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允峰,王宇迪,冉金宇
(1.渤海大學,遼寧錦州,121007;2.錦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遼寧錦州,121000)
555 定時器是《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 世紀70 年代,由西格尼蒂克(Signetics)公司推出的555 定時器是一種模擬和數字功能相結合的集成器件,因其價格低廉、易用性和可靠性,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電路設計之中,可以構成波形整形、脈沖產生、定時器和振蕩電路等電路。555 定時器有兩種制作工藝:雙極性(TTL)工藝和互補金屬氧化物(CMOS)工藝。以TI 公司的NE555 芯片為例,簡化原理圖如圖1 所示,引腳圖如圖2 所示。

圖1 簡化原理圖

圖2 引腳圖
555 定時器的輸出有0 和1 兩種狀態,與輸入引腳的不同組合有關,如表1 所示。

表1 555定時器功能表

其中,0 表示低電平,1 表示高電平,×表示不相干的。
555 定時器可以工作在單穩態模式、雙穩態模式和無穩態模式三種工作模式下,電路組成如圖3 所示。由圖可見,雙穩態電路輸入端的輸入電壓端一般沒有定時電阻和定時電容。

圖3
對三種工作模式進行比較,如表2 所示。

表2 555定時器三種工作模式
介紹555 定時器的工作原理后,一定要向學生介紹實際應用例子,利用聲、光信號的演示加深印象,學以致用[1-4]。比如:圖4(a)閃光器、圖4(b)鳴叫式警報器。

圖4
利用74LS161、74LS74、74LS153、74LS139、74LS00、74LS08 及電阻、電容和LED 等,仿真一下十字路口的交通燈控制電路,如圖5 所示。為了縮短一個循環周期的觀察時間,將圖5 中的芯片U10(秒脈沖信號發生器)由1Hz 設置成了20Hz,便于觀察現象,實際中可以由圖3的555 定時器產生秒信號,設置如下:R1=R2=4831Ω,C=100μF,使得振蕩周期T=0.69(R1+R2)C ≈1 秒。交通燈循環過程為:1 路綠燈亮2 路紅燈亮。

圖5 交通燈控制電路
以學生學習能力達成為目標,結合Multisim 軟件工具,教師可以采取討論式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等方法,強調理論與工程實際相結合[5]。在課堂教學中,對一些重點和難點,輔以Multisim 虛擬仿真作為演示工具,老師講解和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再加上實物照片和短視頻等方式,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和設計數字邏輯電路的能力。
(1)創新實踐,學以致用。一方面,學生可以利用實驗室開放時間,親自動手去感悟教材中已有的數字電路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從“學會”轉變成“學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所學電路知識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社會實踐活動等,在真實情境中檢驗自身已有的電路知識,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精神、溝通和交流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學會做人、做事。
(2)結合實驗芯片安全,引入日常用電安全常識,提醒學生注意實驗室用電安全;同時,立足中美貿易戰情況,從專業學習角度出發,思考個人努力對專業及國家的積極影響,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和奮發學習熱情。
(3)555 定時器三種工作模式中的穩態、暫態轉換,都要取決于555 定時器內部電路的工作原理。將這個性質升華為內外因辨證原理: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依據,它是第一位的,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向,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它是第二位的,對事物的發展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引入了虛擬仿真技術輔助教學,“虛實融合”,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課程思政和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育人與教學同步進行[6]。以“555定時器典型電路應用”教學設計為例,解析了Multisim13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實驗中的應用,探討了仿真技術手段的教學改革。教學實踐表明,在教學環節加入Multisim虛擬仿真環節,較好地優化了教學模式,切實提升了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創新創造能力,達到了專業課育人的“潤物細無聲”。教學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既有虛擬仿真,又有實物呈現,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并帶領學生學好專業技術技能,為國家發展奉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