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
我的說課課題是《重建“誦讀” 詩歌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下面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本學期我教授的課程是《中學語文名篇講練》,授課對象是洛陽師范學院文學院201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選用教材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語文有效閱讀教學 精要的內容與適宜的形式》這本書,該書作者是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心科老師。
本次說課內容選自教材第二章第一節,本章從理論與實踐層面教授詩歌閱讀教學的策略與方法。第一節《重建“誦讀”詩歌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這一節先是分析了目前詩歌閱讀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再基于詩歌的文體特點、學習規律及其閱讀教學內容的認識,重建新的詩歌閱讀教學模型即“疏解的讀——邏輯的讀——審美的讀”。
二.說學情:本課程的學習對象是文學院201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師范生,他們在學習本課程之前已先修了《古代文學》、《古代漢語》、《教育學基礎》等課程。他們具備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但對于中學語文詩歌教學設計與實施經驗不足;他們具有一定的教育情懷與較強的學習能力;但對中學生的學情、心理特點等方面了解不足。結合學情,教師既要引導學生掌握詩歌閱讀教學設計的原理與模型建構等理論知識,又需要組織學生通過豐富的教學實踐不斷積累實操經驗。
三.說教學目標:結合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目標:1.了解詩歌教學內容與形式方面存在的問題;2.掌握由“疏解的讀——邏輯的讀——審美的讀”構成的詩歌誦讀教學模型設計教學;(教學重點)3.樹立“閱讀教學:精要的內容與適宜的形式”的新理念。(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根據以上的目標設計,在本節課,我將采用講授法、案例分析法的教法,結合對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的學法展開教學。
五.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引發反思
上課伊始,我先直接提問學生:目前我們的詩歌教學教什么、怎么教的?我估計一般是先教學生尋找意象,然后體會意境,再來揣摩情感、品味語言、總結手法,最后探究主旨等。那么我問大家,平時你在閱讀詩歌時是這么讀的嗎?如果不是,就說明詩歌教學的內容或形式都有問題。上一章說過,要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來選擇精要的內容,并采用適宜的教學形式。那么,詩歌的特點是什么?詩歌教學內容有哪些?方法應該如何運用?這就是本講的重點。(板書課題)
【這樣導入,可以快速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課程的展開。】
(2)案例分析 發現問題
問題一:在確定詩歌教學內容(含目標)時,沒有區分語文和其他學科、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不同,且過分強調“這一類”,只重視特殊文體的靜態的文體形式知識的學習。這里采用打比方的方式:“教一位不會畫畫的人如何欣賞一幅畫,要教他欣賞的技法,而不是用術語教他繪畫的技法。”從而讓學生理解“詩歌教學重點不必是促進學生對詩歌言語知識的學習(歸納和總結),而是教會學生針對其言獲取作者情感思想及其變化的方法。”接著,通過舉例子的方法例舉一位教師:“在教《雨霖鈴》的時候,最初把教學定位于融情于景和虛實結合的手法。整堂課都圍繞這個教學目標再看這首詞到底是怎樣地融情于景,怎樣地采用虛實結合。導致整堂課上得呆板,學生偏重于藝術形式的鑒賞。”的例子,讓學生明白:“對詩歌教學目的的確定,最主要的不是在外在形式上比如這是律詩還是絕句,是四言還是五言,而應該重點放在把握作者內在情感的變化這個審美愉悅上。”
問題二:詩歌教學過程、運用教學方法時的問題。此處例舉唐圭璋老師運用“體驗語文法”教學《八聲甘州》以及《雨霖鈴》的教案設計,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了解中學語文詩歌教學過程、運用教學方法時的主要問題有:反復誦讀、涵詠。切塊串講、評點。講讀分離。
(3)重建模型 詳解策略
根據詩歌的文體特點以及目前詩歌教學在內容安排和方法的運用上存在的問題,我們重新建構了一個教學模型。這里主要運用講授法,詳細講解“梳解的讀——邏輯的讀——審美的讀”這種詩歌教學模型的具體步驟。(略)
(4)合作研討 掌握策略
教學練習:以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文《將進酒》為例,引導學生圍繞《將進酒》教學設計,分小組進行模擬教學。學生通過詩歌模擬教學的親身體驗,分析研討如何運用本節課所學新的詩歌模型進行教學設計,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詩歌誦讀教學的策略方法。
《將進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吟詠,誦讀詩歌,感受古詩的音樂美、情韻美。2.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背誦全詩。3.激發學生學習李白詩歌的興趣。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創設情境,教師端酒杯上講臺)掀起中國文壇的紅蓋頭,酒香隨清風徐來。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形影不離,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
(ppt展示)有詩為證--“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是“詩仙”,又自稱“酒中仙”,時人也號之曰“酒圣”。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今日,還有沿用的。
走進李白的《將進酒》,咱們今兒也來做回酒中仙!(ppt展示本課教學目標,教師板書課題《講進酒》)
初讀(初讀——疏解的讀:讀準字音、正確斷句。讀通文意。)
(一)集體朗讀
1.解題: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將”讀qiāng,請,愿的意思。將進酒就是勸人喝酒,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
2.背景簡介:那么李白勸誰喝酒呢?我們了解一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約作于天寶11載。由于受到排擠,李白離開長安,開始了以東魯、梁國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當時他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他們登高暢飲,對酒當歌。唱出滿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詠酒抒情的佳作。
3.字詞正音:李白的詩“詞語迅快”,非高聲誦讀不能傳達其情感氣勢。大家放開嗓子一起讀吧。剛才同學們讀的真好,字正腔圓。相信你們對這首詩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我們把字音訂對一下。(ppt展示下列加點字:饌玉、金樽、恣、歡謔、千金裘、沽、將進酒、呼兒將出換美酒)
(二)個體朗讀
提示:李白詩歌向以豪放著稱,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和聯想。思考以下問題:這首詩好不好?美不美?好在哪里?美在哪里?
