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作者:羅敏,1993年1月,男,漢,湖南常德人,現任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部門主任,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摘 要:市政給排水工程對于城市建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這是城市建設的基礎條件。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需要受到重視,而且要提高施工的質量,給人們帶來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減少今后維護的難度,幫助城市建設發展。管道施工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提高管道施工的質量需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的重點和難點提前分析、采取應對之策。
關鍵詞:給排水;市政;管道施工;質量
一、引言
隨著城市用地的進一步緊張,現代城市建筑活動也越來越復雜,在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建設難度越來越大,而這也進一步加大了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的難度,導致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活動中出現諸多的施工問題,進而影響到施工的時間,以及給排水管道后期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因此,為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體驗感,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活動中的質量管理工作,通過構建針對化的質量管理體系,采取針對化的質量管理策略,來保證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不斷提升給排水管道施工的水平。
二、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常見質量通病
(一)回填土問題
基礎承載力問題是城市給排水管道施工建設中最常出現的質量通病。存在該問題的原因是回填土的壓實工作不規范,嚴重影響城市給排水管道穩定性,長時間后更會使管道遭受其他侵害威脅。回填土壓實工作不規范具體指回填土密實度低和后續夯實施工不達標,這種情況會直接導致給排水管道出現結構坍塌問題,更有甚者出現斷裂問題[1]。
(二)管道滲漏問題
給排水管道在安裝過程中如果能做到規范施工,將不會出現管道滲漏問題。目前出現此類問題主要是源于施工精準度測算工作不徹底,導致后續管道在安裝時即已存在側漏風險。該問題直接導致管道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時也使得污水的排泄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給排水管道連接處是否出現問題以及管道自身質量是否達標都是造成管道滲漏問題的重要因素,該狀況直接導致管道滲漏問題處理難度較大[2]。
(三)給排水管道堵塞
市政施工中給排水管道堵塞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而導致給排水管道堵塞的原因角度,螺旋桿腐蝕、彎曲,導致閥門功能失效、水箱內浮球閥工作異常難以正常供水、管道沉淀物清理不及時導致自閉閥門堵塞致使供水異常、施工按照期間未及時清理管道內遺留雜物等等都可能會導致管道堵塞,難以正常供水。故而,在管道安裝過程中加強對堵塞問題的重視,及時進行管道內雜質及淤泥清洗,從而充分保障給排水管道的通暢性[3]。
(四)管道基坑變形
基層混凝土開裂、斷裂也是給排水管道施工中常見的問題,而該類型現象的發生同樣會對給排水管道的整體施工質量造成影響。而導致該類現象的發生多是因受到管道壓力、基坑土質及含水量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基坑出現明顯變形所致。具體來說與下述幾方面因素有關。
1.施工現場土質較為輸送含水量較高,從而在施工后期更易出現基坑變形現象。
2.施工前,相關人員并未充分、準確的勘探施工現場的地質結構情況,導致泥漿混合比例失調,難以滿足實際使用條件,進而也可能會增加管道基坑的變形風險。
3.水泥澆灌過程分布不均勻、泥漿澆灌期間發生強降雨,導致新鮮泥漿被沖散,從而嚴重破壞混管道工程混凝土結構;這些因素同樣可能會增加基坑變形風險。
而基坑做為管道工程的基礎結構,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施工前必須要加強對基坑位置選擇的重視,同時保證使用的各類基坑材料質量合格,如鋼筋、水泥等;且在基坑澆灌期間應充分進行泥漿混合,保證其均勻性,以避免因管道安裝基坑受力不均勻而造成基坑變形。此外,施工方案還應充分結合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地質條件變化等情況進行調整,保障施工的合理性與科學性[4]。
三、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一)做好溝渠挖掘以及支護建設工作
在開工之前需要對施工圖紙進行認真地分析,根據圖紙上面的標準要求和工藝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的各類參數數據需要仔細地檢查并核對。在開挖之前要根據土壤的基本情況選擇合適的開挖方式。對于黏土、粉質黏土類,開挖深度小于等于3米時,可以選擇放坡開挖;大于3米時,應采用支護開挖。在一些管道鋪設比較深的地方可以采用梯形的挖掘方式。在地質條件比較差的環境下,首先應與設計單位聯系,摸清楚地質情況。有時會存在輕微的滑坡現象,如果是存在較少地下水,需要挖掘一個混合的溝槽進行排水。對于需要采用設備進行挖掘工作的地質環境,首先需要在下面提前留下一個保護層,保護層的大小一般在30厘米左右。在挖掘活動的初始階段,需要根據氣溫的變化情況進行施工,盡量不要讓基槽遭到浸泡。
