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玉米吸收利用養分受自然環境、基因型、品種特征、土壤肥力、養分互作、施肥與產量水平等因素影響較為明顯。要合理地調控各因素協調發展,使玉米處在最佳生長狀態,從而獲得高產。綜上所述,根據黑龍江省自然條件和生產實際,確定氮、磷、鉀肥的合理用量;氮肥分次施用、高產田適當增加鉀肥的施用比例;依據氣候和土壤肥力條件,種肥和基肥配合施用;增施有機肥料,秸稈適量還田;建議選用適宜的玉米品種、適宜的密度、合理的肥水調控等栽培措施。
關鍵詞:產量;玉米;施肥
黑龍江省春玉米對養分的吸收利用受自然環境、基因型、品種特征、土壤肥力、養分互作、施肥與產量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對各元素的需求量也存在很大差異。
黑龍江省獨特的自然環境造成了玉米生長前期低溫少雨多春旱,玉米生長后期常常遭遇早霜低溫冷害,據研究溫度在0~30℃有利于吸收,隨著溫度上升,玉米吸收養分速度加快,吸收數量增多,但在溫度過高或過低時都不利于養分的吸收。年際間多種氣象要素綜合作用造成了需肥量差異。
基因型影響玉米根系的長短、根的離子交換能力、根的呼吸特征、玉米體內養分轉運等,導致玉米表現出不同的吸收能力。
品種間對養分元素的吸收差異與品種的株型特點、生育期長短、耐密性和耐肥性有關。緊湊型玉米品種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量均高于平展型品種。
玉米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在某種程度上受土壤肥力的影響。在肥力較高的土壤中,由于含有較多的養分,玉米群體對氮、磷、鉀的吸收量高于低肥力土壤。
玉米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都發揮著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并且不能相互替代,但各種營養元素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氮與磷配合施用,籽粒中磷、鉀的含量均為最高,而秸稈中氮、磷、鉀的含量均為最低。施用磷肥能抑制玉米對鋅的吸收,特別是在有效鋅不足的條件下,注意單施磷肥會引起玉米減產。鉀不足或鉀過量均能降低玉米根系對鋅的吸收。
施肥水平的高低影響土壤中養分的總體供應狀況,進而影響玉米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氮、磷、鉀肥的單獨施用及相互配合施用均能促進玉米對氮、磷、鉀的吸收,產量水平也隨之提高,黑龍江玉米主產區氮肥是影響玉米高產的第一要素,其次是鉀肥,再次是磷肥。玉米是喜肥作物,一般隨著產量的提高,所需營養元素也增加。根據不同熟期玉米所吸收氮、磷、鉀的量也不同,晚熟品種需求量大,早熟品種相對小些。
■作者簡介:王囡囡(1983-),女,碩士學歷,研究方向:植物營養與肥料。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院級科研項目(2020YYYF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