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關系到多個學科的學習,反映著一個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小學語文課程可謂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陣地,因此,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承擔起培養、發展學生閱讀能力的重任。筆者作為一名有著豐富語文教學經驗的小學教師,在本文中將從三個方面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閱讀教學,希望能為教育同行提供一些幫助。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興趣引導學生學習
如何激發出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首要出發點,語文教師應當積極調動多種因素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教師可以挖掘教材中的興趣點,以此為根據尋找相應的課外讀物,適當地向學生補充教材課文的時代背景等此類知識,這樣既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能讓學生的素質得到拓展;再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優質的讀物,諸如包含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傳遞積極教育意義的讀物,讓學生在閱讀中塑造優秀的人格、養成優秀的價值觀。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閱讀中的興趣點,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閱讀類型和閱讀文體,養成堅持閱讀的好習慣,將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起來??偟膩碚f,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時學習進度,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二)創新課堂上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閱讀課不同于尋常的語文課教學,需要教師采取新穎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選用優質的教學方式。我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每人都準備了一個積累本,把在閱讀中碰到的好詞好句和優秀段落記錄下來,并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讓學生在日常寫作中把積累的好詞好句運用到其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相關閱讀比賽,比如閱讀演講比賽、閱讀辯論比賽等,還可以通過詩歌朗誦等形式來鍛煉學生的朗誦技巧,加深學生在閱讀時的感情。除了上述措施外,教師還可以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教學設備,將機械生硬的閱讀轉化為聲形并茂的動態閱讀,在學生閱讀時向學生適當播放相應的故事短片等,以此提升學生閱讀的耐心和興趣。教師還應當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比如充分利用黑板報、走廊標語、教室讀書角等空間,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重視閱讀。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素質拓展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和家長往往會把閱讀當作任務強壓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和一定的閱讀時長,并且還會不定時檢查學生的閱讀成果,這樣的閱讀教學無異于給學生施壓,既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也不利于學生閱讀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師要轉變舊式的閱讀教學理念,不一昧追求閱讀的數量和市場,而是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切忌為學生制定閱讀的條條框框,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接受程度來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比如布置適當的教學任務、設置與閱讀內容相關的趣味問題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教授一定的閱讀技巧,比如根據情節發展將長篇文章劃分段落,敘事文章根據“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來掌握文章的邏輯進路,在閱讀時養成記錄思考的好習慣等等,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有效提升。
總的來說,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關乎其語言表達、理解和運用等多個方面,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不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當重視對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培養,筆者在本文中僅僅列舉了三點較為常見的閱讀教學策略,實際上,仍有諸多教學方法等待教師探索研究。筆者希望所有小學語文教師都能樹立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意識,擔負起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任,積極探索多種智慧型的教學策略,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試驗改善,切實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