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麟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當前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了明顯的提高,舞蹈作為一種外放型的藝術活動成為了基層群文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舞蹈輔導也成為重要的工作,對基層群文發(fā)展有著特殊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探討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fā)展的意義及途徑。
關鍵詞:舞蹈輔導;基層群文發(fā)展;意義;途徑
在當今社會中,群眾文化成為一種很好的橫梁社會團隊精神面貌的指標與方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力量的形成,促成社會的穩(wěn)定、進步和發(fā)展。多年的實踐已發(fā)現,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經濟上的發(fā)展能夠帶動文化的發(fā)展,而群眾文化建設也成為了推動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在群眾文化中,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是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其中舞蹈以其外放的特點最容易給人們產生共鳴,因此在群眾文化中也最為突出和典型。發(fā)展群文舞蹈,不但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還能豐富廣大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當前舞蹈已成為我國群眾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還需更多參與者和組織者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發(fā)展壯大的途徑。
1.舞蹈輔導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1舞蹈輔導可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得到滿足的社會背景下,群文舞蹈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項娛樂活動,比如廣場舞,人們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閑暇時間自成團隊,在不同的音樂中舒展與放松,使得身心愉悅。群眾文化中的舞蹈藝術有著非常強的帶動性和感染性,其渲染氛圍的方式非常典型與獨特,因此很容易讓周邊的人融入氛圍當中,積極參與,忘卻煩惱,也傳達了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1]。通過這樣一種聚集群樂的活動方式,還能改變民眾的心態(tài),使其展現出更好的精神風貌,而這種態(tài)度與精神也將鼓勵其改變生活與工作。但在群文舞蹈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參與的民眾對藝術的感受力和舞蹈的基本功底不同,因此在群聚性的舞蹈學習和表演中經常出現動作不協調或是無法跟上節(jié)奏的情況,這會使得一部分人對舞蹈逐漸失去熱情,甚至不主動參與群文的發(fā)展。因此,舞蹈幅度就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讓更多的民眾發(fā)現舞蹈的魅力,激發(fā)興趣,更好地融入其中,并在輔導成效逐漸顯現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水平與能力,隨之提高精神文化的境界[2]。
1.2舞蹈輔導有助于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當前我國大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優(yōu)秀的社區(qū)文化及其建設無疑能極大程度促進和諧社會的建成,輔導則是促進社區(qū)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因此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輔導是對廣大群眾進行舞蹈的專業(yè)化指導,可在逐漸激發(fā)興趣的過程中讓其快速參與其中,激發(fā)熱情,推動社區(qū)文化活動更順利地開展,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但在實際的生活中,參與舞蹈輔導工作的組織或個人往往沒能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水平、舞蹈水平甚至民眾年齡層次對應的興趣愛好,在編排舞蹈動作時缺乏針對性與合理性,這就導致民眾對編排舞蹈學習的興趣不大,參與度逐漸下降。一方面,輔導人員要讓廣大的民眾主動參與其中,就必須結合民眾的實際情況,編排融入更多群眾容易接受的舞蹈風格和舞蹈形式,在專業(yè)輔導中增強團隊意識,通過學習舞蹈和表演舞蹈促進當地民眾的身心發(fā)展。另一方面,輔導人員還要結合個體化民眾對舞蹈的理解和表現,及時加以指正,多融入其中,利用語言優(yōu)勢,以肯定的方式鼓勵民眾形成正確的舞蹈認知,不但有助于保證舞蹈學習的質量與效果,還能增強其自信心與參與度,最終真正達到舞蹈輔導的目標[3]。
2.舞蹈輔導在基層群文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如上所述,在基層群眾文化中舞蹈文化是非常突出的表現形式,當前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舞蹈文化也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特別是以群眾為主體的舞蹈團隊,如今已積極地活躍在各大社區(qū)當中。在這些團隊和個人的努力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在舞蹈宣傳、推廣、學習、表演中更是打破了參與者年齡上的限制,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2.1群眾舞蹈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我國各地區(qū)基層經濟文化發(fā)展情況不同,群眾個體舞蹈水平也各有差異,因此目前還存在很多群眾舞蹈的整體水平較低,學習慢,動作不協調以及無法跟上音樂節(jié)奏的情況。再加上一些地方缺乏舞蹈輔導,導致民眾舞蹈學習缺乏針對性和動力,久而久之喪失了對舞蹈學習參與的興趣,拉低整個團隊的活動質量,也將導致地區(qū)性的群眾文化發(fā)展受到影響。
