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悅
“吾愿吾親愛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這是革命先輩李大釗先生27歲正“青春”的年紀,寫下的《青春》一文。這篇文章吹響了理想的沖鋒號,叫醒了無數青年。百年前,李大釗等革命先輩在日常教學中以身示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精神,為人師楷模。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熓亲钇椒?,也是最偉大的事業(yè)。書畫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畫藝術教師則是教師行業(yè)中最不同尋常的那一群體,他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世間百態(tài);用一管秋毫,揮灑萬千詩意……他們的身上總是流淌著一束淡淡的光芒,不奪人眼目,但溫柔如春日的陽光,當你一旦沐浴過那樣的光,便無法忘記,仿佛在日后看不清方向的生活中,有了淡淡的信心,他提著你,就像所有給過你觸動的人、書、事一樣,在你即將消沉時,像韁繩一樣牢牢牽住你。你們甚至會在漫長的歲月里,彼此扶持,成為精神上的友人。就像木心之于陳丹青,沈從文之于汪曾祺。
莫言曾寫道:“(我的老師)這是一個千萬人寫過還將被千萬人寫下去的題目。”2017年9月,《現代藝術》特別策劃“閃閃教師恩 熠熠耕耘情——慶祝第33個教師節(jié)”以此紀念第33個教師節(jié),向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的教師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和贊揚!2021年7月1日,我們迎來黨的百年華誕,9月10日,我們迎來第37個教師節(jié),《現代藝術》再次出發(fā),特別策劃“賡續(xù)百年初心? 擔當育人使命——慶祝第37個教師節(jié)”,面向四川的小學、中學、大學書畫教育工作者征集稿件。最終呈現37位書畫藝術教育工作者,需要說明的是,囿于篇幅所限,更多老師的作品未能呈現,希望讀者與作者見諒;雜志中所呈現的順序,美術類按照國畫、油畫、水彩、版畫排列,同一類別以姓氏拼音排列。他們中有從事教師職業(yè)不久的教師新秀,也有數十年辛勤耕耘在基層的名家教師;有來自藏羌民族地區(qū)的教師,將其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美術課程資源,因地制宜,圍繞藏羌民族文化開發(fā)適合本地學生的美術教材,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在習以為常的生活中發(fā)現美、感受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并把藏羌民族文化發(fā)揚光大;有來自偏遠地區(qū)的基層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的作品還獲得了四川省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二等獎和三等獎;有讓非遺之花——剪紙開遍巴山渠水,做一位非遺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的教師,她讓純美的民間藝術滋潤萬千孩童的心靈,把非遺剪紙文化之美播撒進每個孩子的童心……
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回望來時路。百年前,我們慶幸中國有像蔡元培、李大釗、胡適、陳獨秀等這樣的革命好老師,他們猶如“天使”播撒初心,讓夢想照進現實。百年后,“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來碩果滿神州”。在九月這個感恩的時節(jié),我們將初心與使命齊飛,感謝每一位用心用情用功用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恩師,真誠地向你們道一聲:“辛苦了!親愛的老師,節(jié)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