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雙貴
摘要:高職教育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深化和系統化,即高職教育質量評價和質量監督。所謂高職教育質量評價和質量監督,就是以既定的質量標準為基礎,由高職教育活動根據教育效果做出價值判斷。本文主要介紹了高職院校內部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措施。研究結果表明,高職院校內部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措施對學習和教學質量起著關鍵作用。
關鍵詞:管理;教學;職業院校;精細化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規模不斷擴大,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也遇到了許多新的問題,如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教師專業發展與高校內部治理能力[1]。目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存在教學質量評價主體不完善、教學質量監督機制不完善、教學質量問題反饋和調整不到位等問題[2]。應從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和機制建設、教學質量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教學質量管理文化培養三個層面進一步優化和推進。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是教學管理的核心,是指導和控制教學過程和效果,促進教學效果達到人才培養方案既定要求的活動。并保證技術質量和技術人員的培養目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中存在著質量評價、質量反饋和質量監督等問題,亟待解決。
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以培養高素質技能為目的的教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在新工作場所的廣泛應用,對生產模式產生了革命性影響。隨著“機器替代”步伐的加快,一些傳統的技術技能職業正在被淘汰,而其他新的技術和技能職業正在迅速出現[3]。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對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細化管理在職業院校教學中提出重點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行業技術人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不斷優化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管理。也要求以科學合理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方法為保障,使人才培養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處于有效可控的狀態,并能全面推進技術人才技能培訓的實施。
一、精細化管理在職業院校中應用現狀
將質量、環境、社會責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精益生產體系整合,提高職業院校的可持續性,這可以幫助組織以結構化的方式提高公司的可持續性[7]。此外,介紹精益集成的可持續發展管理系統,該系統以合理使用資源和能源為基礎。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研究策略的針對性,尤其是對于地方高職院校教學精細化管理體系的構建,通過各種渠道對相關文獻進行檢查、分析和整理,了解前人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哪些問題已經解決,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從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實現新的思路。然而,目前關于地方職業教學精細化管理體系的文獻并不多。
二、精細化管理在職業院校中的實踐探索
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時代任務是,抓住全球產業發展和中國產業升級的新機遇,支持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服務地方經濟,促進就業發展。精細化管理提出,高職院校應與行業龍頭企業深入合作,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實施校企聯合培養和雙目標教育。面對工業企業發展時代的任務和協同教育的機制,進一步深化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確保工業企業和高等院校實踐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和產業對接效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一)加強高職院校對精細化管理的認知
高職院校精細化管理提高,以教師素質和標準體系為載體,以教學評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為手段的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法,有序的良性循環體系。通過提高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優化教學質量管理模式,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實施相應的優秀教師激勵機制,它能充分調動高職院校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提高專業教育教學水平,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有力手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它對教師專業發展有積極的影響。此外,許多高職院校還建立了智能校園綜合信息平臺,作為學生評價和教師監督的教學反饋系統。當前高校領導聽課、監督和評價教學、學生評價教學,很大程度上是對教師教學行為或表現的評價。
(二)加強并完善高職院校精細化管理體系
精細化管理體系是指在保證教育條件、教育過程和教育效果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內外學校的合作,全面保證教育質量的管理體系。教學質量評價不夠全面。為適應信息化發展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需要,教育部和省、市教委積極建設各類優質視頻開放課程、國家級優質資源共享課程、網絡開放課程等。課程豐富了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內容。隨著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深入,教學資源豐富,操作方式便捷,交互方式新穎,成為現階段教師和學生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在該平臺上,學生可以記錄簽到、討論、作業和閱讀學習等數據。
(三)提高高職院校精細化管理職能
高職院校精細化管理職能的建設必須滿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是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為基礎,以滿足專業和發展需要為質量目標。職業技能要求是質量標準,教育質量是圍繞職業培訓的核心設計的管理體系。二是以就業創業為導向,做好注冊策劃工作,并根據過程和監督結果,對教學設計及其各個環節進行優化。
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對規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教學質量管理是高職院校內部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教育監測和評價為手段。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公司的質量保證體系負責學校的質量保證活動,即以建立科學、合理、嚴格的規章制度為出發點,規范教育過程和活動;收集和處理教育信息。為了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在教育管理的各個方面對教育質量進行全面監督和保障。從外部看,外部質量體系主要由政府、社會和專業評價機構組成。
三、結語
本文從時代的需要和高職教育的特點出發,分析了精細化管理背景下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教學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和機制、人才隊伍建設和文化培養三個層面提出了一定的解決方案,但是具體的教學質量管理水平提升方案需要結合各學院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內容相對薄弱,需要進一步加強。
參考文獻
[1]沈薇.精細化管理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探索——以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1):69-71.
[2]王莉.職業院校教學精細化管理研究[J].長江叢刊,2020(08):138+143.
[3]陳萍.精細化管理在職業院校管理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職業,2019(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