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十九大明確提出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族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的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而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鄉村振興戰略是有效實現脫貧攻堅的有效方法,也能防止返貧。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
1.新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意義
新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農村,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對確保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具有特殊重要性。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新疆的現代化,沒有農村的和諧穩定,就沒有新疆的和諧穩定。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
1.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區社會主要矛盾、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1.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要求。南北疆、城鄉、農牧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三農”?發展不充分,南疆四地州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之一,集中了全疆90%以上的貧困人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脫貧攻堅,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農民福祉,增強農民幸福感、獲得感,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1.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新疆的關鍵之舉。新疆生態環境脆弱、環境問題特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嚴禁“三高”項目進新疆,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推行鄉村綠色發展方式,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利于提升綠洲生態環境質量,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格局,推動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建設。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目標
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農業體系初步構建,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鄉村產業加快發展,農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鄉村文化建設全面加強,民族團結全面鞏固,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農村社會全面穩定,鄉村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初步構建。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經驗,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
3.新疆實施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
3.1南北疆鄉村基礎建設落后。一些鄉村不具備必要的基礎設施,例如:交通條件差,公路覆蓋率低、醫院衛生條件差、水電供應不足、不平衡的現象。制約了鄉村的農業、畜牧業的發展,導致農村產業振興發展滯后,農民增產增收上不的問題。
3.2農村在建設規劃上沒有做到科學規劃。鄉村房屋修建、道路河道設施建設、鄉村企業選址等都缺乏長遠的打算,往往排列無序,隨意修建房屋,嚴重缺乏規劃意識,導致后期調整和實施時困難重重。
3.3缺乏信息化傳遞,農民在種養殖上沒有按照市場需求,盲目生產,導致農產品滯銷,加上沒有利用好網絡信息這個大平臺,使得消費者對該鄉村的農產品不得而知。
3.4缺乏現代技術人才,鄉村的發展需要引路人和技術專業化人才,新疆鄉村振興,往往是缺少農業專業化人才,導致鄉村的建設和產業發展停滯。鄉村科技化水平低主要是專業化人才缺乏,導致鄉村產業化單一,主要依靠第一產業作為主要的收入。
3.5農產品質量沒有保證,新疆農民每年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大面積的種植,但是在農產品的推銷中往往疏忽質量的保證,質量忽高忽低,農產品中農藥出現超標的現象嚴重。農民往往忽視了農產品的質量,使得辛苦一年的勞動,得不到回報。
3.6缺少特色產業的支撐,沒有調整好農業結構。農民的思想沒有從耕地和牧業產業中走出來。
3.7鄉村振興定位不準,有些鄉村有旅游資源和觀光資源但打出民俗和文化的牌子,導致部分鄉村及費物又費錢。
四、如何推進新疆鄉村振興
4.1推進各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培植新產業新發展,做到優化第一產業、做強第二產業、激活第三產業。向村民灌輸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和互聯網技術。把農業與互聯網,旅游與農業緊密結合在一起。
4.2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施農業綠色發展。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鞏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建立從農田到市場,從市場到餐桌的質量保證。
4.3加快現代農業示范區、農產品加工區、特色農產品區的建設,集中培養發展優勢產業,打造新疆現代化農業要素集聚區。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4.4繼續加大資金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使得道路硬化、亮化、綠化工程得到極大改善。鄉村建設科學規劃,把農業、畜牧區、和蔬菜瓜果區進行有機整合。
4.5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對規模養殖場實施標準化改造提升,建立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機制。對養殖場污染實行臺賬管理,限期治理。推進農膜、農藥及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和農作物秸稈、林果廢枝綜合利用,推廣一批集成收、儲、運、用的典型模式。
4.6加快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提檔升級。結合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進一步完善土地、資金支持政策,持續推進生態溝域、田園綜合體等建設與發展,打造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研究出臺優惠政策,引導建設一批鄉村民宿精品,促進傳統農家樂提檔升級。
4.7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加大農村公共衛生廁所、旅游景區廁所升級改造力度,逐步消滅旱廁和非衛生公廁。合理選擇改造模式,加快推進未改或未達標的戶用廁所建設改造。
總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政策后,新疆鄉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實現了全體脫貧,但還需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事業既可以解決就業問題,也可以實現農民增收致富。
作者簡介:龍春蘭,1984-12,女,籍貫:四川省遂寧市,漢族,職稱: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