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劉巖?畢振宇?徐元輝
摘要 玉米作為農業發展重要的作物之一,與人民日常飲食生活緊密聯系。但當下,對于玉米的高產種植并沒有系統且高效的模式,病蟲害的發生也在不斷降低玉米產量。以山東威海為例,分析玉米種植中關鍵的高產技術,并針對玉米病蟲害探索高效的防治措施,以期提高玉米產量,為更多種植戶提供技術上的指導。
關鍵詞 玉米;高產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5.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06–0174–02
玉米是山東省威海市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高產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面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科學的玉米高產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措施,能促進玉米產量、質量雙豐收,推動我國農業發展。
1 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1.1 合理選地、整地
在玉米種植之前必須先選擇整理種植地。玉米的根部一般較為發達,生存能力較強,為此,在選擇種植地時主要應關注土壤的肥沃度和濕度,確保玉米在生長時能夠有充足的養分供給。山東威海的玉米種植戶將厚土層的土地作為玉米種植地,并根據土地情況及時調整土壤肥沃度。例如,在玉米播種前多次翻耕土壤,增加土地濕度,潑灑雞糞、牛糞等農家肥,提高土壤肥沃度。
1.2 選擇優良品種
玉米品種眾多,合適優良的品種對玉米的產量和質量起到關鍵作用。種植戶必須以所處的地區的環境、氣候為選擇依據,合理選擇優良的玉米品種。進行選種時,要關注當地溫度與降雨量,選擇合適的品種。一些地區在選擇品種時考慮到溫度較高,降雨較少,在玉米種植時選擇農大108玉米品種。同時,也要多關注種子的外觀,優先選擇飽滿的種子,并盡量選擇以往產量高、抗病蟲害力強的品種[1]。
1.3 及時補苗并合理間苗
合理的密植是玉米植株能茁壯成長的關鍵,能夠為每株玉米苗提供充足的陽光及養料,使玉米獲得更加高產。種植戶們在玉米種子發芽后,尤其是長出第5片葉子時,就加強補苗和間苗的工作。當玉米種子的出芽率不高時,對未出芽的種植區域要及時進行種子的補種,或直接補苗。在玉米苗過于集中生長時,種植戶要及時進行了間苗工作,同時,對于種植間距過小的苗株,也及時地擴大了種植間距,使玉米苗的成長能夠有充足的外部條件。
2 玉米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除了種植技術外,病蟲害是直接影響玉米產量的最主要因素,常見的玉米病害有玉米大斑病、青枯病、頂腐病等,常見的蟲害主要由地老虎與玉米螟,尤其近年來草地貪夜蛾為害嚴重。這些病蟲害倘若不及時進行處理,極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2]。
2.1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大斑病,又稱條紋病和枯葉病,主要侵害生長期玉米植株的葉片,初期易在葉片的底部產生灰綠斑點,后期斑點逐漸擴大,最終使葉片完全感染,甚至感染植株全身,造成玉米減產甚至是植株死亡。對于大斑病的防治,必須從選種和藥劑防治兩個方面著手進行。山東地區的種植戶在選種時便選擇了抗大斑病的種子,以此降低出現大斑病的概率。同時,針對已經出現的大斑病植株,第一時間摘除感染葉片,以免進一步擴大感染范圍。另外,種植戶也及時采取了藥治的方法,分3次噴灑專門用于大斑病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藥水,有效緩解了大斑病的病情[3]。
2.2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
青枯病是一種易出現在玉米植株成長乳熟期的病害,在病害初期會使得葉片突起,伴隨如霜降后的干枯形態,后期干枯的葉片變黃,周圍的根莖逐漸變褐色,嚴重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致使玉米果穗出現下垂,降低玉米產量。針對這種病害,山東地區種植戶加強了日常的栽培管理,以強通風、強透光及低濕度來降低青枯病的病害程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3 玉米頂腐病的防治
頂腐病是最近幾年出現的較為常見的病害,其病菌源常存在于土壤之中,種子在被病菌腐蝕后不僅易成為初侵染菌源,還能進行遠距離的傳播,危害極大。感染頂腐病的植株會呈現出生長矮小的形態,并伴隨著多種病態模式,使得玉米難以正常生長。針對頂腐病的情況,山東地區種植戶主要采取3種方式進行防治。一部分種植戶采取追肥的方式,在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時期對植株追加氮肥,尤其是針對發病率較高的地區,并做好微肥和調節劑的使用,增強植株對頂腐病的抵抗能力。有的種植戶則采取藥劑噴灑的方式進行防治,主要噴灑廣譜殺菌劑進行頂腐病害的防治。而最后一種方式便是以快節奏的鏟趟進度來提升秧苗品質,在天氣晴朗時,種植戶加快對田間的排濕、提溫及除草等工作,提升植株的生長質量,有效降低頂腐病的感染率[4]。
