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近日,65歲的劉維忠獲得第九屆中華人口獎榮譽獎,對于他來說,這是一份意外驚喜。
“國家沒有忘記我們那一代人口工作者的付出和貢獻,這個獎實際是對過去一代人口工作者的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個人的鼓勵。”劉維忠說。
作為醫衛界的初代網紅,劉維忠因為在甘肅省衛計委主任任上大力推廣中醫被人熟知,“豬蹄廳長”“任督二脈”等話題曾引起廣泛關注。他曾提出“走中醫特色的甘肅醫改之路”,用較少醫療費用維護最廣大群眾的基本健康,讓甘肅在中醫藥強省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他在人口工作上的成績一直很少被提及。他提出把實現人口發展目標與給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結合起來,推動健全覆蓋全省的人口計生管理服務網絡。他帶領甘肅省破解了計生政策與惠民政策銜接配套的難題。
退休后,劉維忠仍然關注人口問題,獻計獻策,“人口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把人口政策的落實建立在人們樂意接受的基礎上”。
北京近期出臺新規:對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不需要繼續輪候和搖號,直接配租公租房。這是為了落實國家三孩政策,也是鼓勵生育的方式之一。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出生人口仍有下降,群眾生育意愿并不高。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僅為1.66個,比80后低10%。2019年全國人口與家庭動態監測調查顯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婦女,不足半數實現再生育。
隨著三孩政策出臺,很多地方推出配套支持措施。但是,“不愿生”“不敢生”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人擔心,“生得起,養不起”。
劉維忠認為,百姓不敢生三孩有多種原因。從經濟學上講,與隔代財富流向倒轉有關。過去財富流向是從孩子流向父母,養兒可以防老?,F在財富流向是從父母流向孩子的,生的娃越多,老年后負擔越重。而造成財富流向倒轉的原因,一是教育、醫療、住房等市場化,年輕人收入少、支出多。二是單位管理過死,年輕人既無法照料老人,又無法養育孩子。
如何讓百姓愿意生并且敢生?在劉維忠的方案中,獎勵是非常有效的辦法。
在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年代,他曾提出以獎勵少生代替處罰多生,把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建立在人們樂于接受的基礎上,既落實好國家政策,又減少干群矛盾。
現在他提出,獎勵少生變獎勵多生的社會經濟政策應該逐步形成并完善。“已經到時候了,否則年輕人就少了,勞動年齡人口也少了,可能人口紅利沒有了。”
他告訴《民生周刊》記者,很多地方沒有緊迫感,因為現在人口形勢還不是很嚴峻。但慢慢地中國人口會出現負增長,那時候就緊張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從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負增長。如果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左右出現。
多生一個孩子,往往意味著加倍的家庭負擔。住房要換大一些,教育、醫療費用支出多一份……
在劉維忠看來,義務教育已經實現免費,目前正在推行的“雙減”政策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父母的負擔。醫療也應進一步改革,國家要把醫院管起來,醫院不能賺錢?!懊赓M醫療如果能做起來,老年人的負擔就輕了,年輕人負擔也輕了。”
現在所有公立醫院都取消了藥品加成,但劉維忠認為,百姓看病的檢查費、手術費用還是有些高,其中可能存在重復計費或過度醫療,需要進行整頓。
在住房方面,政府應該提供更多保障性住房,讓房價維持在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圍。
他提出,政府部門要出臺一些有利于生育的政策,如延長產假、保障婦女不因為生育受到就業歧視,生完孩子后工資待遇、晉升機會都不受影響。
“現在計劃生育法已經修訂完畢,但各地還在探索新的人口發展道路,今后計劃生育法還要根據形勢變化不斷修訂?!眲⒕S忠說。
退休后,劉維忠經常作為中醫醫生出診。他發現,現在的人生育能力不如過去,很多人想生生不出來?!艾F在的人吃得太好了,營養過剩,再加上久坐不運動、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導致大批人不孕不育?!?/p>
他建議,一方面醫學上加大對生育方面的研究,幫助患有不孕癥的人生育。另一方面,建立各級健康教育機構,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他告訴記者,甘肅省基層計生機構已經轉變職能,變成健康教育機構了,主要負責優生優育宣傳、疾病預防與保健、老年人服務等。
“中國還有人口紅利嗎?”近年來,這個問題不斷引發爭議。很多人擔心,隨著勞動年齡人口的逐年減少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中國的人口紅利將不再存在。
劉維忠認為,中國的人口數量紅利自2013年生育小高峰結束后逐漸減少,但開發人口質量紅利正當其時。
在他看來,提高人口質量要從出生抓起,推行優生優育,積極預防、篩查出生缺陷。另外,國家要重視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提升勞動者素質。
“現在文盲非常少。這些年來,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了,勞動者的整體素質也提升了?!眲⒕S忠說。
要進一步開發人口質量紅利,必須進一步提升勞動者素質。劉維忠認為,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是關鍵。
現在國家重視職業教育,職業院校在不斷擴招,但很多百姓對職業教育不認可?!耙环矫媛殬I教育的數量要增加,另一方面要提升職業學校的辦學質量,同時打開職業教育的上升渠道。學生選擇職業教育后,可以畢業后去當工人,也可以繼續考本科、研究生?!眲⒕S忠表示。
此外,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人口紅利也會減弱,如何應對老齡化十分重要。劉維忠提出,首先應解決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的養老問題,增加政府信譽度。其次是宣傳孝文化,增強家庭養老能力。再次是開展新一輪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出臺綜合的老齡化社會經濟政策。
比如,可以開發一些適合老年人的產業,給他們創造就業崗位,發揮余熱,“老人干點事反而老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