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某部在組織營連長指揮技能強化集訓過程中,邀請專家教授來部隊進行理論輔導授課,其間專家教授多次提問,主動回答問題的同志卻寥寥無幾。問其原因,有的認為:“在教授面前賣弄,不是‘班門弄斧’嗎?”有的說:“不確定自己的答案對不對,總感覺沒有底氣,萬一錯了豈不是會被當作‘笑柄’!”還有的講:“如果被教授當著這么多領導的面指出問題,多沒面子,以后還怎么抬得起頭啊。”
敢于“班門弄斧”體現的是一種主動找差距、善于補短板的精神。“弄斧”者只有經常以“班門”為參照才能知不足,只有與“班門”一決高下后才能找準差距,只有經過“班門”的指點才能有進步、有提高。因此,主動思考、積極回答教授提出問題的過程,實際上是對自己能力素質現場檢驗的過程、對自己存在短板弱項主動暴露的過程,同時也是一條挑戰勇氣、認識不足、提高本領的捷徑。一味地遮遮掩掩、畏畏縮縮,怕出問題、怕被批評、怕丟面子,只會讓自己身上的弱點繼續弱、缺點一直缺,心中的問號永遠拉不直、問題時常伴隨著,失去了一次學習別人經驗、補齊自己短板、提升能力素質的機會。
敢于“班門弄斧”體現的是一種敢爭第一、勇立潮頭的膽識。“弄斧”不懼在“班門”,是對“弄斧”者意志品質、血性膽氣的錘煉和磨礪,也是提升素質緊迫感、培養工作進取心的好機會,同時能展現處處爭第一、敢于當尖兵的良好精神風貌。因此,對于教授提出的問題,如果“弄斧”者能夠完美地回答,是實力的證明、形象的展示、勇氣的見證,同時也是自信心的增強、思維層次的提升;即使回答不上來,“弄斧”不成功,也展現了敢為人先的勇氣、敢于挑戰的底氣,對“弄斧”者以后能夠加倍努力學習、堅持不懈付出,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
敢于“班門弄斧”體現的是一種挑戰自我、永不服輸的勁頭。“班門弄斧”不是為了博得喝彩,也不是為了賣弄風姿,而是為了得到高人的指點,在與高手過招中領悟絕招,在與強者較量中變得更強。因此,敢于回答教授提出的問題,就是積極地去“班門弄斧”,就是主動向高手“討教”,向“班門”學習,也許會受到冷嘲熱諷,但長此以往必將取得“技高于人、能勝于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