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醫學院 王萌,何思佳,魏韶鋒
中英文的文化背景不同,有著各自特有的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藥學雙語教學可以打破傳統的藥學專業教學固有的思維模式和授課模式,能夠幫助藥學專業學生創新思考方式。
眾所周知,英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之一。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藥學類專業大學生較過去擁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項目、競賽和交流,因此藥學類專業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國家對復合型人才的重視,藥學研究的招生規模也逐步擴大,新時代大健康背景下,社會對于藥學專業人才需求的增加,也對高校開展藥學雙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藥學雙語教學的前提是學生有一定水平的英語基礎,目的是在此基礎上進行藥學相關專業知識的擴充。藥學雙語教學一方面可以優化學生專業英語的閱讀能力,例如,對藥學研究英文文獻的理解、對國際前沿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撰寫藥學研究國際學術論文的表達能力,為學生將來進行國際深造打下堅實基礎。最為重要的是,藥學雙語教學發展扎根于我國國情[1],通過未來學生的國際交流傳播,可以推動我國藥學教育教學的民族化創新與發展。
藥學雙語教學不僅要求授課教師具有一定水平的專業知識,并且還要有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目前南昌醫學院的藥學英語課程教學工作均由有藥學背景的專業課老師承擔,而其中有海外交流經驗的老師僅2人。專業課老師理論功底扎實且有多年教學經驗,對于藥學英語涉及的專業內容能夠很好地教授給學生,但其并未接受過專業的英語授課訓練,在英文授課經驗方面顯得較為薄弱,在專業知識與英文切換方面顯得較為吃力,將本應是藥學英語的專業教學呈現成了簡單的單詞教學。因此,藥學雙語授課,對授課教師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通過查閱文獻可知[2],藥學雙語教材的出版在2015年達到高峰,并且熱度持續,說明藥學雙語教學已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各高校所采用的教材一般為國家規劃教材,如南昌醫學院現行的《藥學英語》教材,是史志詳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十三五”規劃第五版本。但縱觀藥學雙語教材的編寫,其局限性較大,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目前大多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先中文后英文,即先介紹藥學專業知識,而后逐字逐句翻譯,講解重點詞匯以及語法結構[3]。部分教師會結合視頻、案例進行講解,但學生仍舊被動接受知識的輸入,長此以往,導致課堂氣氛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下降。
以南昌醫學院為例,在藥學專業第四學期開設藥學英語課程,總學時64課時,每周8課時,合計4學分,為公共基礎課。內容涉及較多藥學專業學科知識,使得每項內容分配的課時數有限,加大了教師將知識點講深講透的難度。
南昌醫學院藥學類專業學生錄取時均為理科生,部分同學英語功底較差。在藥學專業的培養方案中,學校將藥學英語課程安排在第四學期,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方可申請在第四學期修藥學英語”課程,但擁有四級的詞匯量和語法表達在學習藥學英語時是遠遠不夠的。另外,英語與中文一樣,同樣的單詞放在不同的語境下具有不同的釋義,同學們以往所接觸的英語教學大多適用于日常生活場景,對于一些單詞較專業的解釋在課堂上鮮少特別注明。同一單詞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并且專業英語單詞較長也導致學生記憶困難。綜上所述,英語水平限制了學生對藥學英語的掌握。
藥學專業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和生物專業知識,南昌醫學院面向江西、河南、山西、陜西、云南、甘肅、黑龍江、新疆、安徽、浙江、上海、天津、福建、廣東等14個地區招生。雖然藥學專業限定理科生報考,但以上地區中有部分地區化學和生物并非理科生的必選項。以廣東省為例,2021年廣東實施“3+1+2”政策,即語數外三門學科為必選項,物理和歷史二選一,生物、化學、政治、地理四選二,對于這部分同學來說,
在課前給學生布置思考題,以中藥提取分離過程中的操作為例,在提取前我們要將藥物預處理,不能將中藥直接整個拿來進行提取,所以有些藥物需要粉碎,讓學生先自行思考藥物粉碎的意義、常見的藥物粉碎有哪些、不同藥物有哪些不同的粉碎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例如,粉碎步驟經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The common crushing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illustrated with examples?藥物粉碎(Drug crushing)包括動物/筋甲(Animal reinforced amor)、丹參/三七(Salvia miltiorrhiza)、乳香 /沒藥(frankincen semyrrh)、生石膏/硼砂(gypsum Boron sand)、冰片/樟腦(borneol)。如圖1。

