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紅霞
摘 要:地鐵工程是一項建設成本大、投資回收慢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高昂的造價已經制約了地鐵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成為工程建設者關心的問題。本文結合地鐵工程設計階段工作內容和工程程序,從技術和管理兩個維度詳細分析了設計階段造價控制措施。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 規劃設計 造價 控制措施
Analysis of Cost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Design Stage of Metro Engineering
Yan Hongxia
Abstract:The subway project is a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 with high construction cost and slow investment recovery. The high cost has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ubway project.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has become a concern of the project builders.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work content and engineering procedures of the subway engineering design stage, and analyzes the cost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design stage in detail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and design, cost, control measures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地鐵以舒適、快捷、準時等優勢成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現代化競爭力的重要選擇[1]。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截止到2020年年底,全國在建線路總規模6797.5公里,建設投資再創歷史新高。但是,地鐵工程是一項建設成本大、投資回收慢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巨大的工程投資制約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2-3]。國內外很多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在城市軌道交通造價控制研究取得豐富的成果,但是由于工程的復雜性,大多數研究成果集中在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對于設計階段如何進行造價控制研究較少[4-5]。本文結合地鐵工程設計階段工作內容和工程程序,分析設計階段造價影響因素,針對性的提出設計階段造價控制措施。
2 設計階段造價控制技術措施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一般經歷線網規劃、建設規劃、工可、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多個設計階段,影響因素很多,下面就設計階段的重點環節和內容進行分析。
2.1 基礎資料收集與調查
優秀的設計方案離不開準確的基礎資料。在所有的設計輸入資料里,客流預測結果、地質資料、物探成果對于設計階段造價控制影響非常重要。
客流預測結果不僅影響規劃階段線路方案及軌道交通制式選擇,而且在設計階段影響車站的規模、運營組織。因此在設計之初,應重視的客流預測工作,依據城市自身特點建立客流預測模型,選擇合適的基礎和調查范圍,并且結合地鐵沿線初、近、遠期城市人口、就業、土地利用等規劃的更新,完善修訂各種增長系數,最大可能的使得預測結果接近未來實際結果,從而降低工程投資的浪費。
地質資料是一項重要資料,關系到線路設計方案、結構設計方案的準確性和可行性,與工程風險和造價密切相關,在國內外地鐵建設中是有教訓的。因此,在工程設計的各個階段均要重視地質的勘探與調查,在工可階段進行工可勘察,并進行區域地質災害的調查與分析,在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應進行初勘、詳勘。同時,為了保障勘察資料的準確性,聘請第三方作為勘察監理監督各勘察單位勘察全過程,提升勘察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物探資料包括地下障礙物資料和地下管線資料。準確的地下障礙物資料,能夠有效的保證線路的走向,避免施工階段工程清障的費用和降低工程風險。地鐵施工影響范圍內的管線摸清之后,可預先遷改或保護,有效的保證周邊管線及周邊環境的安全,降低工程專項保護費用,降低工程造價。
2.2 車站建筑規??刂?/p>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一種舒適、快捷的交通方式,在設計時應堅持“以人為本,功能優先”的原則。地鐵車站是交通建筑,為乘客提供乘車空間,車站設計應優先考慮乘客出行方便和運營管理。但是,很多城市的地鐵車站考慮了地下商業且經營面臨各種困境,導致車站規模增大后的造價無法回收,無形之中造成投資浪費。因此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縮小車站建筑規模,降低工程造價。
2.3 結構設計及工法優化
城市軌道交通高架結構、地面結構就施工工法和造價而已,優化空間不大。而地下結構設計施工都非常復雜,施工方法的選擇對造價的影響非常大。地下車站結構施工主要有明挖法、暗挖法以及盾構法等,對有條件的地方,盡量采用明挖法,與暗挖法相比節省投資約20%以上。同時,在車站結構設計時,應結合地質情況及周邊環境,合理確定車站基坑圍護結構型式、基坑的保護等級、結構梁板柱配件設計、結構防水等等,最大程度的控制工程造價。
2.4 區間及線路精細化設計
與車站相似,地下區間的設計、施工工法對造價選擇影響很大。對于地下區間,應結合地質,選擇盾構法、礦山法、明挖法等施工工法。相比而言,對于軟土地區,盾構法施工對周邊環境影響小,安全系數高,綜合經濟性最好。區間造價也與線路精細化設計密切相關。線路平面應盡量避開建筑物,減少對橋梁、建筑物的穿越,減少加固費用及工程措施費;在滿足縱坡要求和地質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車站及區間的埋深,減少結構工程量,降低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