再讀(再讀——邏輯的讀:將對語句意義的理解與語音高低、停連、快慢結合起來,并注意變化。讀出詩中先經歷悲,然后是樂,然后是憤,最后是狂,最終都指向萬古愁。品出詩中既有居高臨下的豪放,也有愁樂交織的沉痛,以及解放自由的飄逸灑脫。)
1.讀想。同學互讀。一個同學讀:語速不要太快,帶著自己的情感體驗來讀,把握詩歌節奏韻律。一個同學聽:閉上眼睛,想象和聯想——哪些人?哪些物?哪些景?哪些事?然后互換角色。
2.讀寫。詩中描繪了哪些畫面和場景?你體會到哪些情感?同學們寫一寫自己的發現與感受吧。
寫完后互看交流,推選幾個同學寫的文字全班展示。教師相機引導。
三讀(三讀——審美的讀:采用個人化的抑揚頓挫的方式讀出文本所表達的意韻、情感。)
鑒賞名家范讀。同學們聆聽誦讀音頻,邊聽邊模仿。可適當的在詩句中標注誦讀符號,如:停頓、重音、連音、漸強讀、漸弱讀、上揚音、下沉音、尾音拉長等。
(三)吟詠背誦(背誦)播放背景音樂,學生自讀。
同學們,假設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帶著醉意和酒味,結合肢體語言縱情吟誦吧,讀出那份酣暢痛快!推薦誦讀優秀的同學展示。
本節課,我們通過“疏解的讀——邏輯的讀——審美的讀”這三個環節的誦讀訓練,學習了《將進酒》這首古詩。我們深入理解到了詩歌的思想內容,領悟到了詩人的情感變化,體會到了這首詩歌豪邁奔放、慷慨生悲的特點。詩歌是一門誦讀藝術,是誦讀者綜合素養的體現,非一朝一夕之功。忘大家多加練習,愛上我國的經典詩詞,愛上誦讀!
一.說教學反思
教有法而無定法。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的橋梁與紐帶,是經驗型教師走向卓越教師的必經之路。同時,教師不能拘泥于某種教學模式和程序框架中。應該在把握普遍性規律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文本進行個性化探索與創新。
因此有必要說明,我教授本門課程的大致安排。根據洛陽師范學院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方案、本課程的課程目標、學時數量,以及給往屆漢語言文學班學生上課的教學經驗。我并沒有完全按照教材中每一章的三節內容依次在課堂上講授,而是引入愛課程、慕課等資源為學生提供線上線下自主學習支撐,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主體參與度。例如,在“詩歌教學設計”這一單元時,課內共4學時,課外2學時左右。課內第1學時是教授教材的第一節內容,通過本節學習,學生對詩歌閱讀教學的新模型有了初步的認知和把握。第2學時是觀摩學習名師課堂實錄,我引導學生以中學準教師和中學生的雙重角度觀摩學習視頻,每當視頻中的老師安排中學生“思考、回答、討論、誦讀、吟唱”的時侯,我也讓我的大學生也進行“思考、回答、討論、誦讀、吟唱”。通過文本解讀、觀摩借鑒和情景體驗,不僅極大調動了學習積極性也幫助他們對中學語文的課文和課堂教學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第3、4學時,利用我校微格教室的優質資源,學生選取中學語文教材的某篇詩歌,利用前面所學進行教學設計后,在課堂上進行微格教學并錄像,老師適時分析點撥。學生課后可下載自己的微課錄像,方便自我反思提升教學技能。同時可以登錄中國大學慕課學習平臺,自主學習由張心科老師主講的《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相應課程。
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新時代背景下卓越語文教師培養實踐與創新研究”研究成果,(編號:2019SJGLX389);河南省教育廳中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教學研究基地項目文章
(作者單位:洛陽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