2.4 地老虎蟲害防治
地老虎又被稱為切根蟲,地老虎會以玉米植株的根部以及嫩葉為食,嚴重的地老虎蟲害會造成玉米植株的大量死亡,對玉米產量造成極大的破壞。在對地老虎的防治上,威海市的種植戶主要采取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農業防治主要是及時清理雜草,防止雜草上的蟲卵孵化,同時在進行施肥時,在田地外進行漚肥,減少土壤中地老虎蟲卵的存留。在化學防治上,種植戶則以辛硫磷來拌種或制作毒餌來達到減少蟲害的效果。除此之外,生物防治也是一種有效方式,比如可以利用燈光在夜晚進行捕殺,或以生物誘劑進行誘殺。
2.5 玉米螟蟲害防治
玉米螟是最易出現的玉米蟲害,也是破壞力最大的玉米蟲害,主要以玉米的心葉、花蕾及果實等為食,導致玉米產量出現嚴重的減產。在玉米螟防治上,山東種植戶定期對雜草進行處理,在田間釋放玉米螟天敵赤眼蜂,噴灑敵敵畏等藥劑溶液等,且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2.6 草地貪夜蛾防治技術
草地貪夜蛾是近期常見的玉米蟲害,具有繁殖能力強、易遷移的特點,對玉米的危害重要集中在大喇叭口期。據威海地區數據顯示,在往年草地貪夜蛾蟲害爆發時期,受災地區玉米產量一般會減產20%~30%,由此可見草地貪夜蛾對玉米種植的危害。在草地貪夜蛾的防治上,威海地區采取分區管控的方式,對不同區域進行劃分,以便加強管理,并加以合理的化學防治手段,在重要時期噴灑草地貪夜蛾的應急防治用藥,取得了有效的防控,出現草地貪夜蛾蟲害的情況較以往減少一半。
針對玉米植株的病害,可以從選擇優良品種、及時清理病殘植株、科學合理地施肥及噴灑藥劑進行防治。對于玉米植株的蟲害,則可以從清理雜草的農業防治、利用害蟲特性進行捕殺的生物防治以及噴灑藥劑的化學防治來進行。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采取高效的措施,能有效降低病蟲害的影響。
3 結語
我國玉米種植規模發展得愈加龐大,玉米種植也成為眾多種植戶的重要經濟來源。為此,必須加強使用和探索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將高產種植技術推廣至更多區域。必須根據病蟲害類型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實現玉米高產豐收,促進我國農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之林.淺談高產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 農家參謀, 2021(8): 40-41.
[2] 王成峰.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及高產種植技術探究[J]. 現代農業研究, 2021, 27(4): 121-122, 124.
[3] 陳小燕.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 現代農業研究, 2021, 27(2): 113-114.
[4] 劉仲輝.現代農業中高產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探析[J]. 種子科技, 2020, 38(24): 34-35.
責任編輯:黃艷飛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rops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r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aily diet and life of the people. But at presen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and efficient model for high-yield corn planting, and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s also continuously reducing corn yield. This article takes Weihai,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key high-yield technologies in corn planting, and explores effici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cor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order to increase corn yield and provide technical guidance to more growers.
Key words Corn; High-yield planting; Pest control;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