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花
摘 要:學習能力是一項永不過時的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教學內容為載體,進行相應課程的教學,注重增強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結合個人的思維特點以及教師的指導,進行相應的文本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習能力;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即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教授學生知識的學習方法,真正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懂得思考,懂得分析,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應用信息教學法,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給予學生的學習自主權,讓學生真正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并讓學生充分運用相應的信息技術,進行語文問題的解答,語文問題的思考,語文知識的總結和歸納,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自主性的目的。在本文的論述過程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真正讓學生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信息技術方面的探究,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登幽州臺歌》這部分內容的授課過程中,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真正讓學生在課下搜集相關的信息,促進學生對于此部分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如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請應用信息技術搜集同一主題的詩文,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讓學生展示個人的思考成果。除此之外,教師也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生進行溝通,并結合學生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指導。在再次上課后,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分享。學生一:通過閱讀這首詩我感受到了此首詩是闡釋明主難得,賢才難求的思想,并搜集如下的句子: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曹操,山不厭高,海不厭深;陸游,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學生二: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教師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二、采用合作教學法,提升學生的文本細讀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真正在交流中、討論中進行相應文本的細讀,提升學生的文章解讀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交流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討中,針對不同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相應的探究,真正提升學生的文本細讀能力,獲得良好的合作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執行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表達,進行相應的指導,最終達到提升合作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賣油翁》這部分內容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讓學生討論相應的細節性問題,提升學生的文章解讀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提出如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本文寫了哪兩個人物?他們分別是什么身份?自矜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自矜?自矜這兩個字可以概括出射箭者的什么性格?頷是身體的哪一個部位?微頷是什么意思?誰微頷?他為什么微頷?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在分組的過程中,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為學生進行高效的交流,奠定相應的基礎,創造相應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會走入學生中,結合他們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此同時,教師會鼓勵學生積極的發表探究的成果,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的細讀更具有方向性科學性。
三、運用自主探究法,提升學生的文本內涵解讀能力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真正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進行相應文本的闡釋,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也讓學生在掌握學習主動權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責任感,真正讓學生更為積極的投入到相應的文本解讀,增強學生的文本內涵解讀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設置相應的問題,并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達到良好的自主探究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驛路梨花》這部分內容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在此提出如下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一路上的行人,在孤獨的旅途中,在漆黑的夜晚,在饑餓的疲憊里,是這件事物給予了他們希望和溫暖,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感恩在路上……文章題目是《驛路梨花》,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現,請同學們細讀文章,思考一下,這幾處梨花有什么含義?與此同時,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在大部分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分享。學生一:在文章的第4段和第6段描寫的是自然景物中的梨花。除了此處的描寫,還有在第27段,運用虛寫的方式,用梨花營造的美景襯托姑娘的內心美,表達作者對她衷心的贊美;在第25段,多好的梨花呀,這里的梨花是指,小姑娘將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準備周全,也表現了他熱情善良的特點;在第37段一路梨花全開。這里的梨花指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全開說明雷鋒精神已經發揚光大。我認為梨花既是自然景觀,香氣四溢,潔白如雪;開滿枝頭的梨花也是指梨花姑娘助人為樂的精神,更象征著雷鋒精神的生生不息。
總而言之,在提升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解讀,促進學生文章概述能力的提升,文章內涵評估能力的增強;通過應用合作教學法提升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蘇芹.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5(35)
[2]朱璟.探索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J].文理導航(中旬).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