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斐
摘要:長久以來,受傳統高校圖書管理的影響,圖書管理人員在日常事務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意識都不強,然而,隨著我國高校深化改革的全面落實,僅僅是完成圖書的登記和管理業務遠遠是不夠的,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創新應用為切入點,為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提供先進的理論實踐指導。本文就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圖書管理創新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以人為本理念;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路徑研究
高校圖書館可以說是高校學生的第二課堂,同時也是學生獲取課外知識和學術科研資源的重要渠道。隨著我國高校深化改革的全面落實,圖書館管理應從強化本體服務意識入手,通過人本化的管理思想,滿足高校師生對圖書館資源的獲取和利用需求,拓寬圖書資源服務的范圍,及時投入先進硬件和軟件設備,積極引入信息化技術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優質的圖書館藏服務,體現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知識傳播、文化交流、價值引導的重要作用。
一、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圖書館中創新實踐現狀
(一)主動服務意識不強
就當前我國部分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普遍狀況來看,被動懈怠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態度是常態。高校圖書管理人員的學歷雖然較高,但日常工作的內容卻多是繁重的重復性工作,長此以往,圖書館管理人員很容易產生負面的消極情緒,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水平自然會隨之下降,廣大師生的圖書館體驗也就難以得到優化,久而久之造成了對高校圖書教育資源利用不充分的現象[1]。
(二)人本管理意識不足
隨著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高校的圖書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視在師生圖書資源上的服務。雖然在硬件設施上的投入逐漸增加,但在圖書管理人員的人本管理培訓上卻有很多不足,工作人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管理方法相對單一,缺乏創新性和靈活性,不利于服務質量的提高,影響了圖書館數字化管理的建設進程。
(三)管理質量難以提升
一直以來,由于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圖書館的落實存在一定問題,致使管理質量難以得到提升。一方面,體現在管理體制相對落后,圖書館的部門規劃比較模糊雜亂,許多不必要的部門無端增加了管理難度,還出了職能界定不清的情況。另一方面,還體現在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分配不科學的問題,不能充分發揮專業采編人員和技術服務人員的能力,在硬件維護和機械體力勞動上的側重,嚴重浪費了高質量的圖書管理人才資源。
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創新路徑探究
(一)調動圖書管理員的主觀能動性
圖書管理人員是高校圖書工作的重要資源,為了確保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實必須要充分調動工作人員主觀能動性,在圖書館管理制度上進一步引入人本管理思想,建立科學合理且靈活的管理制度。
首先,為了調動工作人員的管理積極性和創新性,高校圖書館的行政部門要積極聽取和采納基層圖書管理員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不同圖書館室的基層服務人員,加強對不同圖書館藏室的針對性管理,實現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實。
其次,還要結合工作人員實際情況,結合高校圖書管理整體的趨勢,不斷完善激勵制度,以積極的激勵方式,調動工作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不僅要重視實際的物質獎勵,還要避免物質獎勵的局限性,可以以物質+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例如樹立圖書館基層管理標桿、人性化管理典型等形式,增強圖書管理工作人員的干勁兒、信念和熱情。
最后,還要強化圖書管理人員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運用中的主體地位,以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水平為基準,重點關注基層圖書管理人員、設備運維人員以及的師生讀者的需要,優化文獻、期刊資源管理和選購引進機制,可以設置圖書館的公眾微信平臺,使基層圖書管理人員負責工作號的運營,在及時更新圖書館藏信息的同時,積極聽取、合理采納高校師生對圖書館館藏資源和服務管理的意見。此外,在高校圖書館的思政教育中也要引入以人文本的管理思想,不斷優化高校圖書管理員之間和師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工作人員的政治思想文化水平,使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圖書管理與服務工作中發揮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愛崗敬業精神,保證圖書管理與師生服務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水平[2]。
(二)強化圖書館員的人本管理意識
