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敏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13年開始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呈現新常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經濟增長速度的轉換、產業結構調整、驅動要素的轉變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要進一步就業指導,解決企業用工需求,創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模式,優化社保政策,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
引言
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時候,提出中國正處于重要戰略時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中國經濟階段特點,適應新常態。經濟新常態指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穩定增長,經濟增長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經濟驅動力從要素、投資轉向創新驅動,在國際稅收、產業驅動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城鄉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消費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三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經濟新常態的提出,客觀方面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的變化,也凸顯了中國政府應對國內外復雜形勢,穩定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1]。經濟新常態呈現新的特點,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必須適應經濟新常態,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各項工作,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撐。
1.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
1.1人才市場供需矛盾大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要素驅動對創新人才、知識人才需求不斷擴大,企業逐漸知識型、科技型方向發展,對勞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較大。我國大部分勞動者的文化層次低、專業水平和技能比較弱,大部分勞動者的年齡偏大,不符合企業用工需求,無法滿足產業轉型升級要求,勞動者只能從事低端制造業,無法滿足工業智造、科技金融、汽車等技術密集型產業需求,導致人才市場供需矛盾大。其次,我國人力資源供需矛盾呈現地域差異,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900萬人,北上廣深成為大學生擇業的首選,大城市人多、競爭多,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和技術,缺乏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很多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局面。
1.2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落后
人力資源管理是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勞動者技能的關鍵,然而長期依賴,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落后,未建立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大部分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停留在人事管理階段,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往往通過考勤、績效考核、工資分配、工作管理制度等方面約束員工,側重規章制度的制定[2]。很多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未系統學習過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和技術,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落后,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人力資管理要求。
1.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水平低
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社會各個領域,改變了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逐漸形成了線上線下結合工作方式。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工作信息化水平比較低,雖然各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開通了官方網站,但是網站信息更新速度慢,內容相對單一,無法滿足勞動者對社會保障等政策、信息方面的需求。
2.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創新路徑
2.1加強人才市場的就業指導,解決人才供需矛盾
針對企業用工難、大學生與農民工就業難等供需矛盾,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加強人才市場的就業指導。第一,社保局發揮溝通橋梁的作用,了解企業與勞動者的需求,打破過去勞動者與企業信息溝通障礙,做好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需求匹配,讓勞動者了解企業需求,引導勞動者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其次,地方政策要發揮政策優勢,通過一系列方式增強地方人才吸引力,緩解地區技術人才、知識型人才緊張局面,提高區域就業市場吸引力。人才是的地區經濟發展第一驅動力,各地政府為了吸引人才落地,紛紛出臺人才引進政策[3]。杭州市對高學歷畢業生給予生活補貼、租房補貼、購房補貼,解決大學生畢業后的購房、租房等問題。南京市推出人才落戶、租房補助、購房補助、創業補助以及求職面試補助,外地應屆畢業生到南京面試發放1000元面試補貼。
2.2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企事業單位必須轉變過去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建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將人力資源管理列為企業戰略管理的一部分。基于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勞動力市場變化,及時調整人力資源管理目標,建立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將期權、股權等現代激勵機制引入到人力資管理環節,豐富企事業單位的人才激勵形式,滿足高端人才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從而幫助企事業留住優秀的人才。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定期發布社保新資訊、社保政策、勞動法等相關知識,保障勞動者的切身利益,更好的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
2.3加快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設
社保局要加快信息化建設,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在線上辦理社保等相關業務,而且通過信息技術,建立企業與勞動者溝通的平臺。社保局進一步優化官方網站,豐富網站內容,增加企業招聘、求職面試等其他板塊內容,定期發布企業招聘信息和求職信息,增加企業招聘和求職面試渠道,結合企業需求,可以為企業推送人才,解決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其次,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社保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信息共享,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還可以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對社保信息進行查漏補缺,進一步完善社保信息,提高社保局工作效率。
結束語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對推動社會經濟產業轉型升級、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新經濟形勢下,對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必須與時俱進,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方敏. 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思考[J]. 中國商論,2020(11):104-105.
[2]李靈會. 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思考[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5):66-67.
[3]蘇恒志. 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探究[J]. 管理學家,2020(2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