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宇
摘 要:在霍山縣等山區丘陵地形的地區,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有助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升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利用率,提高農作物產量并推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有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但是在本地區建設水利工程時,也出現了投資小、重視不足、標準不夠統一等問題,影響了工程建設的質量。因此,需要加強管理并提高水利工程建設標準,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
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助于保障糧食安全、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當然,這也離不開水利工程的支持,通過灌溉、排水、防洪和除澇等水利工程建設,有利于提升農田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目標,同時也有助于節約水資源,促進農業生產增產增值。
霍山縣是山區丘陵地形,在水利工程設計和建設中,應以生態治理為中心,突出防洪除澇和節水灌溉相結合,疏浚、開挖溝渠,興建和完善配套蓄水、引水工程、防洪除澇工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突出生態家園建設,增強抗災減災能力,以達到農業增產增收,改善生態條件的目的。為保證項目工程質量和工作順利實施,霍山縣成立了霍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基本建設程序要求,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招投標制、監理制、項目資金縣級報賬制、公示制等。截至2020年,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8.8萬畝。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加快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速度,提升了農作物產量,增加了農民收入,修建了田間道路和灌排系統,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升了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提升了耕地產出率,有助于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利于改善小氣候、減少水土流失,緩解農業發展中的耕地與水資源的矛盾問題,保護水土資源。
由于農田水利工程項目投資比例相對較小,項目治理往往多偏重于交通便捷、集中連片、田塊方整的地區,而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土地分散、田塊零亂的地方,基本上沒有實施建設工程。這些地區依然存在農田溝渠淤積堵塞、渠道輸水能力差、灌溉水利用率低、缺少必要的田間工程配套,生產道路坑洼不平、生產交通不暢等問題。
此外,還具有以下問題。首先是與農田距離較近的問題,雖然便于農田灌溉,但是容易引發工程質量問題,在后期運維工作中,由于運維人員多為當地農民,對質量問題不夠重視,缺乏相應的監管,會增加質量隱患。其次,城鎮化的加速發展帶動了鄉鎮企業發展,增加污水排放和污染,加之農村開荒對植被的破壞,加劇了水土流失問題,降低了耕地產量。再次,工程建設標準低且缺乏科學監管的問題,在施工中擅自更改圖紙,不按照標準和工藝流程要求施工,難以保證工程建設質量。最后是工程建設和規劃設計不夠標準與規范,或者標準與規范不夠統一,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的問題。
為了建設高標準的農田水利工程,一是在設計階段做好實地勘察工作,掌握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和土壤條件等,結合政府財政狀況、城鎮化發展規劃,開展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工作,保證農業發展與經濟發展、自然環境和諧相統一。二是結合水利工程高標準建設要求,制訂完善的施工計劃,確保各個施工環節操作的規范性。三是增加資金投入,政府給予優惠政策、增加財政補貼的同時,也積極吸納社會資金等,緩解資金壓力,提升資金利用率。四是加強工程建設監管工作,吸收和培養高水平人才,引入先進設備和施工技術,提高建設標準和工程建設質量、專業性。五是加強后期管護工作,制訂完善的管護制度,明確管護責任人和主體,完善管護手段。
霍山縣等山區丘陵地區在推進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表現出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但是也出現了資金不足、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因此要加大資金投入,提升工程施工專業性,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和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農業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