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星
摘 要:體育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有效認知、健康發展的一種心理行為,也是提升教學質量、優化課堂改革的重要標志。在當前初中體育活動中,大多數學生對體育活動缺乏積極的參與興趣和訓練熱情,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引導策略和施教手段應用不當而造成。興趣作為學生主體發展的關鍵內因,提升初中生體育興趣,有助于培養正確的價值導向和發展目標,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作者立足實際,對體育興趣展開思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興趣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喚起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由此得出,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也是教學推進的有力保障。但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對興趣培養這一方面缺乏科學的指導手段和組織方式,仍舊沿用傳統的激趣手法,導致學生在訓練參與、課堂互動、溝通交際等方面處于被動、消極的狀態。同時,自我意識突出是初中生性格發展的主要標志,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心理需求,將對課堂教學的整體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本文從環境、學情、游戲、習慣四個方面入手,對提升初中生體育興趣的方法進行研究。
一、從環境入手,營造積極氛圍
教學環境是推動主體探究的外部驅動力,也是提升課堂體驗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環境入手,營造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體育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引發對體育活動的參與興趣,調動學習熱情,進一步保證課堂活動的組織效果。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精彩賽事,點燃學生的運動熱情,這對下一階段的教學實施鋪墊情感基礎。同時,在環境建構的過程中,教師除了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外,還應注重班級和校園環境的建設,為學生引入健康、激情、文明、和諧的體育文化,構建多元素的滲透模式,如懸掛標語“生命在于運動”“體育無處不在,運動無限精彩”、利用廣播站宣傳運動健兒背后的拼搏故事、定期舉辦體育賽事等,使學生在真實的體育環境下形成觀念、激發動力,這對體育興趣的培養和提升起到催化效果。
二、從學情入手,設計層次活動
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從學情入手,一方面可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提出適宜的教學方案,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具體學情,設計不同層次的體育項目和訓練活動,保證學生整體水平的穩步發展。其一,從基礎分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基礎進行層次分組,如需鞏固基礎、強化技巧的學生劃分為基礎組、基礎牢固,缺乏靈活性的學生劃分為技巧組、各項體能素質較好的學生劃分為講解組,針對各組的體能情況,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既能保證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升整體的訓練水平。其二,從興趣分組。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特長等方面進行分組,如足球興趣小組、籃球興趣小組、田徑興趣小組等,以興趣為核心,更易于提升學生的訓練興趣,保持有效狀態。其三,從目標分組。根據學生的發展目標進行分組,合理制定訓練方案,引入階梯式成長模式,使學生在目標的驅使下獲得積極發展。
三、從游戲入手,豐富訓練形式
游戲是激發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將游戲引入到體育活動之中,不僅能豐富訓練形式,激發參與熱情,還使學生在游戲互動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求知狀態,提升其訓練質量。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游戲入手,組織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保障學生主體的參與效果和情感體驗。同時,在體育游戲的選擇和應用方面,教師還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引入適宜的游戲活動,改善課堂形態,進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目標。如在“籃球”的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協調力和靈活性,教師可以組織“踩線追逐”“傳球捕人”“運球互指”“躲閃運球”等游戲,既能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又能鍛煉學生的運動技能,夯實運動基礎。此外,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觀察學生的動作技巧,糾正錯誤動作,保證游戲教學的實效性。
四、從習慣入手,促進健康發展
習慣是在生活狀態下自然形成的一種行為方式,其良好的體育習慣,不僅能幫助學生塑造健康體魄,還使學生在運動意識、體育發展方面得到正確指引。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從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熱愛體育、積極鍛煉的生活習慣,進而促進其健康發展。同時,良好的體育習慣,還可以降低學生對訓練活動的緊張感和排斥感,主動投入到體育訓練之中,保持積極的訓練狀態。其一,培養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參與體育活動,有助于調理身體、提高免疫能力,并使自身的專注力、想象力以及記憶力得到大幅提升。其二,培養友愛互助的習慣。將體育精神滲透于日常活動之中,使學生在團隊協作、互相幫助的過程中感知友誼、體會價值,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受挫能力和協作意識。
綜上所述,通過教學環境的優化、主體學情的把握、游戲活動的引入、行為習慣的培養等,一方面可以提升初中生的體育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性,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教學關系,豐富互動形態,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建構和諧、共進的課堂關系,進一步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同時,從不同角度激發興趣、培養興趣、提升興趣,了解初中生的真實所想和興趣特點,以真實性、趣味性、主體化的教育理念為核心,與學生融合、發展,這對學生的自我認知與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此外,興趣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應將其落實于日常教學、體育訓練之中,從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明軍.關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策略[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20(003):163.
[2]金程.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策略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20(00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