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華
摘要:“以和為貴”、“仁政”等是我國自古以來的重要思想,這導致我國大眾面對一般糾紛時,私下協調解決一直是首選方法,這種觀念造就了我國獨特的糾紛解決藝術。在此結合實際情況,探索促進人民調解創新發展的新路徑,以期為矛盾多元化解機制發展完善作出些許貢獻。
關鍵詞: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人民調解制度;創新發展路徑
縱觀歷史來看,人民調解在我國由來已久,其中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傳統文化中與人和善、和諧法治的理念,同時由于其具備專業性、便捷性、中立性、低成本性等優勢,一直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也在長期的實踐中充分證明了人民調解符合民眾訴訟需求、價值觀念的維權方式。因此研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下的人民調解創新路徑有現實意義。
1正確認識理解矛盾多元化解機制下人民調解的具體內涵
整體來看,人民調解是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的重要基礎。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人民調解內涵如下,從本質上看,人民調解的目標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在處理糾紛的同時,維持兩方的關系,防止糾紛解決后雙方關系徹底破裂;從法律層面來看,人民調解充分體現了現階段法治社會精神內涵,以法律為基礎,充分利用各種法律資源,引導雙方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談判,在保持后續關系的同時得到盡量滿足雙方目標的策略,此種方式具備深厚的文化傳統,但人民調解對法律和調解人員的要求較高,需要法律體系建設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效開展,同時需要調解人員具備充足的專業技能和法律知識,以及具備較強的同理心和耐心,較強的溝通能力,如此才能有效開展、落實人民調解工作。綜上,人民調解是推動矛盾糾紛預防工作的主力軍,契合法律要求、符合傳統文化的維權手段,也是促進矛盾多元化解機制發展的核心[1]。
2結合世界ADR研究成果探索人民調解創新發展路徑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中文含義是“替代性”糾紛解決方式,也就是民間所謂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此種方式在矛盾多元化解機制中占據重要地位。基于此種方式的優勢世界各國都逐漸興起了ADR運動。由于不同國家的制度和法治理念存在差別,幾乎各國家的ADR都有獨特的個性,但發展趨勢幾乎都相同。具體來看,ADR法律地位隨著實踐不斷完善發展,應用頻次越來越多。很多國家都采取鼓勵的態度促進ADR發展,甚至部分國家推出了強制性ADR程序,例如德國的起訴前強制調解制度。經過實踐探索,ADR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涉及功能愈加復雜,如今ADR已經拓展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例如行政爭議、刑事案件等,結合ADR的應用形勢,很多部門都在探索嘗試創新ADR路徑,以期此方式可以適用目前的新型糾紛。同時隨著網絡技術和移動終端不斷發展,在線糾紛解決機制面世,且獲得了很好地發展機遇。最后結合實際經驗,ADR呈現法治化、規范化發展特點。例如各國家通過立法等對ADR進行掣制,針對當前市場中的盈利性及非營利性ADR都進行規范,并設置了準入標準和法定登記備案程序,從而維護市場發展穩定。
3推進人民調解發展的創新路徑
3.1促進市場發展,打造一站式綜合型調解服務平臺
有需求才會有市場,當前多元矛盾糾紛調解過程中,人們的訴求多種多樣,同時可供選擇的調解渠道也不斷擴大,這為人民調解發展帶來更多的挑戰。結合大眾需求來看,如何便于當事人獲得更好的服務,完善機制發展,成為社會重點關注問題之一。針對現有的問題國家出臺了多份文件促進人民調解適應大眾需要,例如《關于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中辦發〔2015〕60號)中便提到,要加強專業性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建設,探索建立“一站式”糾紛解決服務平臺,完善實體化運作機制,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另外應加強人民調解中心專業化建設,更為高效的促進人們解決矛盾糾紛。以上海市為例,如今在松江、金山、徐匯等區均成立了專業人民調解中心。以期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調解服務。
3.2持續補齊短板,促進人民調解行業協會發揮作用
從本質來看,人民調解組織是群眾性組織,同時在調解體系中人民調解組織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推廣調解或者ADR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具體來講,人民調解行業協會可以組織專業團體或者相關機構進行協作、交流,并對各自參與開展的調解活動信息數據及成功經驗等進行交流,有效促進調節行業整體發展。另外在組織相關人員開展培訓或者參與教育活動時,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以上海為例,其成立了人民調解協會,但從具體落實及作出貢獻角度來看,很多地方都存在不足,與國外相似機構建設完善的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與當地的律師協會等發展程度也存在差距。基于此,應采用多元化手段,持續加強短板建設,并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促進人民調解協會發展進步[2]。
3.3促進人民調解與其他矛盾糾紛化解方式良性互動
如今人民調解與其他調解工作銜接性不足,以此促進人,人民調解和其他方式的良性互動有積極作用。首先應加強社區調解等基層與專業性人民調節的銜接,社區調解組織是我國調解體系的基礎,具備人數眾多、深入基層的優勢,在對糾紛進行調解時,有當地的社區人員參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應加強完善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的銜接聯動工作機制,健全相關引導告知制度,針對不同糾紛類型選擇最適宜的調解方式,并采用合適的方式緩解當事人情緒,告知人民調解的特點和優勢,引導當事人主動選擇調解。最后加強人民調解與訴訟、信訪、仲裁等方式的銜接,由于糾紛事務特點性質不同,選擇的糾紛解決機制存在很大差異,做好不同功能和主體定位的協調機制銜接,可有效優化矛盾糾紛解決體制建設。
4結語
人民調解制度是我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此種機制也充分符合我國傳統文化特點,符合我國國情發展形勢,結合國外探究經驗,嘗試提出些許促進人民調解發展的創新路徑,以期為我國現代法治體系建設及構建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預防調解機制提供更多助力。
參考文獻
[1]齊蘊博.論人民調解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的定位[J].人民調解,2020(03):30-33.
[2]韓學書.人民調解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銜接機制的實踐與思考[J].人民調解,2019(12):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