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核心素養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時空觀念開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嶄露頭角,成為教師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的重要工具。客觀來說,培養高中生的時空觀念,不僅可以協助學生理順歷史事件的發展規律,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可以有效降低歷史學科對于他們而言的學習難度,進而提高授課質量。基于此,本文將結合高中歷史教學現狀,簡要闡述時空觀念在歷史教學中的實際運用策略。
關鍵詞:時空觀念;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時空觀念是指學習者能夠有效聯合歷史時間和空間、快速消化學科知識的能力。在大量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時空觀念不僅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學科理解能力并提升了其學習積極性,切實推動了其歷史學習質量的提升。廣大高中歷史教師當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把時空觀念融合于歷史課堂,提升學生探究歷史知識的主觀能動性。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滲透現狀
(一)缺乏對時空觀念的正確認知
高中歷史知識覆蓋古今中外,知識概念相對較為繁雜,學生在記憶時,往往需要通過死記硬背來掌握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地點、人物以及價值影響等,這種知識生成模式效率較低,而且會導致學生的思維體系和知識架構受到限制,進而無法順利構建歷史整體概念。
(二)難以清晰歷史發展線索
在時空觀念教學中,很大一部分高中生可以按照教師的邏輯對歷史事件的發展線索展開分析,但由于沒能掌握個中技巧,導致其不能自主完成問題分析與判斷。事實上,在歷史學科學習中,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側重點是歷史的發生時間以及對應事件,但對事件背景、起因、經過等信息往往會直接略過,導致其難以從全面的角度看待歷史問題。
二、時空觀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合理借助歷史地圖輔助授課
在帶領學生探究人類活動與發展的進程時,為確保學生能夠清晰了解區域差異對人類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上應用歷史地圖輔助教學,緩解文字教學的單一性和枯燥性的問題。比如說,在講解高中歷史統編版中《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這一模塊時,可以使用多媒體投放出古代的世界地圖,鼓勵學生通過地圖觀察古代文明產生的共同點,從而總結文明產生的必要條件以及發展特點,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除此以外,高中歷史教師還需要對授課內容進行合理規劃,提前搜集與所學內容有關的地圖資源,以地圖為切入點為學生構建歷史知識框架,提高教學成效。
(二)借助歷史年表展現重大歷史事件
經過大量教學研究經驗,在常規教學活動中,歷史年表在歷史授課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熟悉歷史發展的時間排列。事實上,很大一部分歷史初學者在剛接觸歷史學科時,甚至無法捋清朝代的順序,由此,也就更不可能清晰而精準的記憶各項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這也是高中歷史教學中一項公認的教學難點。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歷史年表來輔助授課,按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線開展教學活動,并在時間軸上為學生標注重要歷史事件的節點,深化學生的記憶。比如說,在帶領學生進行《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這個模塊的探究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歷史年表向他們介紹各個朝代的政治制度、經典歷史事件等,確保他們能夠在腦海中自覺梳理事件的相關聯系,對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情況形成全面認知。
(三)探究人物、事件以及現象的有機聯系
在探究高中歷史學科的相關知識領域時,廣大教師必須嚴格秉持新課程標準,制定符合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求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案,提升對學生的時空觀念的培養水平。具體來說,教師需要綜合考慮歷史事件的空間規律以及事件的發展順序,為學生建立起邏輯分明、縱橫交錯的歷史知識框架,為他們的歷史學習指明思路。具體來說,縱觀古今中外歷史,重大事件、相關人物以及各種現象中蘊含的社會背景,這些知識間的有機聯系客觀存在,當把握三者的聯系之后,歷史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將會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所以,在講解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事件歷史背景、經濟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的分析,提升學生的代入感,從而使其能夠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歷史發展規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將會使得高中歷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主動性和辯證的歷史思維。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合理運用歷史年表、歷史地圖以及知識框架等教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時空觀念,引導他們學會自主梳理歷史事件、發現其中的規律,從而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峰,王爽.高中歷史教學“時空觀念”素養培養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1):51-52.
[2]陳新紅.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素養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0(34):76-77.
[3]李輝.高中歷史教學“時空觀念”培養策略[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0(22):6-8.
[4]羅開祥.高中歷史教學時空觀念素養培養策略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0):3-4.
作者簡介:劉旭杰(1980-),女,漢族,遼寧錦州人,中學一級教師,碩士,主要致力于高中歷史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