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作者:王翠玲,1982年4月,女,漢族,安徽合肥人,現任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發展局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
摘 要:對建筑企業而言,管理模式創新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施工效率及施工質量,為建筑施工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當前,不少建筑施工企業還在沿用傳統管理手段,使得管理效果、管理水平均不理想,阻礙了建筑企業的發展。建筑工程管理涉及諸多環節,具有系統性、全面性等特點,因此創新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絕非一蹴而就,需要基于企業實際情況,對管理模式進行全面創新,才能提高建筑企業的管理水平。本文對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創新模式;工程管理
一、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創新管理是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需求的前提
現今,和其他行業相比,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提升,建筑市場上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通過采取有效的創新型管理手段,能有效壯大建筑企業的發展實力,從而更好地滿足當今時代的發展需求。建筑企業應對發展目標進行準確定位,并積極創新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最大化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成效,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多方面目標的有效實現。伴隨信息化時代的深入發展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建筑工程管理的國際化趨勢也越發顯著,只有做好對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工作,才能更好地在信息化時代立足[1]。
(二)創新管理是實現科學化、持續化發展目標的基本要求
在工程管理理論研究越發深入的背景下,我國建筑工程管理實踐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進步,將工程管理理論轉變為實用性、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推動我國建筑企業科學化、高效化管理目標的實現。當前,國外很多經過實踐驗證成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經在國內諸多工程項目中得到了有效應用,這就實現了理論到現實生產力的轉變,從而為管理人員的實際操作提供便利條件,最終實現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提升。
(三)創新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建筑企業的資源配置
以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技術手段往往存在過于單一化、形式化的缺陷,無法做到有效融合各方面的資源,使其共同服務于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同時管理的統一化水平也比較低,整個管理的綜合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要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對管理模式加以改進和創新,把人力、物力和資金等各方面的因素有效融合于整個管理過程中,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統一體,進而全面解決傳統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以及管理過于單一化、表面化等缺陷,將工程施工的各個模塊、各個環節有機聯系起來[2]。
(四)創新管理可顯著優化工程管理的綜合成效
在實際開展工程管理活動的時候,通過引入創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可顯著優化工程管理的綜合效果。從以往的很多工程實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建筑工程項目在管理過程中所采用的管理模式都處于比較落后的水平,管理人員在實際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存在效率偏低、質量不合格等多方面的問題,所以必須及時完成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工作,以便提升項目管理的效率,并更好地達成預期的管理質量目標[3]。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具體應用
(一)管理理念的創新
建筑企業能否得到長遠穩定發展,和企業領導者的管理理念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如果企業不具備現代化、先進性的管理理念,則必定會導致其無法跟上當今時代的發展步伐,也無法適應建筑市場的需求。由此可見,做好對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和優化工作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筑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掌握全面的、精深的管理理論知識,并加強對自身管理實踐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同時,建筑工程的承包單位也必須積極承擔起自身的項目管理職責,只有確保建筑企業的高層管理小組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才能更加順利地開展工程創新工作。企業的管理人員應注重對自身知識眼界的拓展,并在日常工作中積極鍛煉自身的創新能力,形成獨樹一幟的管理風格,對于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必須采取科學性、針對性的手段進行處理,這樣才能為建筑工程理念得到更好的創新奠定基礎[4]。
(二)管理制度的創新
在進行建筑工程管理活動的時候,必定需要相關制度的指導和約束,所以必須將管理制度的創新放在首位,確保各項管理任務都能得到有效落實。首先,建筑企業必須對管理體系加以創新,積極適應當今建筑市場的變化趨勢,確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備全覆蓋性、高效性。同時,還要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實施具體的管理工作。對工程管理體系的創新不能只是集中于整體管理方案的編制上,同時還要表現在具體的管理制度上,對內部責任機制加以調整和完善,明確劃分各管理人員的職責,確保獨立法人的地位,進而強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整體效果。
(三)管理方法的創新
1. 成本管理方法的創新
在現代建筑工程管理體系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與建筑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以及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都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以往的成本管理模式通常只能覆蓋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環節的管理內容,而對于當今信息化背景下的工程成本管理而言,必須創新成本管理方法,實現成本管理和其他管理機制的有效配合,提高信息流通效率,并確保各項成本管控工作都能在科學制度的指導下開展[5]。
2.技術管理方法的創新
建筑企業應注重技術管理,定期對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加以考核,并出臺完善的教育培訓制度,不斷調整和完善相關監督制度,編制具備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的施工技術方案,并引入各類先進的施工機械,這樣才能達到提高管理成效的目標。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發展趨勢
(一)精細化
對于當代建筑工程而言,其在管理方面囊括的內容極為廣泛,所涉及到的參建方也比較多,要實現最佳的管理效果,就必須具備完善的管理網絡體系,通過合理設置不同的管理節點,并采用相關線路加以連接,建立一個合理、規范的管理體系,從而更好地滿足精細化管理的要求[6]。在進行具體項目的管理工作時,應確保各環節、各模塊的管理都有相應的制度作為指導,如質量管控制度、安全監督制度等,將各個管理部門作為基本節點,將人員作為主要線路,嚴格將相關管理制度落實到位,執行好管理責任制度,合理劃分各人員的管理責任,對質量管控以及安全管控工作加以細化,落實好對問題來源的把控工作,最終達到全方位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質量的目標。
(二)數據化
就當前的現狀而言,大部分建筑企業都在工程管理方面進行了改進和創新,積極引入了各項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從而幫助工程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更加有效的開展,使工程管理各方面的目標都能得到順利實現。比如,在實際管理的時候融入了大數據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等,通過將各類基礎設施布設在工程施工建設的現場,包括人臉識別裝置、門禁監控裝置等,可第一時間了解施工場地的安全管理、人員管理以及環境管理等工作的開展情況,使相關管理者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具備全方位、細致化的參照依據,以便達到對管理效果的優化和提升目標。站在建筑工程管理發展的層面來看,將來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的應用將會逐漸變成普遍情況,管理本身的數據化趨勢也會變得更為顯著[7]。
(三)信息化
就目前的實際狀況來看,我國建筑工程管理基本上已經步入到信息化初級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物資管理信息化以及辦公信息化這兩大方面。例如,現階段國內大部分建筑單位都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科學的施工資源信息庫,主要用來對相關管理信息加以收集和整理,從而達到對施工材料、機械設備等的全過程、全方位管控目標,確保建筑工程管理任務的有效落實,提升管理的整體效率和質量。在實際開展管理實踐工作的時候,很多企業都投入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資金來開展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這就進一步壯大了工程管理的技術優勢[8]。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工程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是現代建筑工程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具體來說,應從管理理念、管理目標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著手開展創新工作,企業應樹立較強的創新意識,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并結合企業當前的發展現狀以及戰略發展目標開展創新工作,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創新實踐成果。
參考文獻:
[1]孟慶保.探討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 2020(30):185-186.
[2]王大朋,馮曉建.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分析[J].城市建筑, 2020,17(24):191-192.
[3]陳紹康.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J].建材與裝飾, 2020(20):195+199.
[4]狄懿嘉.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趨勢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 2020(9):149.
[5]梁殿宏.我國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分析[J].地產, 2019(18):99.
[6]葉修記.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趨勢探討[J].門窗, 2019(14):28+31.
[7]黃旭.淺談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分析[J].產業科技創新, 2019(23):105-106.
[8]韓躍武,胡肖亮.建筑工程消防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 2019(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