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穗青 古一君
拖鞋是鞋子的一種,后跟全空,只有前面有鞋頭,多為平底,材質經常是相當輕軟的皮料、塑料、布料等。拖鞋種類依穿著場合及性能用途有所區分。例如海灘拖鞋,就不會是布料制,而是塑料,這是為了要防水,好清洗的緣故,鞋頭型式也經過特別設計,常被稱為夾腳拖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字拖。但冬天的室內拖鞋,則為了保暖,可能使用絨毛布,而不使用塑料,使人們在居室內有更好的享受,還有洗澡穿的防滑拖鞋等等。
隨著拖鞋穿著的場合以及款式設計、工藝的不斷更新,為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也為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全國制鞋標準化委員會針對市場上不同款式、不同工藝的拖鞋產品制定了相關的國家或行業標準,主要有GB/T 3807《聚氯乙烯微孔塑料拖鞋》、HG/T 3086《橡塑涼、拖鞋》、QB/T 1470 《出口皮鞋 皮拖鞋與室內皮便鞋》、QB/T 1653 《聚氯乙烯塑料涼鞋、拖鞋》、QB/T 2977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拖鞋和涼鞋》、QB/T 4552《拖鞋》。結合現今廣大消費者的愛好以及對拖鞋產品的使用用途、場所可以看出,在以上相關的拖鞋標準中,QB/T 4552 《拖鞋》標準是最為符合并針對性最強的檢測標準。因此全國制鞋標準化委員會對QB/T 4552《拖鞋》標準進行了修訂,由QB/T 4552—2020 《拖鞋》(以下簡稱新標準),替代了QB/T 4552—2013 《拖鞋》(以下簡稱舊標準),并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實施。新標準是產品質量與消費品質提升的體現,更加明確地規范和細化了拖鞋產品的物理機械性能及化學性能,不僅增加了“襯里和內墊耐摩擦色牢度”“外底防滑性能”這兩項物理性能項目,還更新了“感官質量”“幫帶拔出力”“有害物質限量”等項目的檢測內容。
為幫助國內鞋類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正確地理解和執行新標準,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本文對新舊標準存在的差異及變化特點進行對比和解析。
新標準增加引用了“GB/T 251—2008、GB/T 3903.6—2017、GB/T 22049—2019、GB/T 23344—2009、GB/T 33392—2016、GB/T 36975—2018、GB/T 38011—2019、QB/T 2882—2007”標準,并更新引用“GB/T 3903.2—2017、GB/T 19941.1—2019、GB/T 19942—2019”新版標準。新標準的引用規范性文本與舊標準相比更加詳盡,反映了新標準對各個項目的要求不斷提高,能更好地指導各個項目在檢驗工作中的精準度,從而更進一步指引和促進拖鞋行業的質量提升。
新標準中對術語與定義的內容作出了細微的調整,刪除了“拖鞋——沒有后幫(帶)、露趾或不露趾的、日常穿用的鞋”這一定義,新標準的調整不僅擴大了對拖鞋的定義,而且還擴大了拖鞋標準的適用范圍,不僅僅局限于舊市場上的拖鞋產品,反而更加貼合現今市場上款式眾多的拖鞋類產品。
新標準對拖鞋的通用要求進行了調整,刪除了對拖鞋上所使用的飾配件應符合QB/T 4108《鞋類金屬飾、扣件》的要求。國家定期對舊標準進行修訂,修訂時可能會刪除舊標準里原來的項目,但這并不意味著新修訂的標準對產品的要求有所下降,這可能是給生產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讓生產企業更多地注重產品的各個方面,把產品的每個細節做得更好,從而生產出更加優質的產品投入市場。
