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蕾 賀新華 陳 昂 譚 憲
1.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院呼吸內科,廣東中山 528403;2.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院科教科,廣東中山 528403;3.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院數據中心,廣東中山 528403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病程多變的復雜的氣道炎癥疾病,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多種細胞參與其中,且伴免疫功能紊亂[1]。氣道重塑是支氣管哮喘一個不可逆過程,嚴重影響肺功能[2]。現有研究發現TGF-β/Smad 信號通路被研究證實參與氣道重塑的發病機制[3]。蛋白磷酸酶1A(protein phosphatase magnesium-dependent 1A,PPM1A)是TGF-β/Smad 信號通路的重要調控蛋白,能抑制TGF-β 轉錄介導的氣道平滑肌細胞增殖,PPM1A 表達缺失與TGF-β/Smad 信號通路過度活化有關[4]。推測PPM1A 可能參與支氣管哮喘氣道重塑過程,為此本研究探討了支氣管哮喘患者外周血PPM1A 水平與氣道重塑的關系。
選取2017 年8 月至2020 年1 月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114 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相關診斷標準[5];②年齡18~80 歲;③配合實驗室檢查、肺功能檢查和CT 影像檢查。排除標準: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部感染等疾病;②過敏性、免疫性、感染性疾病;③近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治療;④合并惡性腫瘤。參考全球哮喘倡議中哮喘分級標準[6]將患者分為重度支氣管哮喘(重度組,51 例),輕中度哮喘(輕中度組,63 例)。另選擇同期我院50 名門診體檢的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三組年齡、男性占比、體重指數、吸煙史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獲得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支氣管哮喘患者入院后24 h 內采集肘靜脈血5 ml(對照組體檢當日),離心20 min(4℃,3000 r/min,離心半徑為10 cm)取血清上機檢測,RT6000 酶標儀(深圳霄杜生命科學有限公司)應用酶鏈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PPM1A 和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7A、IL-13] 水平,PPM1A 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170204),IL-17A、IL-13、IL-4 試劑盒購自上海博華生物試劑公司(批號分別為170103、160818、170209)。
支氣管哮喘患者入院后24 h 內(對照組體檢當日)檢測氣道重塑,采用西門子128 層螺旋CT 掃描胸部主動脈弓層面上下各3 個層面,圖像傳至后臺工作站,骨算法進行圖像重建,每個層面選取2 個影像清晰區域進行氣道測量,測量指標包括氣道內徑、氣道外徑、氣道腔面積、氣道總面積,每個指標測量3 次,取平均值。氣道壁厚度=(氣道外徑-氣道內徑)/2,氣道壁面積=氣道總面積-氣道腔面積,氣道壁厚度/氣道外徑百分比=氣道壁厚度/氣道外徑×100%,氣道壁面積占氣道總面積百分比=(氣道總面積-氣道腔面積)/氣道總面積×100%,取氣道壁厚度/氣道外徑百分比、氣道壁面積占氣道總面積百分比為評價氣道重塑指標。
支氣管哮喘患者入院后24 h 內(對照組體檢當日)檢測肺功能,MICROQUARK 肺功能儀(意大利科時邁公司),檢測前休息15 min,確認無高熱、劇烈咳嗽、咳血等禁忌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平靜呼吸訓練。測量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計算FEV1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預計值百分數(FEV1%pred)。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重線性回歸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炎癥指標、肺功能、氣道重塑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重度組和輕中度組血清PPM1A 水 平、FEV1、FEV1/FVC、FEV1%pred 低于對照組,重度組血清PPM1A 水平、FEV1、FEV1/FVC、FEV1%pred低于輕中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重度組和輕中度組IL-4、IL-13、IL-17A 水平,氣道壁厚度/氣道外徑百分比、氣道壁面積占氣道總面積百分比高于對照組,重度組IL-4、IL-13、IL-17A 水平,氣道壁厚度/氣道外徑百分比、氣道壁面積占氣道總面積百分比高于輕中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三組炎癥指標、肺功能、氣道重塑指標比較()
