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華
摘要:地下水防水工程是一項綜合性、實用性強的系統工程。在地下室施工中,必須控制防水工程的質量,防止出現滲漏、裂縫等隱患。施工質量和效率。 如果地下室有裂縫,再加上雨水的影響,可能會發生滲漏,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 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1.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1.1混凝土配合比優化
為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提高混凝土抵抗收縮應力的能力,實驗室應根據混凝土的設計強度和密封要求,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具體配合比不應大于0.55。例如,盡可能降低水灰比,摻入適量粉煤灰、減水劑和8%UHA復合膨脹混凝土防水劑,減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滲透性和效果 抗壓試驗,混凝土強度達100%合格率,抗滲等級達S12標準。 用混凝土泵輸送時,混凝土的坍落度應控制在14cm~18cm之間,合理選擇泵送劑或減水劑。
1.2混凝土集中拌制,保證混凝土澆注連續
為縮短混凝土澆灌時間,混凝土應集中拌制,如配備多臺攪拌機,連續拌制作業,不停澆灌,快速施工,保證混凝土整體性。
1.3混凝土澆筑工藝
混凝土的澆筑一般有3個選擇,一是全面分層,二是分段分層,三是斜向分層。且由于采用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較大,流動性較好,因此在施工時應嚴格振搗,避免出現振搗不密實和漏振的現象。在墻體澆筑方面,重點是以下幾個方面:①底板混凝土澆筑:針對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澆灌時易形成施工縫,因此應從底板一端兩側同時澆筑;澆筑間隔時間應嚴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時間內;為減少面層混凝土的收縮量,應采用二次振搗工藝;在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應對底板表面進行找平、抹實、壓光等 3次抹壓;初凝后鋪上塑料薄膜蓋上草袋,進行不少與14d的保溫養護,防水混凝土不宜過早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外界溫度不得超過15℃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縮和溫差引起裂縫。②外墻混凝土澆筑:地下室墻體分層澆筑500mm~600mm為一步,各層間隔時間不超過水泥的初凝時間;所有的鋼筋均按設計要求設置高標號砂漿墊塊,保證鋼筋的保護層;為了防止外墻混凝土干縮和溫差引起裂縫,在混凝土初凝后,墻頂蓋上草袋加強養護,養護14d后將外墻模板拆除。
2.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施工
2.1鋪貼前的準備工作
在鋪貼卷材前,將混凝土墊層表面和永久保護墻表面的渣土浮漿、雜物清理干凈,特別是凹凸不平處要抹平,使其表面平整;測試墊層混凝土的干燥率,控制在小于10%時再施工,確保墊層不得潮濕;含水率較大時采用液化氣噴槍吹火烘干。不得潮濕;一般現場檢查方法可用1m2的卷材平鋪基層上,2h后檢查接觸面,無結露即可。
2.2涂刷基層處理劑(膠粘劑)
涂刷膠粘劑時要均勻一致,不能反復涂刷,不能空白,其厚度2mm左右。
2.3防水卷材鋪貼要求
防水卷材施工隨混凝土墊層施工流水段進行,且遵循先附加層后立面,再平面的施工工序;平、立面處應交叉接縫接,縫應在底平面距立面不小于600mm 處;所有平、立面交界的陰陽角處均應鋪貼附加層,附加層應按加固處的形狀仔細粘貼緊密;底板墊層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鋪法或點粘法,立面應采用滿粘法鋪貼;遇沉降縫處,要留出沉降量,并采用點粘法鋪貼,陰陽角處要保持合理的弧度;卷材保護層施工時,謹防防水層受損害,卷材應錯茬接縫,上層卷材應蓋過下層卷材,且上下兩層卷材不可相互垂直鋪貼,并用蓋縫條或密封材料將接縫處密封,以防滲漏隱患。防水卷材鋪貼結束后,應盡快抹25mm 左右1:3水泥砂漿保護層;鋪貼在永久保護墻內側的防水卷材是外防內貼法,因此也應在其內側抹 15mm左右的 1:3水泥砂漿保護層。
3.細部防水工程的施工
3.1施工縫處理
施工縫也稱冷接縫,是防水薄弱環節之一。如施工縫的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還會造成混凝土裂縫及漏水,嚴重影響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須連續澆筑,不得留置施工縫,或人為造成施工縫;地下室外墻施工縫一般只允許留置水平施工縫,留置位置應高于底板不小于200mm的外墻上。施工縫澆筑時,應鋼絲板刷將接縫刷毛,清除浮漿,掃刷干凈,沖洗濕潤;然后在其表面鋪設30mm~50mm厚的1:1水泥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最后應及時澆注混凝土,并振搗密實。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須留置垂直施工縫時,垂直施工縫應留置在變形縫或后澆帶處。
3.2穿墻螺栓止水處理
混凝土墻板結構施工時,需要用對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墻板施工時,為了解決墻體穿墻螺栓遺留的滲水隱患,避免破壞混凝土結構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墻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環采用4mm厚的鋼板,直徑80mm,要求與栓滿焊牢固,外墻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鑿40mm深的缺口,用氣焊燒斷螺栓,用防水砂漿將缺口堵抹壓實,消除漏點達到防水目的。
3.3穿墻管道處理
高層建筑地下穿墻管道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應進行防水處理。首先,在澆筑混凝土結構前應在穿墻管道處預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環;穿墻管道與內墻角、凹凸部位的距離應大于250mm;當止水環數量按設計規定安裝穿管時,先將管道穿過預埋管件,并將位置找準,作臨時固定,然后一端穿墻管的封口鋼板應與墻上的預埋角鋼滿焊嚴密;最后從鋼板上預留的澆筑孔注入改性瀝青軟性密封材料或細石混凝土處理,且套管周圍澆筑的混凝土要振搗密實。
3.4變形縫處理
如變形縫一旦滲水,不僅會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還會導致工程環境惡化,影響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因此,應嚴格控制變形縫處的混凝土澆筑、止水帶的安裝防止固定,寬度的控制,填縫的處理,封縫的處理等施工工序,以確保工程不再滲水。其具體措施為:應清除變形縫內雜物,排干明水;將縫內兩側基面打鑿寬約80mm~100mm;選用特種水泥加氰凝材料攪拌細石混凝土,作基層封堵,在其上鋪設注漿層,即干鋪石子一層,后再于其上作與基層同樣封堵;注漿順序為先底扳后側墻,每根管注漿要求達到相鄰管內向上涌漿為止;注漿管底伸到干鋪石子注漿層底,在上層封堵材料凝固強度達到前,起到導排滲水、消除水頭壓力的作用;上層封堵材料強度已經達到,則從此預埋管口高壓注氰凝堵漏漿;最后按設計要求在變形璉上部槽內做柔性材料處理,完工后確認不再從管口滲水時,用氣焊燒平注漿管。
4.結語
在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每一個環節都要把控,如防水混凝土的施工、SBS改性瀝青卷材的施工、細部防水工程的施工等,都要認真施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地下室。泄漏性能達到預期效果,防止資源浪費。 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
參考文獻
[1]對高層住宅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研究[J]. 楊麗.河南建材. 2015(03).
[2]對于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的探討[J]. 葉慧偉.中華民居(下旬刊).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