新標準修改了感官質量的要求,具體要求修改為:“整鞋端正、平服、清潔。鞋內不露釘尖,無釘尾突出。內墊貼服。子口整齊嚴實。”這一修改無疑對企業生產者帶來了便利,這能使企業更加積極地關注產品的感官質量問題,在以前的基礎上做得更好,從而使生產出來的產品外觀質量上更加美觀且更加有所保證,進一步保障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并且這一修改也給檢測機構帶來了便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游離或可部分水解的甲醛含量
新標準中對甲醛含量的類別描述作出了改動,由原來舊標準的“直接接觸皮膚”“非直接接觸皮膚”調整為“直接與腳接觸的材料”“不直接與腳接觸的材料”,這更加直觀且能清晰地對產品的原材料作出分類,也能使檢驗機構對產品的檢驗更加準確地進行。新標準還更新了產品中皮革和毛皮甲醛含量的試驗方法,按照GB/T 19941.1—2019《皮革和毛皮 甲醛含量的測定 第1部分: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驗;同時“不直接與腳接觸的材料”增加了“白羊剪絨含量”的要求(詳見表1)。

表1 游離或可部分水解的甲醛含量
(2)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含量
新標準增加了“有害芳香胺染料清單”資料性附錄,同時規定當檢出苯胺和/或1,4-苯二胺時,紡織品類再按照GB/T 23344—2009 《紡織品 4-氨基偶氮苯的測定》檢驗;皮革和毛皮類再按照GB/T 33392—2016 《皮革和毛皮化學試驗禁用偶氮染料中4-氨基偶氮苯的測定》檢驗。同樣新標準也更新了產品中皮革和毛皮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含量的試驗方法,按照GB/T 19942—2019《皮革和毛皮 化學試驗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進行檢驗。
新標準中更新的“甲醛含量”以及增加引入“4-氨基偶氮苯”的測定,這一系列對產品中有害物質限量的修訂,都反映出新標準更加貼合全球對產品有害物質限量越發重視的趨勢,更嚴格地監管市場上的產品,從而更好地保護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健康與使用安全。
(1)幫底剝離強度
新標準中幫底剝離強度試驗方法與舊標準保持一致,都按照GB/T 3903.3—2011《鞋類 整鞋試驗方法 剝離強度》進行檢驗,其中新標準對試驗條件作出了細微的修改,刀口寬度由舊標準的10 mm更新為新標準的(10±0.2)mm,并增加說明了測試部位為“前尖部位”;同時增加了一項“剝離強度達到100 N/cm仍未剝離,可停止試驗,并記錄試驗結果為大于100N/cm”的檢驗結果描述說明。更新后的試驗條件對檢測工作來說更加便利于操作,增加說明測試部位和檢驗結果描述也能更好地指導檢驗工作,避免了不同檢驗工作者對標準理解的不統一而導致檢驗結果不準確的情況,這一系列的修改同樣能更好地引導生產企業的作業生產以及更好地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2)幫帶拔出力
新標準對幫帶拔出力的要求及試驗方法都進行了修改。新標準規定在GB/T 22049—2019《鞋類 鞋類和鞋類部件環境調節及試驗用標準環境》條件溫度下,按GB/T 38011—2019《鞋類 整鞋試驗方法 幫帶拔出力》進行檢驗。同時細化了此項要求:①不適合測試幫底剝離強度的拖鞋(如鞋底測試部位厚度超過25mm的鞋等)改測幫帶拔出力。②縫制、粘縫或鉚合(含夾趾帶鞋)等工藝的拖鞋應測幫帶拔出力,若其幫帶寬度均大于25mm且不適合對樣品裁切時可不測幫帶拔出力。③一次成型拖鞋可不測幫帶拔出力。④冷粘、縫制、粘縫工藝的拖鞋幫帶拔出力不應小于80N;鉚釘等組裝工藝的拖鞋幫帶拔出力不應小于50N。⑤若材料撕裂而幫底粘合部位幫帶未拉出時,幫帶拉出強度不應小于30N/cm。
新標準對幫帶拔出力的細化修改,進一步考慮到市場上拖鞋產品不斷更新的工藝及設計、使用情況,更加貼合實際生活,從而更好地指導檢驗工作,并更加有利于對產品的質量進行監管。
(3)外底耐磨性能
