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鄧淑紅▲ 徐 芳
1.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普外科,江西南昌 330003;2.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中醫科,江西南昌 330003
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早在2005年江西人口年齡結構已從成年型晚期人口年齡類型轉變為老年型人口年齡類型[1],截至2019年底,南昌市60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占全市總人口17.7%,達到了94.93 萬,預計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將達100 萬[2]。2015年全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半失能、失能老年人約占老年人口的18.3%,達到了4063 萬人[3]。城市和農村的65 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分別為89.4%和65.6%,疾病類別中患病率排在首位的是高血壓[4]。隨著家庭模式的改變,在“老齡化”浪潮的推動下,社會養老已成為我國城市養老模式的必要補充[5]。本研究分析南昌市養老護理院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康復需求的現狀及其相應的影響因素,旨在為臨床提供精準的康復服務提供和參考。
選取2019年8—12月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收治的146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6]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年齡>60 歲;入住養老護理院時間≥6 個月;理解能力良好;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此次研究。排除標準:伴有嚴重軀體疾病或身體極度虛弱無法接受調查者;言語交流有困難者;神志不清、智力障礙無法配合完成問卷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調查入組患者年齡、體重指數、性別、文化程度、病程、合并癥個數(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癥等)、吸煙、飲酒、用藥種類、高血壓分級、住院期間是否接受過高血壓康復相關培訓等資料。②高血壓康復需求量表。自制老年高血壓康復需求量表評估其康復需求,包含安全康復治療環境需求、生理需求、尊重和知情需求、支持性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等5 個維度,共55 個條目,每個條目按Likert 5 級計分法計分,每個條目為1~5 分,總評分55~275分,分值越高與高血壓康復需求越高。該量表的內容效度為0.94,Cronbach′s α 為0.955,信效度水平較高。
1.2.2 資料收集 本次調查由課題組成員共同完成,調查前由研究者對課題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溝通、觀察、正確測量血壓等方面的內容。取得老人知情同意后開始發放問卷,采用統一指導語,對調查者有疑問的條目進行解釋說明,對于不能自行完成問卷填寫的老人由調查者逐條解釋并幫助填寫或由其照顧者協助其填寫。問卷填完后當場收回并核查,如有漏填、字跡模糊等問題,當場予以補充更正。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50 份,剔除不合格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33%(146/150)。
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納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6 例患者中,女49 例,男97 例;平均年齡(66.29±10.75)歲;平均體重指數(24.38±3.96)kg/m2;平均病程(18.23±4.16)年;高血壓分級:Ⅰ~Ⅱ級92 例,Ⅲ級54例。
146 患者康復需求總分為(146.22+21.57)分,處于中下水平。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病程、服藥種類、高血壓分級、合并癥個數、是否接受過高血壓康復相關培訓患者康復需求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老年高血壓患者康復需求總分的單因素分析結果
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以康復需求總分為因變量,賦值情況見表2。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文化程度、服藥種類、合并癥個數、是否接受過高血壓康復相關培訓是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康復需求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表3)。

表2 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康復需求的影響因素變量賦值情況

表3 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康復需求總分的多因素分析
高血壓治療為一個漫長的過程,患者需終身服藥,其不可治愈性決定了平穩降壓、防止并發癥是治療高血壓的關鍵[7-8]。我國大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除急性期住院治療外,大部分時間均易居家治療為主,受出院后無醫護人員監督、記憶力下降等因素影響,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服藥依從性欠佳,使得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率相對低下[9-11]。充分了解、掌握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康復需求的相關因素影響,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案,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是提高其血液控制率的有效手段。
調查結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加,患者對高血壓康復需求越低,與肖靜等[12]研究結果相似。高血壓的患病率、病死率與高齡關系密切。康復訓練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與運動能力,降低患者殘疾或死亡或風險[13-14]。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訓練,能夠促進患者病情康復,縮短其住院時間,同時對緩解抑郁等不良情緒、提升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研究顯示,與年輕人相比,老年患者從康復訓練中獲益相對更多。可見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相應的康復健康教育至關重要。本研究中,未接受過高血壓康復相關培訓、文化程度較低者康復需求更高。文化程度高者對健康知識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對健康知識認知更高,同時能夠經多種途徑獲取高血壓康復相關知識,掌握最基本的疾病相關知識,對高血壓康復需求相對較低[15]。規劃化的健康教育或康復知識培訓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高血壓康復知識的掌握程度,增強其健康意識,進一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者的康復需求。本研究中,用藥種類多、合并癥個數者康復需求更高,這可能與此類人員服藥依從性較差,存在較高的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有關。
綜上所述,文化程度、服藥種類、合并癥個數和是否接受過高血壓康復相關培訓與是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康復需求的獨立危險因素,針對上述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康復教育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以更高的控制血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