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亞琴 王小琴
1.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醫學院,湖北武漢 430061;2.湖北省中醫院腎內科,湖北武漢 430061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死亡主要原因,也是終末期腎臟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常見病因[1]。由于發病機制復雜,西醫在臨床上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而湖北省中醫院研制的腎元顆粒由黃芪、大黃、淫羊藿三味藥組成,針對DN“脾腎虧虛,濁毒內盛”病機,以“溫補脾腎、通腑泄濁”立法所創,在DN 治療中已取得了一定療效。
但由于缺乏有效研究方法,腎元顆粒分子機制難以闡明。網絡藥理學[2]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是綜合藥學和計算機等學科構建藥物作用靶點與疾病關系網絡,分析藥物作用機制的科學,目前在中藥配方研究中應用日益增多。基于此,本研究擬通過網絡藥理學方法,深入發掘腎元顆粒治療DN 的作用機制,為臨床腎元顆粒的廣泛應用打下理論基礎。
檢索藥物成分和靶點數據庫:中藥系統藥理學數據庫與分析平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檢索疾病靶點:GeneCards、OMIM、TTD、PharmGKB、DrugBank 等數據庫;構建蛋白互作網:STRING;繪制網絡圖:Cytoscape 3.7.2;下載與人類基因靶點名稱:Uniprot;Venn軟件繪制維恩圖;R語言及Bioconductor軟件作GO 生物學和KEGG 代謝通路富集分析。
TCMSP 數據庫[3]是一款分析中藥有效成分、藥物與疾病作用靶點的綜合數據庫。利用TCMSP 數據庫找出黃芪、大黃、淫羊藿所有化學成分,根據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和類藥性(drug likeness,DL),對收集的化合物成分和靶點進行整理。在Uniprot數據庫下載注釋文件,對靶點進一步修正和轉換。
GeneCards 是人類基因簡編,導航與關聯人類基因、疾病、蛋白質、細胞和生物途徑的數據庫;OMIM是基因和遺傳表型的存儲庫;PharmGKB 網站可提供各種藥理學領域信息,是從原始文獻注釋到基于遺傳信息調整藥物治療的指南;TTD 是疾病靶點調節的RNA 及目標蛋白數據庫;DrugBank 是疾病及靶點信息數據庫。本研究將“diabetic nephropathy”“diabetic kidney disease”作為關鍵詞,挖掘上述五大數據庫,檢索DN 基因并取交集。
運用R 語言聯合Venn 軟件,繪制腎元顆粒治療DN 交集靶點維恩圖,獲得兩者交集靶點基因。
采用Cytoscape 3.7.2 軟件將化合物成分及交集靶點導入,進行腎元顆粒成分-交集靶點-疾病網絡的構建。
運用STRING 在線數據庫(string-db.org)處理上傳的交集靶點蛋白,構建出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網絡圖,圖形以png格式輸出。
將節點信息導入Cytoscape 3.7.2 中,繪制PPI 網絡,采用CytoNCA 拓撲屬性構建關鍵靶點蛋白拓撲圖。根據節點度值(degree)、中介中心度值(betweenness centrality,BC)對化合物成分和關鍵靶點篩選排序。
利用R 語言和Bioconductor 包,對關鍵靶點基因進行GO 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 代謝通路富集分析。
運用TCMSP 數據庫,嚴格按照OB ≥30%和DL≥0.18 為篩查條件,收集到35 種藥物成分及相應預測靶點292 個,主要成分為槲皮素、7-O-甲基異丁香酚、山柰酚等。
檢索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五大數據庫,刪除重復項、沒有靶點成分及合并后,最終獲得439 個疾病靶點。疾病靶點與藥物預測靶點取交集,最終交集靶點獲得67 個。見圖1。

圖1 腎元顆粒治療DN 交集靶點維恩圖
采用Cytoscape 3.7.2 軟件將化合物成分及交集靶點導入,進行網絡構建,共有188 個節點,477 條邊。見圖2。

圖2 腎元顆粒成分-交集靶點-疾病網絡圖
將交集蛋白上傳至在線STRING 數據庫,獲得PPI網絡,設置置信度為0.9,剔除離散靶點,獲得55 個交集蛋白,采用CytoNCA 拓撲屬性構建關鍵靶點蛋白拓撲圖。見圖3~4。

