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強 孫書霞 馬麗璇 郭超超
(安陽工學院飛行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空中領航”課程是飛行簽派專業一門專業課程,主要講述如何確定飛機飛行時間,飛行方向和飛行位置。在空中領航的教學中,主要有目視領航和儀表領航兩方面內容,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普遍注重在領航數據的計算和一些基礎圖表知識學習,但是在實際的模擬飛行實驗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僅依靠教材上的講解并不夠全面。因此對空中領航學的教學做出了一些改進,方便學生提高認識,加深學生對該課程的理解。
空中領航主要內容:
(1)地圖知識及地球知識;
(2)航行速度三角形知識;
(3)飛機在風中的飛行規律;
(4)目視飛行程序;
(5)儀表飛行程序;
(6)儀表進近降落。
主要介紹了地球的經度,緯度,磁極以及磁差的內容,是空中領航學入門知識,地圖知識主要學習航空地圖,旨在讓學生識別航空地圖,并且做出地圖作業。如:量取航線距離,量取航線角,標注檢查點等相關領航數據。在本章教學中,需要重視學生對地圖作業的掌握,特別是在標注航線角數據時,會出現航線量取正確,但航線角的標注位置選在了航線的左側,導致了地圖作業上航線的理解錯誤。
這部分內容是空中領航基礎。飛機在空中飛行,涉及空速、地速和風速。飛機在空速和風速的共同作用下,確定飛機地速。學生在學習航行速度三角形中需要用到偏流角和風角的計算方法。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有兩種方法:第1種方法是使用傳統三角形公式計算每一項領航數據,通過已知數據對未知數據做出計算。但在實際應用中,為了確保計算的實效性,通常還會學習領航尺(如:E6B)的使用方法,通過領航尺的快速換算,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得到數所求據。計算公式的掌握,再配合領航尺的熟練運用,在這個知識點的學習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加深了學生對航行速度三角形的理解。
目視領航飛行是空中領航學中領航實踐內容的基礎部分。內容主要有航線確認,檢查點識別,偏航距離確認,偏離角計算,偏航角計算,偏流角計算等。是領航綜合知識的運用。這部分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計算掌握比較容易。但是在畫圖判斷飛機方位時,容易出現理解不準確的偏差。比如偏航角,偏離角的正負號判斷,雖然計算正確,但在實際畫圖當中飛機偏在航線左側或航線右側,經常出現判斷錯誤。目視領航計算是為確定飛機位置,判斷飛機飛行時間,做前期數據計算服務。最終目的是確定飛機位置,指導飛機方向達到目的地。因此計算和畫圖需要相輔相成。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加大作圖練習,多讓學生大量練習飛機與航線的位置關系,加深位置關系理解。從而不僅掌握計算數據,還能判斷飛機位置,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儀表領航是空中領航學的重點知識章節,也是目前飛行領航中使用最多一種領航方法。儀表領航,首先要學生掌握導航臺和飛機的位置關系,掌握飛機與導航臺位置關系的每一項換算。然后熟練掌握每一種導航儀表指示器的使用與判讀。目前教材中講解領航儀表指示器主要有ADF指示器,CDI指示器,HSI指示器。每一種指示器都有各自指示領航數據的特點。因此每一項指示器都應該一一理解判斷。在此基礎上,通過指示器上數據反映出飛機和導航臺的位置關系,做出飛機與導航臺位置關系圖,直觀判斷飛機位置。通過領航儀表指示器判斷飛機位置是一項嚴謹判斷過程。通過航向指針,預選航道,偏離桿讀數,“向臺”“背臺”指示。可以確定飛機與導航的位置關系。在領航儀表數據的讀取判斷中,飛機“向臺”“背臺”與偏離桿的關系判斷特別重要。以往教材中,通常是通過一些列公式計算得到判斷結果,時效性不高,直觀性也不強。通過教學過程中經驗,總結出一個快速判斷的方法。如圖1“向臺”判斷:預選航道反方向,左右兩側各90°,飛機在這個區域領航儀表指示器指示“向臺”;“背臺”判斷預選航道方向左右兩側各90°,飛機在這個區域領航儀表指示器指示“背臺”。這種快速判斷方法可以讓學生快速確定飛機位置區域,再通過偏離桿的偏離方向與偏離度數,確定出飛機與預選航道之間位置關系。避免了書中一些大量計算。提高了判斷速度。

圖1 “向臺”“背臺”判斷
在儀表領航飛行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儀表判斷飛機位置,對掌握模擬飛行中的知識還不夠全面,因此本章節內容需要匹配相關實驗,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在模擬飛行實驗中,學生通過確定機場跑道號,選擇導航臺頻率,判斷偏離桿位置,并“追桿”等一系列模擬飛行操縱,完成對整體領航儀表飛行的全面理解。在實驗中,會出現一個常見的問題:導航臺確定,預選航道確定,導航臺頻率確定,但在模擬飛行中(無風),航向與預選航道雖然度數一致,偏離桿確始終不“居中”的現象(如圖2)。這個問題在于學生把航向與預選航道確定的徑向線方向混淆,當確定導航臺某條徑向線為預選航道后,飛機沿這條徑向線上飛行,偏離桿處于“居中”位置,飛機的航向為徑向線方向或徑向線反方向。但是飛機在任何位置都可以使用該徑向線方向或反方向作為航向。從而出現:航向與徑向線度數一致,偏離桿確不“居中”的指示。解決問題辦法:在模擬飛行實驗中,領航儀表出現偏離桿偏離,首先要學生確定飛機的偏離方向,然后“追桿”完成偏離桿“居中”,再把飛機航向調整為徑向線一致的方向。通過這種:“改航”,“追桿”再“改航”,直至偏離桿居中,最終航向與徑向線一致(如圖3)。完成飛機在確定的徑向線上飛行。這個實驗案例可以很好地糾正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出現的概念混淆錯誤。

圖2 飛機不在預選航道上

圖3 飛機在預選航道上
飛機降落過程,是整個飛行過程中最重要部分。飛機從脫離航路到進場。然后從起始進近定位點開始進近到中間進近定位點,到最后進近定位點,最后判斷降落或者復飛,完成飛行任務。是一個系統的嚴謹的過程。主要內容有航向道對正,下滑道對正,飛機在每個航段的高度確認,飛機下降率等各項元素。僅通過教材的書面知識,體會不到飛機進近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本部分內容配合實驗尤為重要。
儀表進近包含精密進近與非精密進近,主要區別在于精密進近多出下滑道功能。儀表進近通過航圖知識的講解,配合領航知識的判斷,原理上學生很容易理解。但是進近的過程是飛機在短時間內完成精準降落的過程,只有通過大量的模擬飛行實驗,才能體會到這個過程的重要性與難度。在模擬儀表進近實驗中,多數同學出現了同樣的問題:航向道對正不準確,下滑道對正不準確,飛機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同時下降率與飛行速度的匹配不準確,導致飛機速度忽高忽低,能夠準確的完成一次進近降落的過程,難度較大。因此在這部分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配合儀表進近實驗,讓學生分步驟一步步的完成每個進近的過程,通過模擬實驗設備“凍結”的功能,分步驟調整飛機的航向,高度,速度,把每個步驟分解開來,讓學生一步步完成,理解各個步驟。再重新完整的完成實驗,讓學生體會到進近降落的難點與重點。
空中領航,計算是基礎,地圖作業和模擬飛行實驗是充分補充,在教學中,適當的加強這類教學內容,對學生理解該課程有很好的幫助,以上內容是教學中的一些淺顯認識,以供各位教師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