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契約文書研究》,系“中國法律史學文叢”之一,王斐弘著,520頁,43.2萬字,商務印書館館2021年9月出版。
敦煌法學是敦煌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敦煌法學主要研究對象之一的敦煌契約文書,廣涉借貸契、買賣契(包括一般買賣、土地交易)、租佃契、雇工契、養男立嗣契和放妻書、放良書、分書和遺書,可稱為“敦煌五契四書”。
本書是集中、系統、深入研究敦煌契約文書的著述之一。通過這些隱含于民間的民間規則,再現中古時代廣闊的生活景象,且以法學的視角,闡釋“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的中國傳統,梳理刪繁就簡、追求實質公正的制度安排,剖析情、理、法融會的公平正義,進而揭示中國古代私意合約至上、誠實守信的契約精髓,以及“民有私約如律令”的一貫立場。
本書探賾索隱,返本開新,通過還原敦煌契約事實,經由價值評說,側重以文化分析的方法對接契約文書背后博大精深的思想傳統,悉心發掘蘊涵其中的文化根脈,深植本土,參諸域外,以“盡精微”而“致廣大”,力求存其真、挈其要、發其微,讓彌足珍貴的敦煌契約文書,再度綻放璀璨的文化光芒。
本書作者王斐弘,甘肅天水人,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教授、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法學學科組專家,蘭州大學敦煌法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敦煌法學、程序法學與中西文化哲學的研究。已出版《敦煌法論》《中國程序法論稿》和“中西哲思之源文叢”四卷本《文明的源起》《儒宗正源》《治法與治道》《治術與權謀》。在《敦煌研究》《現代法學》《法學評論》《讀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獲得省級及其他多項學術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