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春
摘要:中國優秀客家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無窮的魅力與豐厚的價值。而文化作為教育內容的來源之一,深刻影響著教育內容、模式的選擇,當前高校德育工作正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迫切需要尋求新的發展路徑,因此在高校德育過程中融入優秀客家文化意義重大。本文在挖掘優秀客家文化的價值的基礎上,探索其應用于高校德育的具體路徑,為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優秀客家文化;高校德育工作;價值與應用
在歲月的悠悠長河中,優秀客家文化塑造了客家人勤勞勇敢、不畏艱險、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這些優秀品質對于我們今天傳承優秀文化,塑造內在修養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優秀客家文化的內涵
當年客家先民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如今地客屬地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奮力拼搏。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逐漸形成了吃苦耐勞、自強不息、不斷拓展、積極進取的優秀品質,這些優秀品質已經慢慢內化于客家人的精神中,形成了優秀客家文化。
(一)積極進取,不斷拓展
相對來說,中國人普遍是安土重遷的,可是當年的客家先民,他們跋山涉水,在一片荒蕪中開辟良田。這正是他們的積極進取與不斷拓展的精神的生動體現。在此精神感召之下,出現了諸多著名人物。他們是優秀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躬身踐行著客家精神。其中包括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清初著名畫家黃慎、清代著名華僑領袖葉亞來等。當前,我們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鄉村振興,乃至于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需要繼承和發揚這種積極進取和不斷拓展的優秀文化精神。
(二)崇文重教,尊師好學
當年的客家先民大部分是士大夫階層,他們深諳文化教育是立身之本,因而特別重視教育。據不完全統計,從唐高祖時期到1905年廢除科舉,此地共考中50名進士,152名舉人,其中還出現一個狀元。可以說石壁客家人的這種崇文重教的精神世代傳承。這種精神更是為當地的教育發展注入了內在力量,激發著代代相傳的求知欲。當前,以人才為基構筑強國夢是我們屹立于世界民族舞臺的關鍵所在,而客家人這種優秀文化正是高校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青年人才所需要的精神動力。
(三)溯本思源,精誠團結
在異國他鄉,有不少客家人在辛苦打拼。雖然身居海外,但是他們從來都以炎黃子孫的身份為榮。他們熱愛家鄉,關注家鄉建設發展,時時刻刻教育子孫后代溯本思源,精誠團結,懷揣家國情懷,不忘本心。抗戰時期,他們積極捐款捐物,甚至回國參加參戰,為此不惜血灑疆場。改革開放以來,他們又在家鄉投資設廠,投身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家鄉教育事業不斷捐款。進入新時代,他們積極弘揚家鄉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為中華文化的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優秀客家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價值
優秀客家文化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不斷洗滌鉛華,保留下了其出彩的一面。隨著對客家學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許多專家學者考察探究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都包含著豐碩的應用價值。
(一)強化育人功能
眾所周知,文化因素在育人過程中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對于高校來說,優秀客家文化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力量。,其中的優秀精神品質對塑造大學生的思想情感有強烈的滲透力和持久性。另外,它對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客家優秀文化符合高校育人工作的理論內涵。對于高校而言,這些鮮明的文化特色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目標。
(二)豐富教學資源
本土的客家文化資源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特點,這些客家文化資源,能夠極大豐富高校有效開展德育工作。這些客家文化資源跟高校學生密切相關,使他們更易于接受。此外,借助這些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結合內外課堂,帶領學生真正領略優秀客家文化的魅力,同時深化教學內容,讓學習更具趣味性和生活性。這一過程不僅能夠深化大學生對客家文化的認識與研究,還可以升華人文精神,培養他們濃烈的愛國之情,增強文化自信,從而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優秀客家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對培養當代高校學生的思想情感具有極強的滲透性和持久性。還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開闊高校學生的學術視野與學術眼光。高校德育工作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以崇高的地位堅守著社會的道德風向標。此外,它還堅持以積極開放的姿態,改造與形塑人們的道德理念與道德行為,有力捍衛著社會道德修養。我們不得不說,優秀客家文化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這些優秀的精神品質正是現今社會所提倡和需要的。
三、優秀客家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應用
綜上所述,客家文化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如何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融入優秀客家文化,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
(一)將優秀客家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文化的生命力一個重要表現是文化對生活的穿透力。這就要求德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育德。因此,將優秀客家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能夠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彰顯高校優秀的文化底蘊,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高校可以在展現文化內涵的基礎設施中加入優秀客家文化的素材,利用展板、畫報等將優秀客家文化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使他們在文化熏陶中強化德育教學效果,以客家人愛國、好學、團結等優秀精神品質激勵自我砥礪前行,在不斷自省中提升道德修養。
(二)將優秀客家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內容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適度引入相關優秀客家文化。近些年一系列客家文化叢書相繼出版問世,為我們的教學內容提供了新的借鑒。我們可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適當增加優秀客家文化內容,讓高校學生對客家文化有系統化的認識,增進高校學生的興趣。
此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客家人中有不少杰出的優秀代表,他們的生活事跡體現了客家人積極的生活態度、行為習慣和內在品質等。這些都可以在課堂上是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等方面的的優秀素材,運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和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三)將優秀客家文化融入教學實踐活動
優秀的客家文化蘊含著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精神內涵,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著十分豐富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有利于我們更好地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近在客家地區的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承載客家文化博物館,具有鮮明特色的客家建筑等,以此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促進他們對客家文化的深入了解與思考,感受文化精神的洗禮,逐漸內化自身的道德修養與思想意識。
另外,遠在它地受時空限制無法親臨踏足進行實踐活動的高校,可以通過課外組織學生開展相關學習研討會,利用網絡資源收集相關信息展開分享交流。同時還可以舉辦客家文化交流活動,拉近大學生與客家文化的距離,在這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傳承優秀文化,學習理論知識,并踐行于現實生活中。
總而言之,優秀客家文化有利于強化高校德育工作、豐富教學資源、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將其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融入課堂教學內容、融入教學實踐活動,可以塑造大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與行為準則,豐富高校德育內容,切實提升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江玉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客家文化發展的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1.
[2]楊興忠.客家論叢精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鄒春生.物質制度精神:客家文化的次結構一種基于文化學視野下的學術考察[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12).
[4]李雯.客家土樓楹聯文化的現代教育意義及其傳承[J]龍巖學院學報,2017(8).
[5]邱錫鳳.“互聯網+”時代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機遇及實現[J]龍巖學院學報,2016(6).
[6]鐘舟海,柏海珍.客家地區旅游開發中的文化策略[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0(12).
[7]陳義興.傳承創新客家文化,建設“世界客都”[J]南方論刊,2011(6).
[8]胡薇薇,徐維群.客家文化在大學生人格素養培育中的德育價值及實現路徑,[J]嘉應學院學報,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