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權 常紅緒
村級檔案是在農村發展建設中形成的反映農村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真實記錄,村級檔案是指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在黨組織建設、村民自治、生產經營等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音像等不同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充分反映了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各個方面。村級檔案建設工作主要包括對村級檔案進行的收集、整理、保管、鑒定、利用等工作。2017年11月,國家檔案局和民政部、農業部共同制定《村級檔案管理辦法》,將農村村級檔案的管理上升到國家層面。加強村級檔案建設工作,規范村級檔案管理和利用,在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期的鄉村振興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遼寧省大部分村沒有建立和形成村級檔案,檔案保管設施不足、人員缺乏,經費保障不足,在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村雖然有基本的村級檔案保管行為但是檔案收集不規范、不全面,利用率不高的情況普遍存在,另外檔案多數以紙制形式存在,缺乏相關影音檔案留存,不僅查找不便,利用率也普遍不高。形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檔案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夠
在鄉鎮和村一級黨政組織,由于上級各部門安排布置的事物繁雜、數量較多,沒有精力對檔案建設這類基礎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和監督檢查,檔案建設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夠,對于檔案收集門類齊全、深度利用等各方面更是無從談起。
1.2 檔案制度不健全
國家制定《村級檔案管理辦法》后相應市縣也制定了村級檔案管理相關文件,但文件多停留在傳達上級文件精神的指導性意見,缺乏監督檢查制度、督促問責制度、業務培訓制度等制度建設。
1.3 檔案業務經費保障不足
由于村級組織沒有自我創收能力,目前上級撥付的村級行政經費只能勉強保證村級組織環境衛生、日常修繕、道路搶修等支出,有時還略有不足,檔案建設所需的檔案柜、檔案盒相關電腦設備以及檔案管理人員津貼補貼培訓費等經費明顯不足。
1.4 檔案建設業務培訓和監督考核不足
檔案建設是一項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工作,特別是村級檔案建設人員普遍學歷水平不高、年齡偏大,沒有檔案建設知識和經驗,檔案業務培訓嚴重滯后,對于檔案建設情況在監督考核中也經常缺失,有布置,沒檢查,更沒有納入村級考核指標體系。
村級檔案建設是一個系統復雜的整體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人力、物力,長抓不懈。加強村級檔案建設需要從提高認識、完善制度、加強監督考核等方面推進這一工作,為鄉村振興提供歷史檔案材料支撐。
2.1 提高認識,加強統籌規劃
各級政府要深刻認識農村村級檔案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在國家檔案局等職能部門的文件精神指導下,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加強村級檔案建設,從落實工作的角度統籌規劃村級檔案建設工作,達到責任明晰,推進有序,有督導有檢查,讓村級檔案建設工作富有成效。
2.2 完善制度,增加培訓投入
村級檔案制度建設基礎是按照國家檔案局、民政部、農業部制定的《村級檔案管理辦法》,在上級文件基礎上鄉鎮應該結合實際制定所管轄村的檔案管理制度,細化包括文件材料歸檔、檔案分類、檔案保管、檔案利用等村級檔案管理制度,同時在運行中明確村級檔案管理人員配備、薪酬、培訓、考核、經費保障等管理制度,確保檔案材料收集全面、分類規范、整理歸檔及時、存放安全規范、檔案利用有效,為強化村級檔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3 落實責任,加強監督考核
在村級檔案管理制度完備后,市、縣、鄉、鎮各級政府要強化村級檔案建設工作的檢查督導,提高村級檔案規范性建設,適時抓好檔案的檢查工作,進一步提高村級檔案建設質量。在實際工作中要把村級檔案建設責任落實到村黨政負責人,適時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在監督檢查的同時通過鼓勵先進等正面引導,促進村級檔案建設工作有效開展。
2.4 加強利用,服務鄉村振興
在村級檔案制度化運行到一定程度后,檔案建設的作用就會凸顯出來。加強村級檔案利用工作能夠提高村級組織對檔案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檔案建設工作積極性。村級檔案長期積累,有利于村史、村規民約等形成,有利于培育文明鄉風、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水平。另外村級檔案是總結經驗、制訂發展計劃、指導生產的好幫手,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農村富裕。同時檔案建設對于促進村務公開、密切干群關系,起到廉政監督作用。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時期,村級檔案建設工作將逐步強化制度建設,充分壓實工作責任,逐步發揮檔案作用,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打好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