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梅 李順永
摘 要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面積不斷擴大,植樹造林已成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對林木具有較大的需求量,為了使生態環境更加美好,實現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就必須要把林業造林工作做好。通過論述我國林業發展的現狀、造林的方法,對營林生產管理措施提出建議。
關鍵詞 林業;造林方法;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58
新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在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我國的林業建設和發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金山銀山還需要綠水清山。因此,現階段的林業發展,要不斷改善林業造林的方法,并持續提升營林生產管理的技術水平,以便培育出更多更優質的森林資源,實現我國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資源蓄積總量“雙增”的目標,從而充分發揮出森林資源更多、更大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效益,真正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基于此,對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展開探究。
1 我國林業現狀
我國國土面積較為廣闊,但是森林覆蓋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國森林資源面積約為2.2億公頃,其中天然林面積約有1.4億公頃,人工林面積約有0.8億公頃,森林總蓄積量175億立方米以上。但是,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為23.04%,遠遠低于全球森林覆蓋率32%的水平,人均森林面積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量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左右。我國的森林資源仍存在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狀況,并且未得到有效且根本性地改善[1]。對此,必須進一步加強林業造林工作,努力改善造林方法,并不斷采取科學合理的營林生產管理措施來促進林業健康發展,實現我國森林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穩步提升。
2 林業造林方法
2.1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是指將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的方法,其操作簡單、便捷,是林業造林方法中最普遍的一種。植苗造林的優點是苗木栽植后對林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能較快恢復機能,生長較快,迅速形成森林,而且生長的林相整齊,在雜草茂密、干旱或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缺點是在種植前期要先培養苗木,而育苗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物力和人力。除此之外,在種植之前還要挖取大小適宜的穴坑,確??梢酝耆采w樹苗根莖。同時,要嚴格控制樹苗的掩埋深度,在挖坑時要適當深挖,避免裸露在外的莖葉無法充分吸收水分。但是,如果把莖葉完全覆蓋在土壤中,也會使莖葉的呼吸受到影響。因此,在挖穴坑時要充分考慮苗木莖葉的大小,最好是選擇邊放莖葉邊挖穴坑,確保樹苗的種植深度較為適宜。
2.2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指利用枝干、枝條、莖塊等樹木的一部分作為造林材料的一種造林方法。該造林技術較為簡單,可以有效縮短樹苗培育的時間,大大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樹苗的成活率。同時,樹苗前期生長較快,能遺傳母樹的優良性狀。但是,使用該種植方法對造林立地條件的要求較高,栽種時需要花費較多的人力,收益相對較低。此外,采用分殖造林法時,對苗木也有要求,苗木盡可能豎直,以便于苗木的根莖有效舒展,促進苗木的生長[2]。
2.3 播種造林法
播種造林法是將樹木的種子直接撒播在土壤中的一種造林方法,此方法適用于大面積的植樹造林。播種造林對環境有一定的要求,當種子撒播入土時,穴坑的深度不宜過深,最好是先挖取適宜深度的坑穴再進行栽種。在栽種過程中,要給予土壤充足的水分,以確保種子能夠快速發芽。使用播種造林法時,樹木種子的發芽率最高,并且存活后的苗木對造林地的氣候及土壤條件的適應性較強,也不需要進行育苗,技術簡單便捷,又能節省勞動力。但是,使用該方法進行造林時,樹苗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病蟲害因素的影響,提前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從而確保苗木的健康生長。
3 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3.1 培育優良的樹種樹苗
在當前林業發展中,林業生產管理正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必須要綜合分析市場的發展趨勢和需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篩選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樹種,努力培育出優質的樹苗。樹苗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期造林時樹苗的成活率,所以林業技術人員應充分了解相關樹種的特性,在實際育苗時做好科學合理的規劃,加強對相關培育技術的應用,如加強容器苗生產栽培技術、控根快速育苗新技術、高位嫁接改冠換頭育苗新技術和全光照自動間歇噴霧扦插新技術等的實際應用,從而培育出更優質的苗木,以滿足生產實際所需[3]。除此之外,在營林生產管理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引進新樹種、優化樹種的類型與結構,豐富樹種基因庫,從而培育出一些更符合市場需求、更有利于現代生產的樹苗??傊瑧贫ǜ雍侠淼挠N育苗計劃,培育出高質量的樹種或樹苗,以此合理調整林業資源結構,提高經濟效益。
