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寬 考思雨
摘要:給排水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質量和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在施工過程中,要科學制定給排水施工方案,嚴格控制施工質量,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解決建設項目存在的問題。滲水問題保證了建設工程的質量。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和實踐經驗,從建筑給排水工程滲漏的原因、建筑給排水滲漏的防治、建筑給排水施工中的滲漏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 ;給排水施工滲漏問題措施
現代人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更高,這給建筑的排水系統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人們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越來越重視給排水系統的建設,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進。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整體質量不是很滿意。主要問題是泄漏。文章將討論這個問題。
1.建筑給排水工程中滲漏的原因
1.1材料問題
1.1.1給排水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管道、彎頭、各種閥門,使用劣質產品往往埋下隱患,為日后的滲漏埋下隱患。在建材采購過程中,沒有合理的管控機制,大量不合格產品進入施工過程。在運輸過程中,沒有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造成材料損壞和破裂。這些有問題的建筑材料被用于建筑給排水的施工。雖然當時沒有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材料質量很差。該產品會導致給排水系統泄漏。
1.1.2給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現場非常混亂,管道在搬運和吊裝過程中經常因碰撞和劃傷而出現缺陷,導致建筑材料質量下降。這就需要加強現場施工管理,加強各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對各環節所用材料進行質量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2 施工方面的原因
1.2.1 施工人員專業技術不到位
建筑給排水工程的一線施工人員大部分都是招收的民工,沒有經過專門的崗前培訓就直接上崗作業,由于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1.2.2 由管道穿越混凝土板面的預留洞所產生的滲漏問題由這種原因導致的給排水系統滲漏是相對比較常見的。混凝土樓板的膨脹系數和管道的膨脹系數有很大差異,就會產生裂縫,如果樓面的預留洞沒有套管,就會造成滲漏。即使樓板有套管,但是套管周圍沒有被混凝土固定牢固,混凝土凝固過程中產生裂紋,同樣會產生滲漏。
1.3 施工管理不到位導致的滲漏問題
在給排水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也可能出現滲漏問題。土木工程和安裝專業在施工過程中各司其職。沒有技術質量保證措施,沒有留孔程序,施工中缺乏相應的安裝工程專業人才,對施工技術缺乏深入了解,給排水工程安裝管理只停留在表面,部分施工人員質量意識薄弱,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部分施工人員是臨時農民工,給排水施工作業難度較大,施工管理不到位,造成不少給排水漏水問題。水電安裝專業人員預留孔位時預留孔位沒有固定模板,預留孔位位置不允許有嚴重移動。另外,部分施工人員在填孔時,所用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等部分施工人員覺得填充部分是次要部分,混凝土強度不足影響不大關于項目的質量。最終,防水工程完成后,地面排水坡度和坡度都在下降,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如果進行返工,新舊重疊難處理,施工管理不到位,增加了滲漏的概率。
2 建筑給排水滲漏的預防及控制
2.1 做好管道施工圖紙的會審工作給排水工程在施工之前要先進行圖紙設計,圖紙交付施工人員之前要經過審查,施工人員拿到圖紙之后要仔細研讀,看圖紙是否與實際相符合,如發現不妥之處要立即和建筑工程的其他施工人員進行溝通協調。特別要注意浴室等排水管道相對較多的位置,對標高、坡度進行檢查,然后協調設計部門、施工部門以及建立單位對圖紙進行聯合審查,對圖紙有爭議的部分,各部門一起協商解決。
2.2 管道材料的選擇現在市場中的管道材料規格眾多,質量也各有高低。為了防止購進不合格產品,在材料的采購過程中一定要精挑細選,材料經過驗收之后才能夠入庫。在施工過程中,對使用的材料進行復檢,確保外觀完好,無破損、砂眼問題,強化現場監督,以免發生偷工減料。
2.3 對于管道接口處不密實引起滲漏的質量控制管道連接部位結合不緊密往往是由于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沒有對管道口認真的結合。為了保證結合處連接緊密,首先要保證管道切割面的平整以及插入深度要合適。保持管道表面的清潔,對污漬、泥沙在粘合前要進行清理。粘合劑涂抹要均勻,下個工序必須在粘合劑干燥之后才可以進行。
2.4 配水點的接駁件與墻體的固定措施給排水管道往往由于固定不牢固而產生松動,從而導致管道接口松動,產生滲漏。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加強配水點的管道和墻壁的固定措施。固定墻壁內部的給水配件,然后用支架將給水管道固定在墻壁之上。
2.5 水壓試驗控制給排水工程施工完畢以后,為了檢查其工程質量,往往要進行水壓試驗。根據管道材料的不同,有兩種壓力檢測方法:第一,符合材料或者金屬材料的給水管道,水壓試驗十分鐘之后,壓力降應該小于 0.02 兆帕,然后將壓力調整為正常值后進行檢測,看有無漏水現象。第二,聚氯乙烯硬塑料管應該進行不低于一小時的試驗壓力測試,壓力降必須小于 0.05 兆帕,然后保持正常壓力的 1.15 倍測試兩個小時,此時壓力降必須低于 0.03 兆帕,觀察各個接口有無滲漏現象。應該分階段對給排水工程的管道進行壓力試驗,只有通過壓力試驗之后,才可以將隱蔽管道盡行隱蔽作業。
3結束語
對于建筑給排水工程中的滲漏問題,施工技術人員應綜合考慮管材、環境等因素,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避免各種質量問題的出現。 對于存在滲漏問題的管道,應及時采取修復技術,保證給排水管道的正常使用。
參考文獻
[1]趙鋰.住宅建筑給水排水設計[J].給水排水,2000(7).
[2]王林峰.建筑給排水施工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