圖3 腎元顆粒防治DN 交集蛋白的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圖
根據節點degree 和BC 值對化合物成分及交集靶點基因排序,前3 位化合物成分為槲皮素、7-O-甲基異丁香酚、山柰酚;關鍵靶點為蛋白激酶B、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2.5.1 GO 富集分析 GO 富集分析顯示,生物學過程主要涉及G 蛋白偶聯受體信號通路過程、調節血管直徑等過程;細胞成分主要涉及突觸前膜、后膜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G 蛋白偶聯胺受體、G 蛋白偶聯神經遞質受體等。見圖5(封三)。

圖4 腎元顆粒“交集蛋白-關鍵靶點”拓撲圖

圖5 關鍵靶點GO 生物學過程富集分析
2.5.2 KEGG 代謝通路富集分析 KEGG 代謝通路富集分析顯示,關鍵靶點涉及到刺激神經組織通路、PI3KAkt 通路、MAPK 通路等,腎元顆粒可通過多通路協調作用治療DN。見圖6(封四)。

圖6 關鍵靶點KEGG代謝通路富集分析
DN 是DM 最嚴重并發癥,以腎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細胞外基質積聚為特征,最終導致ESRD,影響患者生活及生存質量。近年來,本課題組在腎元顆粒治療DN 實驗室研究方面[3-10]已取得一定進展,但其具體療效機制仍不清楚。
本研究顯示腎元顆粒治療DN 主要成分是槲皮素、7-O-甲基異丁香酚、山柰酚等,關鍵靶點是蛋白激酶B、VEGFA 和EGFR 等。山柰酚[11-12]源于姜科植物山柰的根和莖,具有抗炎、抗氧化應激和改善DN 大鼠腎功能作用。槲皮素可發揮抗炎、抗氧化作用,促進DM 性傷口愈合,增強裂孔膜蛋白表達,改善足細胞損傷,減少蛋白尿,發揮抗DN 功能[13-14]。
蛋白激酶B[15-16]又稱AKT1,可抑制胰島素受體去磷酸化,調節葡萄糖轉運和儲存,參與機體炎癥反應,是細胞增殖和凋亡關鍵蛋白。VEGFA[17]是促血管生成關鍵細胞因子,在正常腎小球足細胞中高表達,維持腎小球內皮細胞基本信號,高糖誘導VEGFA 過度表達,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升高、進行性蛋白尿加重;研究表明[18],山柰酚導致EGFR/P38 信號通路激活、P21表達上調,抑制腎臟癌細胞生長。
GO 生物學過程和KEGG 代謝通路富集分析表明:GPCR 信號通路是藥物靶點作用的重要通路[19],與DN 有關GPCR 包括5-羥色胺2A 受體、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等;PI3K-Akt 信號通路[20-21]是胰島素調控肝糖原生成的關鍵通路,胰島素抵抗及DM 發病都與該通路有關。研究證實[22],PI3K-Akt 通路抑制,功能下調會導致DM 大鼠腎小管凋亡,而其通過調控腎組織中水通道蛋白-1 表達能改善DN 癥狀。MAPK 通路[23-25]作為細胞因子信號轉導中轉站,參與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和細胞凋亡過程。研究表明,抑制此通路可減輕巨噬細胞浸潤和炎癥介質釋放,減少蛋白尿,延緩DN進程。綜上,本研究預測結果與目前已知文獻報道基本吻合[26],提示網絡藥理學篩選及預測具有一定科學性。
腎元顆粒以黃芪為君,溫補脾腎、利水消腫;淫羊藿為臣,補腎壯陽,專補命門之火;酒制大黃為佐使,味苦性寒,化瘀解毒、通腑泄濁。全方溫補脾腎,使脾司散精,腎司開闔;通腑泄濁使水濕、瘀血、濁毒等實邪排出體外,共奏溫補脾腎、通腑泄濁之力。
結合中醫理論綜合考量發現,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①由于中西醫“腎”概念差異,腎元顆粒治療DN在藥物成分和靶點選擇方面可能存在區別;②中西醫劃分疾病階段標準差異,影響療效觀察。后續本課題將結合上述結果和前期研究數據,進行分子機制研究及臨床驗證。
綜上,本研究以網絡藥理學為基礎,探討了腎元顆粒治療DN 效果機制,闡明了中醫藥多通路、多靶點綜合干預可行性與治療特色,為后續臨床和實驗設計等提供一定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