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南陽考察時說,過去,中華民族幾千年都是靠中醫藥治病救人。特別是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傳染病之后,我們對中醫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要發展中醫藥,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
中醫藥發祥于中華大地,植根于中華文化。中醫既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
基層鄉鎮衛生院作為農村三級醫療網點的重要環節,擔負著醫療防疫、保健的重要任務,是直接解決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一關。隨著中醫藥在新農合中優勢的發揮,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選擇接受中醫藥服務,中醫藥服務在農村基層衛生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止到去年底,全國基層中醫館總數已經達到3.63萬個,85.4%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0.1%的鄉鎮衛生院都已經設置了中醫館。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的診療量已經占到40%以上。
中醫藥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基層。如何讓基層群眾“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看上好中醫”?本刊記者深入基層,呈現中醫藥在基層的發展現狀;通過中醫藥服務脈絡的延伸,呈現中醫藥文化發展的獨特性,體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編輯:郭梁? ? 美編:陳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