圖1 常見的藥物粉碎
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文獻等方式,以8-10人為一組(組員需男女數量相當,成績比例分布均勻),組員分工協作,進行問題剖析。如需要粉碎動物/筋甲(Animal reinforced amor)藥物,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其性質(nature)、類型(type)、粉碎方式(pulverizing mode)。丹參/三七(Salvia miltiorrhiza)、乳香/沒藥(frankincen semyrrh)、生石膏/硼砂(gypsum Boron sand)、冰片/樟腦(borneol)亦是如此,進而加深藥學專業詞匯的記憶。將其整理并繪制思維導圖,如圖2。

圖2 常見藥物粉碎的分析
根據分析常見藥物粉碎需注意的方面,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再逐一解決。例如,要粉碎動物/筋甲(Animal reinforced amor),需要了解動物筋甲的性質(nature)、類型(type)、粉碎方式(pulverizing mode),其性質(nature)為粘性(Viscous)、油性(oily),類型(type)為動物藥材(animal medicine),粉碎方式(pulverizing mode)為先適當處理(Handle properly)。丹參 /三七(Salvia miltiorrhiza)的性質(nature)為韌性(tenacity),類型(type)為植物藥材(vegetable drug),粉碎方式(pulverizing mode)為先干燥后粉碎(first dry and then crush)。乳香/沒藥(frankincen semyrrh)的性質(nature)為彈性(elasticity),類型(type)為非晶型物質(amorphous substance),粉碎方式(pulverizing mode)為低溫粉碎(cryogen)。生石膏/硼砂(gypsum Boron sand)的性質(nature)為脆(crisp),類型(type)為極性晶型物質(polar crystalline substance),粉碎方式(pulverizing mode)為易研磨(easy to grind)。冰片/樟腦(borneol)的性質(nature)為易變性(easy to deform),類型(type)為非極性晶型物質(a nonpolar crystalline substance),粉碎方式(pulverizing mode)為加液粉碎/濕法粉碎(charging crushing/wet crushing)。如圖 3。

圖3 常見粉碎藥物的性質、類型及粉碎方式
以藥物粉碎為例,選定1個小組依次進行中文匯報和英文匯報,授課教師引導其余同學結合各小組制作的思維導圖,對照匯報組和教材進行查缺補漏,同時檢查其英文表達是否準確,訓練學生專業術語的應用。最后由授課教師進行總結歸納,以鞏固學生藥學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詞匯、語法的記憶。
通過以問題為導向的反向思維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專業藥學知識,并且能加深專業詞匯和專業語法在藥學領域的應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知識點都適用于此法,也并非所有知識點都適宜繪制思維導圖,因此選用合適的內容運用此法才能更好地進行藥學雙語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鏈接
粉碎是借助機械力將大塊固體物質碎成適當細度的操作過程。
粉碎的目的主要有:
(1)增加藥物的表面積,促進藥物溶解。
(2)有利于制備各種藥物劑型。
(3)加速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溶解。
(4)便于調配、服用和發揮藥效。
(5)便于新鮮藥材的干燥和貯存。
粉碎度是固體藥物粉碎的程度。常以未經粉碎藥物的平均直徑(d),與已粉碎藥物的平均直徑(d1)的比值(n)來表示,即n=d/d1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粉碎原則如下:
(1)藥物不宜過度粉碎,達到所需要的粉碎度即可。以節省能源和減少粉碎過程中的藥物損失。
(2)在粉碎過程中,應盡量保存藥物的組分和藥理作用不變。中藥材的藥用部分必須全部粉碎應用。對較難粉碎的部分,如葉脈或纖維等不應隨意丟棄,以免損失有效成分或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對增高。
(3)粉碎毒性藥或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應注意勞動保護,以免中毒。粉碎易燃易爆藥物時,要注意防火防爆。
(4)植物性藥材粉碎前應盡量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