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光照 李重陽
雄安郊野公園是河北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先植綠、后建城”重要指示要求,圍繞建設“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綠色生態宜居新城”的目標,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著力打造雄安新區“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格局,舉全省之力建設的重點工程,是建設新時代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的重大舉措和具體實踐。自2019年7月河北省委、省政府決定舉全省之力建設雄安郊野公園以來,各級各有關部門強化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組建專業隊伍,高水平規劃設計,高質量施工建設,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雄安郊野公園位于雄安新區北側、南拒馬河南側、京雄高速西側,是雄安新區起步區南北中軸線上的重要門戶景觀,是雄安新區北部重要的森林屏障和水源涵養地。郊野公園總規劃面積2.68 萬畝,由14 片城市森林、14 個城市展園及主場館、水系、路網等組成。建設區域分東西兩部分,東部由河北省內各設區市及定州市、辛集市、雄安新區等14 個特色核心城市展園和主場館構成,總建筑面積達14.4 萬平方米,占地431 畝,沿東湖水系而建,以東湖為中心,形成“一湖四片”組團式結構布局。西部為2025年第五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建設區域,規劃面積約4800 畝,集中布局在西部濱水區域,可容納展園數量約100 個。

郊野公園主場館
高起點規劃設計,雄安郊野公園總體規劃及14 個城市林和核心展園設計方案,由國內曾參加歷屆世園會、綠博會、園博會等大型展會設計單位組成“1+14”設計團隊,按照“背靠背設計”“面對面交流”的原則,共同編制完成,體現了國內最高規劃編制水平。同時,邀請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草局、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等單位,以及住建、園林、生態等方面的國內頂級專家組成評審組,對郊野公園總體規劃和各市規劃設計進行了全面論證,修改完善。
按照統一規劃設計,打破市區界限,突出各地特色,就近連片成林的要求,高標準規劃建設城市林。堅持雄安標準,嚴把苗木栽植關,科學選擇樹種、品種,以鄉土樹種為主,全部種植胸徑8 厘米以上的喬木全冠苗,優選花灌木配色,栽植地被植物配景。城市林共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9690 畝,種植彩葉、常綠、觀花及經濟林樹種280 多種;種植地被植物200 多種,8829 畝;保留原有大樹、古樹1600 余棵。建成了以喬木為主,喬灌花草結合,集中連片、季相多變、規模宏大、各具特色的春花林、秋色林、花果林、常綠林和竹林,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兩季有果、景色優美的森林生態景觀系統,為千年秀林建設打造了新樣板,為全省科學綠化樹立了新標桿。
同時,因地制宜,隨形就勢,構建了連綿起伏、線條流暢的微地形12000 多畝,在主要節點自然擺放景觀石563 塊,組合景觀石18 組,配套建設二、三級園路114公里,完善了路網、水系、驛站等配套設施,營造出良好的旅游休閑環境,把郊野公園建成了科普教育、生態文明、創新發展基地,建成了供群眾休閑娛樂、健身游憩的公共服務場所,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承德城市林
堅持“雄安質量,工匠精神”,高質量規劃建設城市展園,堅持會期與會后持續利用,統籌考慮運營資金平衡,堅持“一園一景”,充分展現各市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建筑風貌,按照不同的區域進行功能定位,打造成集吃住、游購、康養為一體的城市公園和假日休閑目的地。城市展園自2020年10月開始大規模施工建設以來,各建設單位嚴格執行雄安新區綠色建筑設計、綠色建材、綠色建造有關要求,全面執行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提高建筑綠色環保水平。同時,組建高水平專業施工、監理隊伍,堅持文明施工、科學施工、環保施工、安全施工,高質量按時完成了城市展園建設任務,建成了生態園林酒店、海洋館、兒童嘉年華、體育館、武術館、瓷藝館、文化藝術館、水上音樂廳、國醫館、國學館、科技館、鹿苑、紅色經典主題館和中式生態酒店。同時,完成了城市展園的景觀提升,栽植銀杏、五角楓、白皮松等大喬木1589 株,起到了綠化隔離遮蔽作用,實現林中有園、園在林中,林、園、水相依,和諧共生的景觀效果,提升了城市展園整體景觀層次和水平,在目前國內同類展園建設中位居前列。
全面創新建設投資模式,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市種區管、市建區管、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創新了展后利用模式,通過成功舉辦首屆省綠博會和將于2025年舉辦的第五屆中國綠化博覽會,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郊野公園后續建設與運營,將文化、旅游、康養、展覽等產業引入郊野公園,實現郊野公園建設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推動郊野公園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