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目的:對處方點評制度在臨床合理用藥中的作用進行探析。方法:我院門診于2020年8月開展處方點評制度,于實施前半年、實施后半年各選取1000張處方作為研究對象。對實施前后我院門診不合理用藥率、取藥效率進行對比。結果:實施后不合理用藥率低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門診患者等待時間、取藥時間短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開展處方點評制度,有利于提升臨床處方開具質量,降低不合理用藥率,提升患者取藥效率。
關鍵詞:處方點評制度;臨床合理用藥;取藥效率;不合理用藥率
醫院各科室在對患者開展治療的同時,需要依據醫師開具的處方進行用藥,處方的開具是建立在醫師了解和明確患者病情以及檢查結果的基礎上的一項治療依據[1-2]。藥師依據處方予以配藥、護士依據處方進行注射、患者則依據處方服藥,可見處方的規范和合理直接影響臨床用藥的合理性,若用藥不合理,則可導致患者后續治療、身心健康受到影響[3-4]。對此,我院開展處方點評制度,分析其在推動臨床合理用藥中的影響進行探討。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門診于2020年8月開展處方點評制度,于實施前半年、實施后半年各選取1000張處方作為研究對象。實施前1000張處方中,性別分布為591例男性以及409例女性,年齡為12-88(39.21±4.52)歲。實施后1000張處方中,性別分布為588例男性以及412例女性,年齡為13-89(40.10±4.65)歲。排除伴有精神障礙、交流障礙患者;排除過敏體質患者。實施前、實施后處方的患者基礎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3 方法
處方點評制度內容如下:
(1)建立處方點評系統
構建處方點評系統,并允許臨床醫師、藥師登錄系統,通過互相交流協作共同落實處方點評制度。
(2)初步開具處方
門診患者入院后,由臨床醫師依據患者病情開具處方,并將處方上傳至處方點評系統,由藥師對其合理性進行評價。
(3)藥師參與評估
通過處方點評系統由藥師對接收的處方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疾病類型、用藥情況等。同時從臨床診斷書全面性、單張處方藥品量種類、用法用量、給藥途徑、適應癥、重復給藥等幾個方面點評處方的合理性。對于診斷書不全面的處方,需及時反饋至臨床醫師,要求對其進行完善。單張處方要求藥物數量控制在5種以內。處方若存在給藥途徑缺乏合理性、適應癥模糊、重復給藥等情況,則通過系統反饋醫師對處方進行調整。
(4)效果評估
每個月月末對處方合理性進行評估,對存在的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具體原因。對出現不合理用藥的情況,及時追查原因,并對臨床醫師或藥師責任進行追究,提升臨床用藥安全性。
(5)方案調整
每個月月末完成效果評估后,組織臨床醫師以及藥師開展會議,對處方點評制度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及時補充和調整,使處方點評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進一步提升,保障臨床用藥合理性。
1.4 觀察指標
①不合理用藥率
記錄實施前、實施后出現診斷書不全面、藥品量過多、用法用量不適宜、給藥途徑不適宜、適應癥不適宜、重復給藥等不合理用藥的發生情況,并予以統計比較。
②取藥效率
記錄實施前、實施后患者等待時間、取藥時間,并予以比較。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以%和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采用“ ±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施前、實施后不合理用藥情況比較
實施后不合理用藥率低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實施前、實施后取藥效率比較
實施后門診患者等待時間、取藥時間短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關于不合理用藥,主要表現為診斷書不全面、藥品種類超過5種、用法用量不適宜、給藥途徑不適宜、適應癥不適宜、重復給藥等[5]。一般處方由臨床醫師開具,然而部分醫師自身專業素質不全面,導致處方開具過程中容易出現不合理用藥,降低了用藥安全性,對患者治療造成了不良影響[6-7]。
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醫院開始對用藥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加強重視,我院為此落實處方點評制度,結果顯示,實施后不合理用藥率低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認為,我院通過建立處方點評系統,為藥師以及臨床醫師的交流搭建了平臺,臨床醫師開具處方后經系統上傳由藥師參與點評,并對處方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反饋至醫師,由醫師對處方進行完善,確保用藥安全性[8-9]。同時每個月月末對用藥合理性進行評估,及時對處方點評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優化方案,實現用藥水平的持續性提升。我院研究得出,實施后門診患者等待時間、取藥時間短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開展處方點評制度,對提升患者用藥效率也有積極影響,分析認為,處方點評制度使藥師與醫師實現交流協作,優化了門診工作流程[10]。
綜上所述,開展處方點評制度,可有效提升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甄炬荃, 溫堅坤. 處方點評在臨床合理用藥中的作用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 2020, 27(5):149-151.
[2] 盧云武.門診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及合理用藥對策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58):173,178.
[3] 馮淚, 李文根. 處方點評在促進合理用藥持續改進中的作用分析[J]. 北方藥學, 2019, 16(1):194-195.
[4] 黃建芳,王富海,彭春梅, 等.某院小兒內科門診處方點評結果及其用藥合理性分析[J].抗感染藥學,2019,16(11):1856-1859.
[5] 楊薇,戈大春.某院2018年門診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及其合理用藥分析[J].抗感染藥學,2019,16(12):2073-2075.
[6] 任萌, 高藝, 虞慧娟. 我院門診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及合理用藥情況分析[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0, 5(6):128-130.
[7] 黃文英、陳威娜、林霏霏. 合理用藥軟件初篩結合人工點評在我院門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處方點評中的應用[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0, 13(34):146-148.
[8] 戴玉梅.處方點評對門診中成藥處方不合理用藥應用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35):102-103.
[9] 葛振華. 處方點評在提高醫院門診處方用藥合理性方面的應用價值[J]. 中國處方藥, 2019, 17(5):40-41.
[10] 李經緯. 門診處方點評對合理用藥各項指標情況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0, 13(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