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天,龔巍,孟繁禹
1.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6
2.高效清潔燃煤電站鍋爐國家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6
Type 347H是wC=0.04%~0.08%,且含Nb元素的奧氏體不銹鋼,具有良好的高溫使用性能及抗晶間腐蝕性能,因而在壓力容器、石油化工及電站鍋爐等領域有大量的應用。對于其焊接后的熱處理要求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情況下認為不銹鋼焊后不必進行熱處理。對于Type 347H不銹鋼有標準及研究推薦焊后進行穩定化處理,將焊接熔合區的M23C6重新溶解,避免產生刀狀腐蝕[1,2]。也有觀點認為穩定化處理弊大于利[3,4],在某些工況下會要求奧氏體不銹鋼焊后進行固溶處理[5]。因此,有必要研究Type 347H不銹鋼在不同熱循環下焊接接頭性能的變化。
選用ASME A240 S34709(Type 347H)不銹鋼δ=42mm厚板材進行試驗,單塊試板規格長×寬為600mm×150mm,鋼板固溶狀態下供貨;焊材選用不銹鋼焊條CHS132R以及不銹鋼埋弧焊焊絲GWS-347,匹配焊劑GXS-340;埋弧焊采用伊薩LAF 1251型直流焊接電源。
焊接坡口選用拘束度更小的根部圓弧形坡口,坡口分A、B兩側加工,采用不銹鋼專用刀具刨削加工成形,坡口形式如圖1所示。
圖1 焊接坡口形式
本次試驗主要研究焊接接頭分別在焊態、穩定化處理以及固溶熱處理3種熱循環下性能的表現,對比原始母材,共4組試驗。每組試驗單獨制備一副試板。試驗類型及熱處理制度見表1。
表1 熱處理類型及制度
其中,根據石油化工行業標準推薦,并參考張力文等[5]的研究制定的穩定化處理制度;固溶熱處理制度除參考ASME標準對于Type 347H不銹鋼的最低要求外,還借鑒了李炯輝[6]對于高碳不銹鋼應適當提高固溶熱處理溫度的建議。
由于在室溫至最大層間溫度(150℃)區間內,奧氏體不銹鋼平均線膨脹系數較低合金鋼高出40%,因此試板焊接過程中應減小焊接變形。采用A、B側交替換面的方式進行焊接,以變形抵消變形,焊道分布及試樣宏觀形貌如圖2所示。
圖2 試樣斷面
焊接工藝采用A側焊條電弧焊打底,坡口其他部分采用埋弧焊填充的方法進行焊接,焊接順序及焊接參數見表2。
表2 焊接順序及焊接參數
在完成相應熱循環后,對AW、ST及SA試板按照NB/T 47013—2015檢測標準進行RT檢測,技術等級B級,Ⅰ級合格;按照NB/T 47013—2015進行PT檢測,Ⅰ級合格。
按照NB/T 47014—2011《承壓設備焊接工藝評定》中對于拉伸試樣的要求制備焊接接頭全厚度肩板形拉伸試樣;按照GB/T 228.1—2010《金屬材料拉伸試驗 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制備φ12.5mm母材室溫拉伸試樣。按照GB/T 228.2—2015《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2部分:高溫試驗方法》制備φ10mm焊接接頭及母材的高溫圓形拉伸試樣,試驗溫度為580℃。試驗結果如圖3、圖4所示。
圖3 室溫抗拉強度
圖4 580℃抗拉、屈服強度及屈強比
室溫環境下,經歷3種熱循環的拉伸試樣抗拉強度均大于母材的最低要求值515MPa。焊態AW試樣與母材BM試樣結果最接近;固溶SA試樣強度的裕度最小;穩定化處理ST試樣強度有明顯提升。580℃高溫環境下,焊態AW試樣、固溶SA試樣均與母材BM試樣的抗拉強度及屈服強度接近;穩定化處理ST試樣強度最低,而屈服強度卻最高,導致穩定化處理ST試樣的高溫屈強比最高,其抵抗高溫破壞的儲備能力相對最弱。
制備AW、ST及SA焊縫,以及母材BM的橫向沖擊試樣。按照GB/T 229—2020《金屬材料 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進行試樣制備及沖擊試驗,V型缺口,試樣尺寸為10mm×10mm×55mm。由于Type 347H不銹鋼多用于高溫工況,因此僅研究室溫下的沖擊韌度。沖擊取樣位置為先焊面及后焊面的焊縫位置,每個位置3個試樣。每種熱循環取6個試樣進行沖擊試驗取平均值,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室溫沖擊韌度
固溶SA試樣焊縫兩側室溫沖擊韌度平均值最高,相對更接近母材BM性能;焊態AW試樣較穩定化處理ST試樣沖擊韌度更好,6個沖擊試樣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僅為11J,沖擊韌度表現更平均;穩定化處理ST試樣平均沖擊值最低。
在焊接接頭上制取AW、ST及SA3種熱循環條件下的硬度試樣,每種熱循環在焊縫兩側分別制備1個試樣。每個硬度試樣測量位置均包含母材、HAZ及焊縫,每個位置測試3點,點間距0.5mm,測量HV10硬度值。計算每個位置6個點硬度的平均值,試驗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硬度試驗結果
焊接接頭母材、HAZ及焊縫位置硬度值趨勢相似,即焊態AW試樣硬度值在焊縫、HAZ及母材平均值最低;固溶SA試樣在各個位置上硬度較AW試樣均有小幅升高;穩定化處理ST試樣硬度最高,焊縫平均硬度233 HV10,HAZ平均硬度228 HV10,母材平均硬度230 HV10,均顯著高于AW及SA試樣。
在AW、ST及SA焊縫中心制取微觀試樣,規格為20mm×10mm×10mm。將鹽酸、酒精、雙氧水按5 : 5 : 1的比例進行混合后,對3組試樣進行腐蝕。采用卡爾蔡司Axiovert 200型顯微鏡,對試樣進行微觀觀察,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三種熱循環狀態下的微觀形貌
從微觀形貌上看,焊態AW試樣的焊縫區及穩定化處理ST試樣的焊縫區為奧氏體和枝狀晶δ鐵素體呈柱狀分布,采用磁性法測量AW及ST焊縫δ鐵素體含量均為6%~7%,可見穩定化處理后,δ鐵素體含量并未發生明顯改變。但穩定化處理后,焊縫中有析出物從鐵素體中產生。二者熔合區同樣呈相似形貌,熱影響區母材與焊縫熔合線清晰,母材晶粒度未出現明顯長大情況。
由于固溶溫度超過1100℃,焊縫中析出物溶解,δ鐵素體基本消失,剩余的單項奧氏體內彌散分布著小顆粒鐵素體。采用磁性法測量焊縫δ鐵素體含量為0~0.2%,由于釘扎力減小,故晶粒長大明顯。SA熔合區焊縫與母材熔合線模糊,母材晶粒度為4~5級,與原始母材相同。
1)Type 347H不銹鋼厚板焊接接頭在焊態、固溶處理及穩定化處理后性能,均可滿足使用要求。
2)穩定化處理后Type 347H不銹鋼室溫抗拉強度最高,580℃環境下抗拉強度最低、屈強比最高,室溫沖擊韌度最差,焊縫、HAZ及母材硬度值最高。相比焊態和固溶處理,試樣經穩定化處理后有明顯的硬化傾向。
3)Type 347H奧氏體不銹鋼厚壁產品在焊后不必進行穩定化處理,可在焊態下或固溶狀態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