強化高校圖書管理人員以人為本的管理意識,一方面,要培養其以讀者為本的圖書館服務理念,以師生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提升,作為圖書管理員要以落實人本化理念,提高人本意識的作為重要落腳點,進一步滿足高校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圖書管理人員要深入到讀者群體中,全面了解不同讀者類型的知識結構和閱讀動態,積極為高校師生提供服務,可以通過采取多種方式加強與高校師生的互動交流,例如,可以定期開展線下的討論會或增加與線上平臺讀者的互動,極強有效溝通的質量效率。
另一方面,為了強化圖書管理員的以人為本的意識,應鼓勵基層圖書管理員善于發現日常管理與服務中的問題,并積極解決。高校圖書館在強化人本管理中,還需要完善現有的服務管理運行機制,不僅要拒絕和摒棄傳統圖書管理工作中的行政化色彩,還要使圖書館的各個館藏和各部門人員都能樹立科學的人本管理思想,逐步優化扁平化管理,充分結合學校的實際發展水平,制定公平、合理、科學的管理人員考核監管機制,通過對全體員工的針對性業務水和服務態度考核,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以人為本服務和管理的重視程度,切實提高高校圖書館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效率水平。相應地,還要基層圖書管理服務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入手,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定期的職業技能培訓活動,使其盡快轉變高校圖書資源管理與師生服務理念,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水平,確保每一位高校圖書管理人員都能有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更好地在高校圖書管理中創新應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三)針對性提升高校圖書管理質量
隨著我國信息化水平的飛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高校圖書管理與文獻資源服務的整體水平,因此,高校圖書管理工作為了滿足師生對藏書資源的多樣化需求,實現人本化管理的有效落實,提高圖書管理質量,還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加快創建高校的數字圖書館。在高校圖書管理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數字化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紅利,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圖書館的海量圖書文獻進行數字壓縮和轉化處理,并將其上傳到高校的局域網服務器中,打破傳統高校圖書管理資源時空和物資分配的局限性。撤銷實際管理和服務效用不突出的圖書館相關部門,簡化館藏資源租借歸還的手續,避免工作人員的重復化、機械化、零散化勞動。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的科研資源和文獻服務,要充分借助網絡平臺和現代化技術,通過提升圖書管理和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師生獲取圖書資源的程序,使其在學習或研究需要圖書資源時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圖書館文獻的使用率,發揮新時代圖書管理服務體系以人為本的終極理念[3]。
第二,要針對廣大師生的實際需要,構建高質量的線下圖書館室閱讀環境,提高圖書服務管理程序的科學性和靈活性。為了便于高校學生的日常自習和閱讀,要加強圖書館硬件和軟件的優化,還要針對高校不同專業學科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圖書館服務。例如,針對一些語言類專業的學生和大多數鄰近考試周的學生,應規劃專門的專業朗讀室和特定的背書、朗誦區;還可以從引進可視化智能選座設備、圖書借閱歸還設備、自主打印設備以及優化電子資料閱覽室入手,提高學生對圖書資源的利用,最大程度地為學生提供便捷、貼心的人性化服務。
第三,應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豐富的圖書服務活動,例如可以和不同專業的教研室合作,開展定期的專業學術交流分享會,還可以通過加強與漢語言文學專業教研室、文學讀書社團的合作,以微信公眾平臺為媒介,增設專門的學生勤工助學新媒體崗位,組建開卷有益專欄,為高校學生推薦優秀書籍、收集分享學生的獨特閱讀感悟,以此來不斷增加高校學生的閱讀量,發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引導作用,營造良好的高校文化環境。
結語: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的運用,不僅能提升管理水平,優化服務質量,還有助于促進高校的學術科研發展,發揮圖書館的人文價值引導作用。在我國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服務平臺,要正視在當前人本化管理服務創新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應對挑戰,把握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機遇,勇于探索人本化管理服務的創新路徑,爭取為高校師生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余尚紅.人本思想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中的應用研究[J].文化產業,2021(13):97-98.
[2]周瓊.談高校圖書館管理制度中文化激勵機制[J].財富時代,2021(04):73-74.
[3]姚丹.儒家管理文化與圖書館管理[J].漢字文化,2021(08):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