當基地出現巖石的時候,就需要根據實際增加挖掘的深度;當溝渠的下面存在軟基或者是其他物體時,要根據真實的報告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例如,如果是遇到淤泥,就需要進行換填。當地下水位增加的話,就需要進行排水工作,要保證水位不能過高,避免出現浮管的問題。而且,一定要避免讓基槽長時間的處于外界環境當中,這會影響到基槽的穩定性和工程可靠性[1]。
(二)做好施工測量工作
在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活動中出現管道滲漏、管道偏移以及填土沉陷等問題,除了施工技術影響以外,和該地區的地質環境也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在質量管控工作當中,還需要做好施工測量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提高施工測量數據的準確性。質量控制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和施工測量單位之間的聯系,并切實地做好施工測量工作的監管工作。要求施工測量工作人員要深入施工現場當中,對當地的地質環境以及社會環境進行準確的調研,獲取準確的數據信息,以這些數據信息為基礎對管道施工活動進行分析,并通過相關的檢測程序對地質數據的精確度進行檢驗,以此來提高測量工作的準確性,保證后期管道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2]。
(三)重視對相關人員技術培訓及質量控制的培訓
施工人員是市政工程給排水工程施工的主要執行者,設計人員則是工程給排水工程項目的主要設計者,管理人員則承擔著整體管理職責;無論是施工人員還是設計人員、管理人員其自身的專業技能、綜合素養及責任意識都可能會對給排水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因此,施工企業必須要加強對工程項目中相關人員培訓的重視與管理的重視,明確各崗位職責,并組織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與教育,在培訓后還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嚴格考核,考核通過后方可持證上崗,從而確保各崗位工作人員均能充分了解自身職責、掌握相關施工技能與工藝,為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基本的人員保障[3]。
(四)給排水管道施工
給排水管道施工流程:管溝開挖→檢查井施工→管道預制安裝、找平找正→水壓試驗(閉水試驗)。重點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管溝開挖與支護、選用檢驗管材、水壓試驗(閉水試驗)。
1.溝槽開挖與支護
由于土方的工作量在排水管道工程中所占比重最大,為保證開挖工作持續進行,相關單位首先需合理安排機械與參與人員。要以機械與人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同時要在開挖前探明并標注地下存在的線路以及其他建筑物的位置,防止破壞。
2.合理選用及檢驗管材
施工前要挑選合格的制造商提供管材及配件。材料進場后施工單位要驗證產品質量。首先進行外觀檢查。外觀檢查后進行內外壓試驗。材料進場前相關人員一定要檢查產品是否具備專業實驗室批量檢驗合格報告[4]。
3.做好閉水試驗工作
該工作是檢測水管施工質量的重要步驟。有三類管道必須進行閉水試驗,其一為污水管道;其二為雨污合流管道;其三為設計要求閉水的其他排水管道。回填土工作需在閉水試驗合格后進行。相關人員要確保進行閉水試驗的管道不存在砂眼、裂縫以及滲水部位。如有砂眼、裂縫須用細砂漿修補。如有滲水,須用水泥漿填補[2]。
四、結束語
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施工是十分復雜的一個系統工程,也是實現城市建設的必要條件,影響到社會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抓好工程施工質量,能夠保證城市的良好運行。這需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尤其是把好材料關,做好材料檢測,以及在特殊環境下對管道施工問題進行管理和控制,嚴格地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施工,堅持完成各項檢測、試驗,保證系統整體檢驗合格。在整個建設過程中,特別需要我們針對超常規的情況,堅持實事求是、規范操作、防范風險的原則,保障系統按照原先既定的要求建成。
參考文獻:
[1]勾平.強化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措施探析[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 2019(04):46.
[2]謝勇.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優化對策分析[J].建筑與裝飾, 2020(06):67,72.
[3]趙康.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中質量的控制措施[J].建材與裝飾. 2019,(35):10-11.
[4]孟祥偉.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中的施工技術探究[J].建材發展導向. 2020,18(0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