3.2 加強對苗圃基地的建設
在營林生產管理過程中,林業部門應重視對苗圃基地的建設。營林工作與林業生產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而苗圃基地建設又是營林生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林業部門要重視對種子園、樹種基因庫的建設,以確保為造林提供優質的種質資源,培育出優質的苗木。在苗圃基地的建設過程中,應逐漸深化選育工作,根據區域的實際情況和氣候條件選擇優良樹種,提升闊葉樹占比,加強對母樹林的生產管理,做好母樹的替換工作,盡可能選擇更年輕的母樹,切實提升生產質量[4]。在擴大苗木基地生產規模時,要根據相關地區的氣候環境和土壤環境等情況來打造、建設苗圃基地,重點培育抗旱、抗病的樹種,從而提高營林生產的質量。
3.3 加大對營林技術人員的管理力度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要不斷加強對林業技術人員的管理,使其營林生產管理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在營林生產過程中,可以對相關營林工作者進行崗前培訓,并在有經驗有技術的人員的帶領下集中進行現場或生產實際的實操,提高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確保營林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人員管理時,除了要明確林業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職責和范圍,還要讓他們深刻認識到自身的重要使命,從而使他們更認真地落實好營林生產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對做得好的人員要進行獎勵,激勵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并積極建立起完善的監督機制,讓員工之間相互監督,相互改正,共同進步。總而言之,營林造林想要提高生態效益、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發展,就必須以人為本,不斷加強營林技術人員的管理工作。
3.4 加強對林地的管理
對林地進行有效的管理不僅有利于苗木的生長,還可以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因此相關林業管理人員應加強以下3個方面的管理工作。1)對正在生長的苗木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后期依據樹苗的生長狀況及外部環境條件,進行適當地追肥與合理灌溉,確保樹苗能夠吸收足夠的養分和水分。2)對不同生長時期的樹苗進行適當修剪,既有利于樹干吸收充足的營養物質,從而茁壯生長,也能保證樹苗具有較好的生長形態,更符合市場的需求。3)采用專業技術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防治病蟲害要本著“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工作態度,將為害面積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實現營林生產的最高質量。
3.5 強化對資金投入的管理
如果想要把林業發展得更加壯大,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就必須投入足夠的資金,才能確保營林生產每個階段的工作順利進行。所以,各地政府及林業資源管理等部門要重視對林業相關的專項財政資金投入,并要求相關部門及人員加強對林業資金的管理,使資金在使用過程中完全透明化。無論是在營林工作開展的前期,還是在后期的撫育、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將資金合理分配到營林工作中,充分利用好提供的資金資源,做到??顚S?,避免林業資金用在其他方面,把林業工作做到井井有條,從而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5]。
4 結語
林業造林與營林生產管理對于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積極發展林業事業,可以提高森林的覆蓋率、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使當前我國一系列嚴重的生態問題得到改善。為了使林業造林達到高產高質,就需要進行科學造林,把握好造林方法與營林生產管理技術的細節,從分析我國林業發展現狀和尋找合適的林業造林方法出發,培育優良的樹種樹苗、加強苗圃基地建設、加大對營林技術人員的管理力度、加強對林地的管理、強化對資金投入的管理,每一個階段都要按照要求循序漸進,只有這樣才能使林業造林更加高產高質,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林木,從而實現經濟價值與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王芳,張鵬飛.我國林業現狀及整地造林技術探討[J].種子科技,2020,38(15):62-65.
[2] 趙海茗.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0(11):81-82.
[3] 賀樹榮.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探討[J].種子科技,2020,38(19):61-62.
[4] 韋耀芬.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鄉村科技,2018(8):61-62.
[5] 牛海英.新形勢下林業資金內部監管工作的新思路[J].財經界,2019(24):69-70.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