表2 三組炎癥指標、肺功能、氣道重塑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 <0.05,與輕中度組比較,bP <0.05。PPM1A:蛋白磷酸酶1A;IL:白細胞介素;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FEV1%pred:FEV1 占預計值百分數
以血清PPM1A 水平為因變量,肺功能、氣道重塑、炎癥指標為自變量,建立多重線性回歸方程,線性回歸方程為PPM1A=2.035+0.492 IL-4-0.671 IL-17A -0.503 IL-13+0.586 FEV1+0.416 FEV1/FVC +0.356 FEV1%pred -0.725 氣道壁厚度/氣道外徑百分比-0.783 氣道壁面積占氣道總面積百分比(R2=0.786,調整后R2=0.753,F=39.265,P <0.001)。結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PPM1A 水平與FEV1、FEV1/FVC、FEV1%pred 呈正相關(P <0.05),與IL-4、IL-17A、IL-13、氣道壁厚度/氣道外徑百分比、氣道壁面積占氣道總面積百分比呈負相關(P <0.05)。見表3。
表3 PPM1A 水平與肺功能、氣道重塑、炎癥指標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全世界約有3 億哮喘患者,中國有超過3000 萬患者,死亡率位居世界首位[7]。氣道重塑是哮喘氣道高反應性和肺功能紊亂的主要原因,其病理特征包括氣道平滑肌肥大/增生、網狀基底膜增厚介導的上皮纖維化,上皮黏液化生和血管生成、細胞外基質過度沉積等氣道結構改變[8-9]。氣道重塑發病機制復雜,炎癥因子、免疫細胞、趨化因子等均參與氣道結構改變過程[10-12]。
PPM1A 是一種常見蛋白磷酸酶,與多種蛋白結合使其磷酸化發揮調控細胞生長、應激、免疫、腫瘤形成等廣泛生物學作用[11]。PPM1A 對TGF-β/Smad 信號通路有調節作用[13],TGF-β 被認為是哮喘氣道重塑易感的候選基因[2],可上調氣道因子表達,并通過影響MAP 激酶活性和Ca2+內穩態促使氣道平滑肌細胞增殖分化,引起氣道壁增厚[14]。TGF-β 還可調節炎癥因子誘導哮喘氣道炎癥和肺纖維化[15]。TGF-β/Smad 信號通路通過調節細胞內信號轉導水平非特異性調節氣管收縮過程[16]。PPM1A 是TGF-β/Smad 信號通路關鍵調控因子,對TGF-β 起到負性調控作用[17],因此PPM1A 可能通過調控TGF-β/Smad 信號通路參與支氣管哮喘氣道重塑過程。本研究觀察血清PPM1A 水平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明顯降低,PPM1A 水平與氣道壁厚度/氣道外徑百分比、氣道壁面積占氣道總面積百分比呈負相關,提示PPM1A 參與使氣道重塑越嚴重。分析其機制為:PPM1A 特異性對活化p-smad2/smad3蛋白去磷酸化,促使smad2/smad3 蛋白出核,進而抑制TGF-β/Smad 信號通路及其介導的氣道重塑過程,相反敲除PPM1A 則增強TGF-β/Smad 信號通路[4]。PPM1A 同時對smad1 去磷酸化,可調節TGF-β 超家族之骨形態蛋白信號通路[18]。此外,PPM1A 也可與smad2/smad3 出核轉運子結合,去磷酸化Ser58,進而促使smad2/smad 轉運出核,抑制TGF-β/Smad 信號通路[19]。因此PPM1A 表達缺失可能導致TGF-β/Smad信號通路激活,促使氣道重塑進程。近期報道顯示,PPM1A 對TGF-β/Smad 信號通路調節可能依賴于上游細胞因子TRIM52,TRIM52 是一種去泛素酶,能影響PPM1A 蛋白的積累調控肝細胞纖維化進程[20],但TRIM52/PPM1A/TGF-β/Smad 信號通路是否參與支氣管哮喘氣道上皮纖維化機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結果顯示PPM1A 與支氣管哮喘患者FEV1、FEV1/FVC、FEV1%pred 呈正相關,與IL-4、IL-17A、IL-13呈負相關,FEV1、FEV1/FVC 是反映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敏感指標[21],提示PPM1A 表達缺失可能介導氣道炎癥反應,導致呼氣功能下降。IL-13 可刺激氣道上皮細胞基質金屬蛋白酶-9 分泌,導致細胞外基質沉淀,參與氣道重塑[22-23]。IL-17A 由感染或應激狀態下CD4+T 淋巴細胞分泌,IL-17A 高表達可促使炎癥因子大量釋放,發生炎癥級聯反應。體外研究發現TGF-β/Smad 信號通路在IL-17 誘導的肺纖維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IL-17可上調TGF-β表達,抑制TGF-β/Smad 信號通路可抑制IL-17 介導的肺上皮細胞纖維化進程[24-25]。推測PPM1A 可能通過TGF-β/Smad 信號通路參與IL-17A 調控。IL-4 可促進B 細胞增殖誘導免疫應答和變態反應,給予IL-4 突變體可降低TGF-β 表達,抑制氣道重塑[26]。以上結果提示PPM1A 可能通過參與氣道炎癥反應與免疫應答參與氣道重塑的發病機制。
綜上,與健康人群比較,支氣管哮喘患者外周血PPM1A 水平明顯下降,PPM1A 表達缺失與肺呼氣功能降低,炎癥反應加劇有關,PPM1A 可能與IL-4、IL-17A、IL-13 發揮相互拮抗作用機制參與支氣管哮喘氣道重塑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