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琴
摘要:如今,在教改浪潮的沖擊下,教育者的思想觀念得到了更新,逐漸認識到合作教學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也開始對合作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并將其應用于閱讀教學之中。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開了全面的分析,基于合作教學視角,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建議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小學語文教育也踏上了教改的征程。閱讀是語文的基礎內容,提升學生閱讀素養,是學好語文知識的前提。但從目前來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其教學模式存在著缺口,急需得到解決。基于此現象,筆者認為教師教學時應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
1.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1利于調動學習積極性
理解性思維是閱讀學習中必備的條件,但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常常生搬硬套的向學生灌輸知識,使得學生動腦機會較少,只能進行死記硬背。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必須符合當代教育的發展需要,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合作學習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學生學習中扮演引路人這一角色。教師除了需要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外,還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合作學習策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學習他人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能夠實現思維的碰撞,從而更好地把握閱讀內容,提升學習效率。由此可見,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1]。
1.2利于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新課標強調語文教育應遵循“核心素養”理念,因此,教師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成績,應利用語文學科的優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合作學習基于小組合作交流,這要求學生必須在小組中展現自我、表達自我,與小組成員保持良好的關系,從而在和小組成員的交流與溝通中獲取知識、拓展思維。小學生可以通過觀察他人、欣賞他人或接受他人的評價來獲取對自身語文閱讀能力的客觀認識,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
1.3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合作學習注重團隊的整體性,其探索結果是團隊力量的體現。合作學習具有問題指向性和學生意識主體性,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團隊協作,在小組成員的合作過程中,能充分表達自身觀點,并和小組成員進行意見交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團隊意識。
2.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的指向標,對各學科的教學方向具有引導性作用[2]。目前,在語文閱讀中,存在著教學目標不合理的現象,影響著其教改活動的運行。閱讀教學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一味地進行講述,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因為,每堂課的安排還不夠明確,教學過程的確定也沒有相對的標準,導致教師教學很隨意,不能讓學生理解閱讀的精髓,閱讀能力也就難以達到應有的水平。
2.2閱讀基礎不牢固
根據研究可知,教材是學生獲取閱讀資源的主要來源,缺乏閱讀拓展。受到長期的影響,會造成學生閱讀能力缺失。在課堂上教師只注重講解自己的理解,不能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思考。由于教師對閱讀沒有足夠重視,不能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一味追求考試成績,用大量作業和習題束縛學生。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地提高。
3.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3.1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推動合作學習
小學生不同于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心智不成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一直保持良好的狀態,時常出現走神現象。因此,教師應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征調整教學方案。教師應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制訂教學計劃,關注學生學習的需求及學習情況的掌握。為了在課堂上有效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方式,教師應從教學資源和內容出發,制訂讓小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理解并掌握知識點的教學計劃,發揮合作學習法的優勢。
3.2注重課堂節奏,保證合作學習發揮最大作用
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應留心觀察,掌握課堂節奏,進而進行有效指導。教師如果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只是一味地追求快速完成教學任務,可能會導致學生交流意見不統一或無法完成閱讀,從而不能到達預期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如果在課堂上安排的時間不合理,可能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時間交流討論,從而無法提升其思考能力,也無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注重把握課堂節奏,在語文閱讀教學時,讓學生在愉快自由的氛圍中展開激烈的討論,以此來完成合作學習。同時,教師也應注重自己在合作學習教學時扮演的角色,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引導,組織學生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也應意識到自己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在課堂上不必懼怕教師,并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閱讀討論[3]。
3.3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分層評價
在以往的評價中,教師時常利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無法得出有效的評價結果。因此,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方式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對學生的評價應具有層次性。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不同小組進行評價,讓其他小組學習優秀小組的優點,然后對各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評價,這樣能夠讓每位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學習他人的長處。對于學生的優點,教師應多加表揚,使學生樹立信心;對于學生的缺點,教師也應委婉指出,鼓勵學生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小組之間、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使小組了解團隊情況。在學生完成合作學習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引導學生反思和總結,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此同時,學生同過合作,最終取得成果,可提升其合作意識,認識到合作的意義,促使其在將來的發展中,善與參與團隊合作活動
結語: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具有現實意義。要想充分發揮其育人作用,教師應結合新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手段,創新合作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符合新時代教育需求,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8).
[2]李啟民.“自主互動”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自主互動學習”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
[3]李小剛.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放式教學法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