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馬鈴薯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推廣,成為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因此馬鈴薯的產量直接關乎著中國農業經濟水平的增長。但是馬鈴薯在種植過程存在種植不整齊、易缺苗、薯塊大小不均勻等問題,扦插密度是關乎馬鈴薯產量以及品質的關鍵問題。因此本綜述通過對馬鈴薯不同扦插密度的探究,討論其對馬鈴薯主莖數、結薯數、大中薯率及小薯率等生長情況的影響,以供相關研究人員參考。
關鍵詞:不同扦插密度;馬鈴薯生長
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的感染,造成植株矮小、莖稈細弱、果實低產等現象,因此在種植時通常將馬鈴薯脫毒后的試管苗經過扦插培育然后進行種植,扦插密度成為決定馬鈴薯生長情況的關鍵因素,所以選擇合適的扦插密度是馬鈴薯種植過程中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1.馬鈴薯扦插技術要點
莖尖扦插技術是將脫毒試管苗培育出原原薯的一種生產技術,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
1.1扦插前的操作
1.1.1繁殖網室的構建
對于網室的構建主要根據場地的大小決定,一般情況下長30m以上,寬4.5-6m,高2.2-2.8m,需要在上面覆蓋防蟲網,主要是防止攜帶馬鈴薯病毒的蚜蟲進入;還可以在上面覆蓋塑料薄膜或者是遮陽網,以防暴雨或者是暴曬對于馬鈴薯幼苗的侵害。在網室內留出一定寬度的走道,人員進入時要嚴格的進行消毒,防止攜帶馬鈴薯病毒對網室污染[1]。
1.1.2基質的準備
通常情況下用于馬鈴薯無毒試管苗網室繁殖的基質為珍珠巖、炭渣、河沙、鋸木、粗糠、蛭石等;其中河沙由于便宜為繁殖馬鈴薯原原種最常用的基質,但是易漬水,易死苗;其次是珍珠巖;最好的基質是蛭石,其蓬松且無病菌,但是成本過高。馬鈴薯原原種培育所用基質PH值通常在6-7之間,如果酸堿度過高都需要進行調整。
1.1.3網室消毒
網室內的馬鈴薯每收完一茬薯種需要消毒一次,對于地下除蟲,通常使用抗蚜威滅蚜;在室內使用一定濃度的高錳酸鉀稀釋液消毒。
1.1.4基質滅菌
假設使用河沙作為基質,在繁殖苗床內放入20-30cm厚度的河沙,然后用0.3%的甲醛溶液灌注,用塑料薄膜覆蓋8d,每隔3d放風1次,每次1.5小時,然后揭膜后用于扦插馬鈴薯苗;假設使用蛭石作為基質,無需經過消毒即可使用[2]。
2.2扦插中的操作
將無毒試管苗的莖尖泡在清水之中,如果苗老可以采用3-5mg/kg的赤霉素浸泡5min后再進行扦插;扦插時首先在澆水的地面上用筷子插出不同深度的小洞,然后設計不同的扦插密度進行扦插;之后將莖尖的一個節放在洞里,另一節露在基質上面;在扦插后輕按基質,用小水滴澆灌后用塑料薄膜覆蓋,10d后揭開塑料膜,在扦插時網室內最好保持25。C左右。
2.3扦插后的操作
2.3.1澆水
扦插后要保持較高的濕度,每天用灑水壺噴灑6-8次水,防止馬鈴薯苗枯萎;一般情況下冬天15d后馬鈴薯開始生根長新葉,夏季時間較短,一般為5d左右;在扦插后15d每隔3d澆水1次,要完全澆透,通常情況下陰雨天不澆水,基質上部不干不澆水,在收獲前2-3周內停止澆水。
2.3.2防治病蟲害
對于馬鈴薯病害防治,在發病前每隔7d進行1次,連續噴2次,用1000-1500倍液甲霜靈錳鋅噴霧預防;在發病后每隔7d進行1次,連續噴3次左右,用800-1000倍液甲霜靈錳鋅噴霧或者1:1:200倍的波爾多液進行防治。對于馬鈴薯危害的害蟲主要有蚜蟲、白粉虱、螨類以及地老虎等。對于螨類可以用800倍三氯殺螨醇防治;對于白粉虱可用敵敵畏1000倍稀釋液加溴氰菊酯3000倍稀釋液噴霧進行防治。
2.3.3追肥
在扦插15d左右開始追肥,每周施肥2次,此時肥料的配置為(N:P:K=15:15:15三元復合肥50g+水20kg),每平方米施加2-3kg,施加后用水霧洗葉,以葉片滴水為準;然后30左右進行二次追肥,每周施肥1次,此時肥料配置為(N:P:K=15:15:15三元復合肥60g+水20kg+普鈣5g+硫酸鉀5g),每平方米施加2-3kg,施加后用水霧洗葉,以葉片滴水為準;在收獲前2-3周內停止追肥。
3.不同扦插密度對馬鈴薯的影響
3.1不同扦插密度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據相關研究表明,合理的扦插密度有利于馬鈴薯更好的進行生長資源的分配,包括光照、水分、二氧化碳濃度、施肥效應等等;不同的扦插密度對于馬鈴薯的生長壓力影響不同,合理的密度能夠合理的結構,提高光能、空間利用率,充分利用生產力,促進單株發展良好,可以協調單株產量和基礎產量。研究數據顯示,在扦插距離14cm的行距下,扦插密度越高,產量越高,在密度121205株/hm-2時最大產量為4.38kg/m2;在21cm、24cm的行距下,扦插密度與產量仍呈正相關,分別在在扦插密度121205株/hm-2時最大產量為4.26kg/m2以及4.15kg/m2。
4.小結
綜上所述,馬鈴薯作為一種常見的農作產品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種植,但是其種植時的影響因素較多,需要綜合進行考慮。在對馬鈴薯無毒莖尖進行扦插時要合理的選擇扦插密度,最大限度的保證種植出的馬鈴薯產量最大、品質最高且無病蟲害干擾,這依靠我們每一位農業工作者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黃明舉. 不同栽培密度對馬鈴薯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 現代農業科技, 2019, No.750(16):72+74.
[2]朱長安. 不同扦插密度對脫毒馬鈴薯產量的影響[J]. 現代農業科技, 2018, 728(18):57-58.
[3]石喬龍, 石金芝, 劉松琴,等. 馬鈴薯組織培養苗扦插栽培不同肥料品種施用效果研究[J]. 現代農業科技, 2017, 000(010):80,84.
[4]淳俊, 桑有順, 陳濤,等. 馬鈴薯原原種基質栽培的扦插密度試驗[J]. 四川農業科技, 2017, 000(002):10-11.
作者簡介:李肖男(1998.10)男,漢族,黑龍江省雞西市,本科,園藝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