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勇
摘 要:在分析煤礦智能化開采的演進及其特征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從事煤礦開采安全性方面的工作經驗,有側重點論述了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在高風險煤礦的創新發展要點,希望對于全面提升高風險煤礦的安全性采礦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煤礦開采;智能化開采;高風險煤礦;安全性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煤礦的智能化開采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也是對于全面提升高風險煤礦的開采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潮流。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們應從各方面充分發揮好信息技術的優勢,全面提升煤礦智能化開采水平,有效解決傳統煤礦開采中存在的問題,幫助煤礦企業更好地實現預期的經營目標。
1 煤礦智能化開采的演進及其特征
第一,在全面開展爆破開采環節中,大都是涉及到落煤、裝煤、運煤、支護、采空區處理等工序內容,在此階段中主要人工裝煤、運煤、爆破落煤等工作,總體的人力消耗比較大,井巷工程則是基礎設施,人員傷亡較為嚴重。
第二,在全面推廣機械化的開采過程中,大都是選擇煤機裝備來替代原本的人工勞動,能大大解放生產力。比如,選擇綜合機械化采煤的方式,主要涉及到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采煤機等類型。其中,主要生產要素則是煤機裝備,通過人工來進行煤機裝備的操作。這些設備的主要動力則是電力。在傳統的井巷工程基礎中,則電力設施建設不可或缺。
第三,在全面推廣智能化開采過程中,主要就是保障煤機裝備的智能化遠程控制,主要能有效實現無人化、少人化的操作方案,從而進一步全面降低煤礦人員傷亡率,特別適用于高風險煤礦的開采。在智能化系統中,智能系統、智能裝備以及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則是主要生產要素,系統中涉及到的大量的智能控制器、智能感知傳感器、數據采集設備、通信網絡、人工智能系統等內容,能有效推動煤礦開采中各個環節的智能化發展,充分展示出信息技術的優勢,并將其融入到煤礦生產的實踐環節中。
2 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在高風險煤礦的創新發展
2.1 從實際出發創新地質信息系統,實現探測技術裝備的逐步完善
結合煤礦開采的實際情況,只有保障高質量的地質信息,方可以全面有效應對高風險煤礦的開采要求,保障實現預期的煤礦開采的安全性。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從細節出發全面掌握煤礦地質信息的內容,保障實現地質信息的整合和優化,為今后的智能化開采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需要進行地質數據資料的自動化采集以及獲取,通過先進設備來開展高質量的采集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有效保障滿足構建四維動態模型,這樣能從多角度來積極構建多源礦井四維GIS云平臺,實現良好的三位電子圖管理要求,滿足智能化煤礦開采的要求。結合地質數據的共享情況,應配置相應的軟件系統,實現高效工作模式。當前還需要結合實際來進行實現體系創新,實現礦井信息的自動更新。一是,重視全面構建礦井4D云GIS平臺,充分利用好平臺優勢,能全面實現礦井GIS圖件、生產數據、地質地震資料的一體化處理,全面保障充分滿足大數據技術背景下的數據共享服務要求,有效能借助于移動客戶端來開展高質量的礦圖管理工作;二是,通過全數字高密度三維地震數據采集技術的逐步完善,保障能符合礦井的實際情況來實現物探水平全面提升,并從實際需求來全面保障鉆孔巖性探測技術的推廣,開展高質量的3D地震數據采集技術。
2.2 不斷提升平臺核心功能,充分保障數據支撐
在構建煤礦安全生產管控一體化平臺的過程中,能充分利用好智能化集成技術,不僅順利實現預期的調度工作,還應滿足控制任務要求,全面保障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問題,也是智能化系統的關鍵內容。在集成平臺中,能有效實現各分支系統監控點的視頻流、數據流和信息流的有效匯聚,便于滿足相應各個礦區的子系統的對接,有效實現運行控制和安全生產管理緊密結合。在相應的工業標準規范要求下,集成了大數據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統、工業軟件等,滿足實現符合高風險煤礦中多元數據融合、數據智能化采集、生產智能控制、決策智能化管理、信息發布、聯動報警以及移動互聯等作用。
2.3 智能化工作面設計的關鍵技術
在全面推動智能化開采的實踐中,應重點落實好井下設備的運行狀態、位置信息以及姿態測量等工作。從這個角度來看,應保障能獲取高清視頻井下圖像,能有效實現三維成像技術,快速而準確地判定綜采設備的實時動態化信息。借助于工作面三維成像技術的快速發展,能全面從整體上掌握具體的實時開采情況,大都是通過先進的三維激光掃描來實現。考慮到煤礦工作面的特殊情況,大都是呈現出高粉塵濃度且光線亮度有限等情況,則應具備相應的配置低亮度感光元件、防塵鏡頭等,一般來說,這里主要選擇CCD元件的感光元件。在實踐應用中,考慮到井下的GPS信號較弱,難以保障精確定位的要求,大都是選擇慣性導航來實現綜采工作面的定位工作。
2.4 無人化運輸
針對煤礦井下的運輸方面的問題,為了從全面提升安全性的角度出發,重點應用人為因素、設備缺陷等角度進行分析,并能實現優化運輸設備的調度工作,保障滿足預期的設備運輸效果。無人駕駛技術則是未來的發展必然趨勢,能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也有利于全面保障設備的更新發展。結合調度的實際情況,應保障井下運輸裝備的合理化配置,全面借助于智能化技術的優勢,實現更高層次的穩定性、安全性的要求。通過在傳輸方案的智能化設計,實現調度系統的進一步優化,通過精確分析的數據資料,全面開展無人化運輸工作,同時,這種方案也能有效降低物資損耗的問題。
3 結語
綜上所受,結合當前的煤礦智能化開采工作的實際情況,在較為全面論述了煤礦智能化開采的演進及其特征的基礎上,重點落實了如何充分融入信息技術的優勢,積極開展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裝備的研發,這樣方可以全面有效提升高風險煤礦的開采安全性,幫助煤礦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郅富標. 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采煤機與液壓支架協同控制技術應用研究[J]. 煤礦機械, 2021年第2期:177-180.
[2] 王高建. 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無人高效開采技術應用研究[J]. 煤礦機械, 2021年第3期:141-144.
[3] 馮星. 智能化綜采采煤機滾筒截割干涉監測系統的設計[J]. 機械管理開發, 2021年第4期:264-26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