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夫云
摘要:受人口因素影響,我國人均林地面積偏低,再加上亂砍濫伐與毀林開荒等情況的影響,導致林地資源被嚴重破壞,經濟建設對大自然不節制的索取,加劇了林地資源的損害。針對林地不足的問題,需要重視對現有林地資源的保護。立足于總體進行分析,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需要更多的森林資源,供需矛盾越發顯著,進而讓生態問題演變成妨礙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護林地資源實則是在保護森林資源,而保護森林資源則是保護人們共同的家園。保護林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是每個人都應承擔起來的重要責任。
關鍵詞:森林公園;林地資源保護;生態林業建設;
1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林業占據著關鍵地位,其作為綠色產業,除了涉及良好經濟效益之外,生態效益也十分重要,并且還包含一定的社會效益。森林是一種生態主體,同時在陸地生態系統規模中位居第一,整體結構極其復雜,具有異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點,在應對氣候變化、生態建設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顯著,關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同時,森林或陸地上初級生產率最高的綜合性生態系統,碳儲量巨大,能夠涵養水分和保持水土,降低溫室效應的程度,抑制土地荒漠化。要想推動社會穩定、持續的發展,應給予生態林業建設更多的關注,并且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全面展現出林業資源的生態作用。作為關鍵循環經濟體之一,林業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向人們輸送各類林產品,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另外,林業產品屬于可降解再生資源,即綠色產品,在生態文化建設方面展現出了重要作用。加強生態林業建設對實現人與自然的統一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和生態林業建設的必要性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中,林地資源始終處在關鍵地位,可以使國土生態得到保障。雖然我國幅員遼闊,但森林面積極為有限,相較于發達國家,仍有所差距。對此,要想促進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在增強林地資源保護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其重要性?,F階段,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逐漸加快,以及工業發展程度日漸加深、人口數量持續增長,森林資源消費不斷擴大,使得林地資源迅速減少。并且,因為保護林地資源的力度不夠,對工業發展過于重視,不斷增加木材加工業,導致林地資源受到了嚴重破壞。在此背景下,天然林地也受到了威脅,資源儲量持續減少,現階段已經對生態功能的展現造成了影響,并導致生物多樣性被破壞,不利于森林涵養性,引起水土流失等。對此,應給予林地資源保護更多的重視,增強生態林業建設,確保社會經濟穩定、持續的發展。
3加強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
3.1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方案
在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的科學規劃中,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結合林地資源保護要求,對當前的林業資源管理體制作進一步的創新改革,尤其是加大改革引導和激勵制度建設,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林地資源保護工作中來。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分類管理和經營,制定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計劃。為提升生態林經濟效益,除了加強管理工作外,還需積極引進生物工程技術,將當地林業資源與先進技術有機融合起來,逐步優化生態林資源結構。對于成林來說,要積極發揮生態和經濟效益,制定多種經營策略。比如在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要在保護林業資源的基礎上發展林下經濟,并維護好林下種植、林下旅游及林下養殖三者之間的關系。
3.2推動林權制度的深入改革
當地政府要將林權制度改革作為林地資源保護管理與生態林業建設高效落實的有力抓手,積極做好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梢灾攸c從兩方面來著手,一是要進一步強化林地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向當地林農宣傳林業經濟與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幫助更多的林農制定經營戰略,以此來發展多種林業經濟,提升林地的生產經營效率。二是當地政府要逐步健全生態效益補償制度,通過多種渠道來獲取生態林補償資金,合理分配林地的使用權、所有權和經營權,豐富林權的管理模式,促進生態林的建設與保護工作。
3.3加強林地資源執法保護力度
林地資源保護工作具有長期性,必須做好制度建設工作,并不斷加強林地資源執法保護力度。具體來說,需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執法部門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嚴厲打擊一切違法犯罪行為,積極落實林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當地林管部門要發揮好自己的監督管理職能,定期對林地資源保護和生態林建設工作開展調查,加強組織領導。為激發基層管理部門的工作積極性,要考慮將管理工作納入政績考核中去,以全面提升林業資源管理質量。要充分提高林農和當地群眾的護林、愛林意識,積極做好林業保護知識宣傳,引導更多的林農和當地群眾參與到林地資源保護和生態林建設工作中,進一步增強林地資源保護力度。
3.4遵循自然生態的建設原則
立足于人民群眾的角度進行分析,人們對林業的看法大多以自我為基礎,存在極強的局限性,認為林業生態功能涉及服務型特點。而從客觀角度分析,將地球生命作為出發點,人和林業建設屬于相互依存、依賴的關系。就整個林業生態系統而言,各類生物之間相輔相成,同時因為林業生態系統中各種資源之間能夠互補,因此林業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類型十分豐富,但生態林業建設和農事活動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下,在建設生態林業的過程中,需要秉承自然生態在生長方面的原則,尊重自然規律才可以讓生態環境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社會財富,除了能夠維持生態系統平衡之外,還能夠在發展林業方面拉動當地剩余勞動力就業。并且,林地還是森林生態系統中各類動植物、微生物生存的環境基礎,以及促進社會綜合經濟發展的關鍵保障。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事業,林地資源保護和生態林業建設,需要每個人成為保護者和建設者,防止出現過度開放的情況,推行林地資源保護法制化建設,進而從根本上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協調穩定、可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鄒創.新時代背景下林業生態建設路徑[J].鄉村科技,2020,11(36):74-75.
[2]趙濤,劉宏.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關系探析[J].現代園藝,2020,43(24):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