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各方面的要求不斷提升,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各行各業工匠精神的呼聲不斷提高,而作為服務業之一的旅游業更是提出了高校該如何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課題,本文從工匠精神的內涵、必要性及如何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幾個方面梳理了我院培養學生的手段和途徑。
關鍵詞:工匠精神;旅游管理專業;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尤其是“精準扶貧”“一帶一路”“互聯網+”等國家戰略的提出,向新時代的旅游行業人員提出更高的素質要求。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成為我院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然發展方向。
一、工匠精神在旅游行業中的內涵
當今學術界對“工匠精神”的解釋主要是針對我國制造業人才的培養而開展的,而對于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工匠精神的培養卻涉及很少。結合眾多材料,筆者認為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何淑明老師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工匠精神的定義比較符合現實情況,他認為旅游行業工匠精神是旅游從業者對自己工作認真負責、對技藝不斷改進、追求更好產品的理念與精神,它包含了愛崗敬業、殫精竭力、鉆研、創新和引領行業發展五個要素。旅游行業工匠精神是精湛技藝、卓越匠心、愛崗奉獻、不斷創新、執著堅守等品質的高度凝練。
二、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進行工匠精神培養的必要性
1.工匠精神體現了旅游行業的職業特點
旅游行業涉及很多行業,但是整體的行業都要求我們的學生具備較高的服務意識,嫻熟的服務技能以及靈活的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只有具備了這些素質,我們的學生在服務中才能滿足各種各樣的顧客需求,這也正好是工匠精神內容的體現。
2.培養工匠精神可以實現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工匠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工作態度以及幫助學生在工作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能夠增強學生的工作服務意識,使學生在精神上和技能上都能同步發展和進步,這樣完全符合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三、我院旅游管理專業開展工匠精神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我院開展工匠精神的培養主要從三個層面入手:
1.從學生長遠的職業發展入手,將研究重點聚焦在旅游專業工匠精神的培養方法和手段上,更具針對性和可行性。
(1)專業導論課的設置。我們會在第一個學期開展專業導論課。由教學副院長和教研室主任組成教學團隊,教學副院長能夠從長期人才培養的角度,而教研室主任能夠從專業的過去,現狀及發展三個層面,二者從不同的角度同時結合著學生的特點和本專業的教學團隊特點,讓不懂專業或者對專業了解甚少的學生在短時間內愛上旅游管理這個專業。
(2)每日早操制。旅游管理專業不論哪個崗位,都對從業者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尤其是導游崗位,而這也是成為工匠之前必備的素質,通過每日的早操能夠使學生保持優良的身體條件打定基礎。
(3)每日問候制。旅游學院的學生每天都會有兩位學生穿著職業裝在教學樓的門口對到來的學生進行早上和中午的問候,要求學生不僅要主動語言問候,還要有行為表示,鍛煉學生的基本與人溝通的禮儀,這也是工匠精神的基本體現。
(4)云課堂的定期開展。旅游專業要求從業者都能夠學識淵博,講究為人服務的技巧,最好能夠不出門但能夠領略大咖的學時和講解技巧。我們專業每個學期都能夠邀請全國著名導游員帶領我們學生云旅游,通過老師的現場直播,即帶給我們學生專業知識,讓我們領略了當地的風景名勝,同時也親身做了一回游客,讓我們學會了該如何為客人講解,使我們的學生在階段性學習中不斷篤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2.注重工匠精神培養的持續性和系統性,縱貫整個大學期間,特別是注重校內培養與實習期培養的銜接與延續。
我們工匠精神的培養方式從開始的專業導論的設置,到每日的早操制和禮貌問候制,以至中期勞動周的開展,校友會的邀請,到每個學期的云課堂的提升,都體現了其持續性和系統性,而我們的勞動周的開展,校友會的邀請同時也體現了我們為學生進入社會實習期鋪墊基礎。
(1)勞動周的設置。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每個學期都有一個周為專門的勞動周,在本周內,學生沒有任何的課程,可以為行政部門,可以為后勤部門,可以為其他院系進行勞動服務,具體的工作內容要視崗位而定,勞動周的設立初衷不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而是要求學生代表學院學會為他人服務,讓學生的意念中時刻記住自己是旅游學院的學生,工作和處理問題都要以這個身份為出發點,鍛煉學生的職業精神。
(2)校友會的邀請。每個學期我們都會根據學生的能力要求,邀請在崗位中發展較好的校友回校進行講座,主要是通過校友的學生身份和企業身份的經歷對現在學生身份的在校生進行愿景的影響,能夠解決一部分學生在一定時期的學習茫然的問題。
3.發揮企業在學生工匠精神培養中的主體作用,保證了培養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
學校培養學生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社會,在社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所以肯定不能閉門造車,我們學校實習現代學徒制。企業每個學期都會接受我們的一批學生在其企業進行為期2周的實習,主要是通過在企業的實習使學生對企業的真正運營有了解,能夠為今后的在校學習指明方向。
只有充分發揮校內外師資的共同力量,才能在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做越強。
參考文獻
[1]何淑明.高職涉旅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0):144-146.
[2]施偉萍.基于“工匠精神”的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職教通訊,2016(26):17-19.
作者簡介:劉慶,女,漢族,山東單縣,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旅游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