保障企業資金順利流動、充分供給,帶動企業的長遠發展。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資金的流動方向更為透明,資金的使用、分配也會隨之變得合理,可有效解決部分情況下的資金閑置問題。對于已經出現的融資壓力,也可以借助拓寬融資渠道的方式降低企業自身的融資風險,保障融資活動高效開展,降低企業所面臨的資金壓力。
(三)加強財務監管,消除管理盲點
財務共享理念一般應用在管理要求復雜、時間跨度大、設計對象復雜的資金管理活動當中,管理流程多處于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形態,這就使企業的資金管理面臨著更大的風險,一旦出現人員瀆職、資金鏈斷裂等問題,企業將要承擔全部資金管理風險,資金管理陷入新的困境。在應用財務共享模式的過程中,必須針對資金管理要求做好監管工作,提升監管力度,提高監管質量,以此來優化財務監管流程。
在實行財務共享制度的過程中,必須根據資金管理的有關要求建立全新的監管模式,盡可能地消除資金管理工作中潛在的風險問題。有關企業必須積極加大監管力度,處理集權、分權之間的關系,針對大額資金,做好收支權的監管工作,對于小額資金,可以根據子公司、部門的經營要求放寬調度門檻,允許有關企業獨立應用,保障子公司與相關部門的整體活性。在嘗試減輕公司自身的工作量的同時,企業要從內部、外部共同落實監管工作:對內,企業成立對應的監督小組,高層與管理者一同行使監督責任,提高監督活動的權威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在制定監督工作的過程中,要請求專業機構、部門的幫助,審計部門與會計部門協同作業,改變當前的監督模式,調整監督體系[4]。多元管理,全面監督,解決財務共享模式下存在的監督力度不足問題。
結語:
財務共享模式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資金管理壓力,但針對管理不到位、融資渠道單一等問題,財務共享模式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管理方案。企業要做好資金管理工作,在應用財務共享模式的同時,要針對資金管理活動的有關要求不斷優化資金管理模式,多角度定義資金管理要求,細化資金管理、監管流程,提高資金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建飛.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公司的資金管理研究[J].中國商論,2021(17):131-133.
[2]宋紅.淺析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的企業資金管理[J].中國商論,2021(15):165-167.
[3]楊貴興,鄧淑婷,盧振興,陳渠,孫程程.財務共享在資金管理中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21(01):50-51.
[4]吳靜.淺談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資金管理系統建設[J].中國集體經濟,2020(36):151-152.
淮南聯合大學校級科研項目:“財務共享服務在企業中的應用分析”(編號:WQN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