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益
摘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民生計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以海南省“四好農村路”發展為例,對其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淺談“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對海南省鄉村振興工作的影響,提出海南省高質量發展“四好農村路”的建議。
關鍵詞 “四好農村路”;鄉村振興;海南省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69
海南省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比較突出,城鄉差距明顯。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是制約海南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統籌推進海南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可以進一步夯實海南省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為海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持續動力。
1 發展現狀
十三五期間,海南省“四好農村路”的建管養運工作進一步平衡,評選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8個,瓊海市、昌江縣和瓊中縣成為“四好農村路”國家級示范縣。實施“四好農村路”,海南省農村公路發展取得了質的飛躍,一條條產業路、致富路和幸福路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優質支撐和服務,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近年來,海南省農村公路建設規模增長迅速。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公路總里程為460 163.295 km,農村公路里程達35 325.635 km,占比87.96%,海南省公路密度為118.5 km/100 km2,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率100%,農村公路里程相比十二五末期的23 300 km,增幅52%。各市縣依托干線公路,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行政村為網點的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形成,路網結構不斷完善,縣、鄉、村的連接更加便捷、緊密。
各市縣政府農村公路主體責任進一步夯實,多個市縣將農村公路納入對鄉鎮(區)政府的綜合績效考核,“路長制”工作全面實施,積極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精神落實,“政府主導、部門協同、行業主抓、社會參與”的農村公路共同治理格局逐步形成。海南省農村公路已基本實現“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實現“有路必養”。2019年7月,省管縣道移交市縣管理工作平穩過渡、養護隊伍穩定及養護保持常態化,管養體制得以進一步理順,農村公路優良路率保持穩中有升[1]。
隨著海南省農村公路“六大工程”的實施,海南省具備條件的自然村實現100%通硬化路,窄路面拓寬、橋梁改造、生命安全防護和旅游資源路工程的實施,全面增強了海南農村公路通行保障能力,運輸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客車率達100%。多數市縣制定了城鄉公交一體化保障政策和農村客運補貼政策,確保了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可持續”。“美麗農村路”創建更是有效推動“農村公路+”模式發展,各市縣將農村公路與旅游、產業、生態建設等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農村公路的基礎支撐作用,帶動效應明顯,有效盤活了地區資源,帶動了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和美麗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
2 對海南省鄉村振興工作的影響
2.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官
農村公路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來看,它不僅是農村居民安全便捷出行、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也是農村居民享受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的前提,更是推進村容整潔、鄉風文明、實現美麗鄉村的內在要求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海南的農產品、旅游等資源豐富,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四好農村路”建設疏通了海南交通的“微循環”,四通八達的農路網絡與國省干線公路、城市道路及鐵路、港口和機場等其他交通方式密切銜接,讓各類資源的流動暢通無阻,充分帶動巨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能更好促進鄉村產業更好的發展。因此,高效、普惠的農村公路基礎網絡對海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2]。
2.2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基礎保障
海南省農村公路六大工程共投資206億元,累計完成里程1.49萬千米,海南省農村公路覆蓋廣度、通達深度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極大地改善了海南省農村出行難的現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境況不復存在,窄路面拓寬、生命安全防護和危橋改造工程及時消除農村交通安全隱患。美麗農村路的創建讓農村公路提質增效,公路的附加值和社會效益顯現,路域環境煥然一新,農民愛路護路意識增強,公路沿途文化氛圍愈加濃厚,不斷促進與鄉村旅游、生態宜居鄉村的融合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更加舒適,極大地提高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2.3 為農村帶來了人氣與財氣