新標準更新了外底耐磨性能的試驗標準,按照GB/T 3903.2—2017《鞋類 整鞋試驗方法 耐磨性能》進行檢驗,并細化規定了天然皮革、人造革、合成革以及織物材料外底(如納縫布底等)無需檢測耐磨性能;對于微孔材料外底測試時不打磨表面,如樣品不滿足試驗要求(如測試時出現磨輪抖動等現象)可不考核耐磨性能;對實芯材料外底若平整處不滿足試驗面積時試驗前應打磨平整。同時更精準地更新了此項的要求:磨痕長度不應大于15.0mm,不應出現外底磨穿現象。此次新標準與舊標準相比,新標準根據現今市場上原材料多樣及工藝繁多的拖鞋產品,更詳盡地制定了外底耐磨性能的適用對象,更加貼合現今市場上的拖鞋產品,并提高了檢驗的準確度和不確定度,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生產企業與消費者不必要的消費糾紛。
(4)外底防滑性能
新標準物理機械性能里所增加的另外一個項目為外底防滑性能,按照GB/T 3903.6—2017《鞋類 整鞋試驗方法 防滑試驗》進行檢驗,并規定浴室拖鞋及標稱具有防滑功能的拖鞋應測試外底防滑性能,要求濕態動摩擦系數不應小于0.40。新標準引進了外底防滑性能這一項目,更為完善地對市場上眾多的拖鞋類產品進行監管,且能讓各大生產企業重視產品功能標稱的重要性,從而做到不亂標、不誤導消費者,進一步保護消費者的使用安全,讓廣大消費者都能買得放心、用得安心。
新標準對異味的要求與舊標準相比基本保持一致,具體增加了試樣數量為1雙鞋;評級要求增加了“取2只鞋的最大等級作為試驗的結果”。可見新標準對舊標準并無明示說明的地方作出了更為完善的修改,更加明示了檢驗所需要的產品量以及檢驗后的判定規則,更好地指導檢驗工作的同時也避免了檢驗工作中不必要的差錯,讓檢驗結果更為準確,更好地對市場上的產品進行監管。
襯里和內墊耐摩擦色牢度是新標準物理機械性能里所增加項目的其中一個,標準對拖鞋的襯里和內墊所采用的紡織品、皮革、毛皮、人造革及合成革材料作出了相關的檢驗規定。對絨面革材料,要求濕摩擦沾色等級不小于2級,而對紡織品、皮革、毛皮、人造革、合成革等其他材料,要求濕摩擦沾色等級不小于3級。市場上存在著各種類型的鞋類產品,因此鞋類的產品標準也眾多,而眾多的鞋類標準中內里摩擦色牢度一直都是最為關注的檢驗項目之一,這一項目也極其容易不合格,因此是重要考核項目之一。因此新標準彌補了舊標準的不足,增加了襯里和內墊耐摩擦色牢度這一項目,這無疑對生產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過去舊標準實施的時間里,許多生產企業往往忽略了產品的襯里以及內墊材料的掉色問題,正是這一問題最受廣大消費者的重視,因此新標準增加“襯里和內墊摩擦色牢度”這一項目就是為了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使用安全。
新標準提高了檢驗判定的內容,對產品的檢測結果是否合格作出了新的要求,規定所檢驗的產品全部符合第5章對應要求的,才能判該產品合格,否則為不合格。由此可見新標準對拖鞋產品的質量作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讓各大生產企業更加慎重對待所生產的產品,把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經得起各方檢驗和監管。
此次新標準的修訂豐富并更好地完善了標準的內容,根據拖鞋產品的用途、使用方式以及消費者的使用安全,增加了“襯里和內墊耐摩擦色牢度”和“外底防滑性能”兩個物理機械性能項目,大大改進了舊標準所存在的不足,更好地貼合市場上廣大消費者對拖鞋產品的使用要求,并且新標準還提高了產品的檢驗合格判定要求,通過這一系列的更新、修訂,更有利于保護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使用安全和消費利益。同時也為檢測機構和生產企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從實際意義上來講,新標準的實施促使生產企業更加重視消費者的健康使用安全,生產出更優質的產品,同時進一步合理規范拖鞋產品的市場質量監管,促進我國鞋類行業健康發展,邁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