2.2基層群眾存在抗拒心理
不難發(fā)現,當前我國一些基層地區(qū)群文舞蹈輔導過程中,一些群眾受到傳統(tǒng)意識和封建思想的影響,不愿意“拋頭露臉”參與一些公共性質的文娛活動,錯失各種自我展示和表達的機會,特別是一些被封建思想影響根深蒂固的地方,很難普及基層群眾文化,這就很大程度制約了當地群眾精神文明的建設工作。
2.3缺乏專業(yè)的舞蹈輔導
在基層群眾文化舞蹈的表演活動中,參與其中的基層群體需要接受相對專業(yè)指導人員的指導與教育,而舞蹈輔導工作事實上是一項系統(tǒng)化的工作,涉及很多的環(huán)節(jié)和側重點,這需要組織人員和輔導者在舞蹈輔導上具備專業(yè)性,還要在人員調度、輔導安排上有組織性和統(tǒng)領性。但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很多相對偏僻的小地方還缺乏這樣的輔導組織人才,在基層舞蹈團體的組織活動中較為隨意,形式化嚴重,有的甚至還偏離了軌道,無法真正發(fā)揮舞蹈輔導的作用。由此可見,要改變廣大群眾對舞蹈文化的認識,突破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就必須從思想和行為上進行轉變,讓其真正了解到舞蹈藝術的魅力以及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用專業(yè)的能力提升整個基層民眾的舞蹈水平和藝術能力,在專業(yè)輔導中規(guī)范其舞蹈表演動作,以積極自信的姿態(tài)投入到舞蹈這項外放型的展示藝術當中。
3.舞蹈輔導促進基層群文發(fā)展的途徑
3.1掌握地區(qū)基層群眾的舞蹈現狀
要做好舞蹈輔導的工作,輔導人員首先就要深入基層當中,真正了解當地的民眾對舞蹈的感受能力和喜好興趣,逐漸改變基層群眾對舞蹈意識薄弱的現象,并正視當前普遍存在的如群眾身體協調性不佳、舞蹈動作隨意等問題。另外還要考慮到不同地區(qū)所受到的不同風俗文化影響的情況,那么就要求在進行舞蹈編排時結合地域性的顯著特點,多引用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編排。在具體的執(zhí)行中就要求專業(yè)的輔導人員進行指導前,積極以當地文化特色為主,在掌握民眾舞蹈功底和接受能力的情況下,對舞蹈動作進行合理的編排,用廣大民眾樂于接受的方式,確保編排下的群文舞蹈簡單有趣且不失舞蹈規(guī)范,這樣才能鼓勵廣大的群眾主動參與其中進行學習和改進,最終強身健體,提高身體協調能力,也提高對藝術的鑒賞力與感受力。
3.2開展多形式化的舞蹈活動
舞蹈輔導的工作主要表現于對群眾舞蹈動作的規(guī)范指導,這是一項最為基礎的任務,但更重要的隱藏性任務則在于,要用舞蹈的活動潛移默化地增加基層民眾的文化意識,轉變其藝術性的思想和思維,解除封建思想和意識的束縛,從而更積極參與其中,提高藝術性。比如輔導組織或人員可先分層性地對一些思想進步、有較好的舞蹈功底、對舞蹈感興趣且動作規(guī)劃的群眾進行舞蹈演示和教學輔導,讓一部分當地的民眾先提高舞蹈水平,再由其將這種藝術表現方式傳達下去,更好地感染當地的民眾。而舞蹈的輔導工作還應積極整合當地相關部門的力量,支持舞蹈藝術活動的開展,借助媒體的優(yōu)勢,多在公共場合播放一些舞蹈比賽或技術指導視頻,潛移默化地用藝術感染群眾,使其更主動的參與其中。
3.3不斷提高輔導人員自身的專業(yè)能力
舞蹈輔導應成為一項持久性的工作,因此舞蹈輔導人員也要注重自身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不但要有很強的適應和調整能力,還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吸入新的思想和技巧,通過學習提高自身整體的水平。輔導人員必須深入當地,真正感受到不同地區(qū)文化表現的不同形式,將當地民眾的審美和舞蹈的編排緊密聯系起來,確保舞蹈動作中融入更多當地的元素,才能讓廣大群眾產生親切感,貼近自身的生活,展現更多的人文特色。
3.4合理選擇與設置音樂舞蹈
在一段表演性的舞蹈當中,音樂是靈魂,要順利地高水平的編排動作,音樂的輔助不可或缺。多年的應用實踐發(fā)現,在群文舞蹈表演中,只有確保舞蹈與音樂的契合度和協調性,才能讓作品達到一定的藝術水平,受到群眾的喜愛與支持。所以輔導人員在選擇音樂時要引起重視,跟隨當下音樂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了解和應用一些深受老百姓喜歡的音樂,同時突破對傳統(tǒng)音樂形式的束縛,融入戲曲、流行音樂甚至網絡音樂等等,為群眾編排配置不同的舞蹈表現形式,提高群眾的鑒賞力與節(jié)奏感,為今后更好地推廣群文舞蹈奠定基礎。
3.5充分考慮群眾的年齡層次特點
在群文舞蹈輔導的過程中發(fā)現,不同年齡階段的群眾有各自喜歡的舞蹈形式,比如很多年齡偏小的民眾更喜歡現代舞和拉丁舞等較為流行的舞蹈,而步入中年的群眾則喜歡廣場舞的活動,老年群眾更偏向輕柔音樂下的太極拳和舞劍等。由此可見,舞蹈輔導人員要結合群眾所處的不同年齡階段,為其選擇和輔導一些與之相適應的舞蹈形式,以調動其參與度,更好地發(fā)展基層群眾文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fā)展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群眾文化舞蹈藝術普及、教育和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輔導人員應高度重視,在考慮群眾年齡因素、思想因素、當地文化習俗等影響因素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我專業(yè)水平,選擇多樣化的音樂與形式,豐富舞蹈的內涵,增強其魅力,讓更多的民眾參與其中,更好的宣傳和推廣群眾文化。
參考文獻
[1]陳鳳.舞蹈輔導對基層群眾發(fā)展的意義及方式研究[J].戲劇之家,2018,2(9):245.
[2]谷蓉蓉.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fā)展的意義及途徑淺談[J].大眾文藝,2017,2(18):3-4.
[3]戚家忠.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fā)展的意義及方式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7,1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