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的九月,北鎮不僅有金黃的渲染,更有晶瑩剔透、夢幻般的紫紅,這便是葡萄的海洋——中國鮮食葡萄第一縣,“巨峰”葡萄之鄉。金秋的九月,北鎮市的葡萄園內一片忙碌的景象,深紫色的葡萄掛滿枝頭,葡萄種植戶穿梭在葡萄園內修粒、剪葡萄、包裝,每一位種植戶臉帶笑容,散發著由衷的喜悅。
北鎮歷史悠久,文蘊深厚,物阜人豐。北鎮葡萄有較長的栽培歷史,早在計劃經濟時期就享有盛譽,特別是在栽培技術、品質培育、農藝創新等方面聞名遐邇。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經濟的興起,北鎮葡萄產業面對互聯網大潮,產業結構、生產水平、發展方式等諸多方面呈現疲態。近年來,北鎮葡萄發展勢頭強勁,強勢入選全國百強區域公用品牌,北鎮也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葡萄農產品優勢區,葡萄產業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已形成縱貫醫巫閭山腳下南北52公里的葡萄經濟帶,面積達到了21萬畝。2012年北鎮葡萄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2016年被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授予“中國巨峰葡萄之鄉”的稱號;2018年北鎮市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葡萄農產品優勢區;2019年入選中國農產品品牌目錄,市場估值達66.67億元,位列遼寧省第三位。2020年北鎮葡萄入選遼寧省第二批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支持產品。北鎮葡萄產業振興作為北鎮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重中之重,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近幾年,北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工作,引智入縣,引入了高校、科研、企業、金融等社會資源,組建專業團隊,落地推廣機構。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北鎮葡萄品牌影響力逐漸在采購商、消費者心中樹立起來,品牌理念已經植入北鎮葡萄種植者心中,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條產業興、百姓富的小康之路。
50多歲的唐英奎是北鎮市常興店范屯村書記,現任北鎮市葡萄協會會長、常興鴻遠葡萄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從事葡萄種植超過了30年,園區近1000畝的葡萄,年產量超過300萬斤。唐英奎種植的巨峰葡萄品質在葡萄領域有口皆碑,深受百果園、鑫榮懋等大型商超和采購商的喜愛。作為村書記,他帶領村民發展葡萄產業,標準化生產,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統一采購化肥農藥,把葡萄經濟普惠了全村農民,范屯村也因此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作為北鎮市葡萄協會會長,他堅持科學化種植和規范下生產,嚴格保證北鎮葡萄的品質,對品牌和品質一絲不茍,其園區工人種植經驗均超過30年,形成了示范帶動作用;作為合作社理事長,他對市場敏感,整合采購資源,帶領農戶共同打開南方市場。
唐書記經常說:“葡萄長得這么好,其實不容易,標準化和高品質一樣都不能少”。這既是唐書記對葡萄的要求,更是北鎮葡萄品牌之下對葡萄的要求。在唐書記的帶領下,北鎮葡萄已經走上了訂單生產的規范化道路。
如今的北鎮已煥然一新,北鎮葡萄品牌帶動產業振興的成效逐步顯現。2018年,北鎮葡萄市場價格首次高于其它產區,巨峰葡萄平均增幅達22%,北鎮葡萄產業凈增收4.32億元,農民戶均增收2萬元。2019年,北鎮葡萄品牌影響力迅速提升,進入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市場估值達66.67億元,位列遼寧省第三位。2020年北鎮葡萄價值每斤平均高于其他產區1元,葡萄種植戶增收超過7億元。2021年是北鎮葡萄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一年,夏季暴雨來襲,得益于政府領導重視,北鎮果農牢牢謹記品牌為先、質量先行的理念,嚴格按照北鎮葡萄技術標準控制葡萄質量,在全省葡萄大量減產的情況下,北鎮葡萄的銷售平均價格在2.8元/斤左右,依舊處于全省葡萄行業領先地位。果農通過線上學習、線下人工干預等方式控制葡萄產量,實現減產不減質。
作為中國鮮食葡萄第一縣,北鎮市已經形成標準種植、線上線下銷售的產業鏈條。未來,北鎮葡萄產業將繼續以“品牌+電商”“品牌+新媒體”“品牌+大數據”的模式,完成從區域公用品牌到全國知名品牌的轉變,惠及百萬消費者。同時借助網絡和新媒體做更多宣傳推介活動,繼續推動北鎮葡萄品牌廣泛傳播。通過逐步增長的品牌溢價作用,促進產業興旺,帶動農民致富,實現鄉村振興。
瓜果飄香,香甜可口。新征程、新起點、新希望,相信在政府、企業、媒體共同努力下,北鎮葡萄必將從北鎮起步,走出遼寧,走進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