海南省農村公路近年的發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交流更加頻繁密切,城鄉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3]。多市縣以“美麗農村路”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窗口和載體,深度拓展農村公路服務功能附加值,大力推動城鄉經濟融合發展,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全域旅游,催生美麗經濟,帶動鄉村旅游、農家樂、民宿等特色產業發展。優秀人才回流農村創業,越來越多的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家門口就業致富夢想,不斷增強美麗鄉村綜合效益。
3 存在的問題
3.1 主體責任未落實到位
海南省農村公路區域性發展不平衡,存在東部沿海市縣強、中西片區薄弱的現象。部分市縣對農村公路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未研透“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的重大意義,農村公路工作缺乏積極主動性,“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未建立起有效的農村公路考核機制,難以充分調動鄉鎮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3.2 建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海南省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整體水平不高,管理組織不完善,非交通部門利用涉農資金建設項目未能有效統籌組織建設,時有重復建設情況發生。基層建設管理人員能力不強,未嚴格執行項目建設基本程序,項目開工備案、質量監督及質量鑒定驗收等工作不到位。重規模輕質量思想仍舊存在,參建單位項目管理意識不足、技術力量薄弱、施工組織不到位和內業資料管理不規范、不及時,導致公路建設質量得不到保障。
3.3 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
海南省農村公路養護底子薄、養護管理滯后,雖已基本實現“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但“重建輕養”思想依舊突出,機制不健全。按照《海南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省級財政投入應不低于國家標準的20%,市縣財政投入應不低于國家標準的80%。市縣財政壓力大,養護資金嚴重不足,且未建立穩定增長機制,養護資金難以保障。海南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較為粗放,養護隨意性較大,缺乏合理規劃性和計劃性,橋梁、公路附屬設施養護不到位,養護機械化、智能化、科學決策化程度低,破壞、侵占路產、路權行為經常發生。
3.4 運營短板強化
海南省農村客運服務和物流服務體系不成熟,在運輸結構和資源整合方面短板明顯,與關聯行業融合性低,難以有效滿足基本公共客運服務和城鄉物流網絡均衡發展,未能充分發揮鄉村振興戰略服務保障和先行引領作用。
4 應注意的問題
1)“四好農村路”是項系統工程,“建好”是基礎,“管好”是手段,“護好”是保障,“運營好”是目的。在新階段,“四好農村路”發展工作必須以《農村公路中長期發展綱要》為指導,遵循交通強國建設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對標海南鄉村振興發展需求,切忌大而空式發展,走出適合海南省鄉情村情的路子,推動建管護運協調發展。
2)推動農村公路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是高質量發展“四好農村路”的內在要求,要全面增強海南省農村公路發展內動力,加快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步伐,推動“路長制”有效實施,完善管養組織保障、制度保障、資金保障和績效考核等體系。加快海南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公路管養規范化、專業化和標準化,加快管養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提高養護科學決策水平[4]。
3)推動海南省城鄉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促進“四好農村路”與海南全域旅游、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及農村物流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美麗農村路+旅游”“美麗農村路+文化”“美麗農村路+體育”等“美麗農村路+”模式,提升農村公路服務水平,補齊農村公路運營短板,激活“四好農村路”對農村的“造血”功能。
4)海南涌現出一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國家示范縣和“美麗農村路”示范路,社會效益顯著,示范標桿引領作用突出,成為其他市縣快速發展“四好農村路”的催化劑[5]。海南應繼續加大全國示范縣的創建力度,加快“美麗農村路”建設,著力改善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提升公路文化檔次,打造一批高品質、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美麗農村路”品牌,讓農村公路對鄉村振興的服務保障和先行引領作用更加充分。
參考文獻:
[1] 張向宇.鄉村振興戰略“四好農村路”建設甘肅實踐的幾點思考[J].甘肅科技,2020,36(6):13-14.
[2] 馮凱欣.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J].城鎮建設,2019(1):72.
[3] 張志南.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J].海峽通訊,2020(3):6-8.
[4] 郭大忠,馮曉.城市規劃中合理路網密度問題的探討[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52-55.
[5] 李冉.助力鄉村振興助推脫貧攻堅:部分廳、局長談2018年“四好農村路”建設[J].人民交通,2019(1):43-46.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