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
摘要:數學繪本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豐富的生活情境、精美的圖畫和趣味化的情節,緊緊地抓住兒童的天性,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把數學繪本融入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給數學穿上一件童話的外衣,讓學生感受童話的魅力,感受數學繪本的魅力,在耐人尋味的故事中輕松學習數學知識。
關鍵詞:繪本;數學;童話
當今,家長們都已認識到圖文并茂的繪本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單純的閱讀遠遠達不到繪本的目的,要讓繪本教學走進我們的校園、走進我們的課堂。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其以形象思維為主,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他們更愿意在故事中學、在玩中學。我們要把數學變得像童話那樣,讓學生喜愛、神往、渴望去一探究竟。
數學繪本就是講有關數學知識的故事,它以豐富優美的圖畫、樸實無華的文字、生動有趣的故事,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歡。它的圖畫精美而活潑,看起來就是一本本美麗的圖畫書,實則講述了一個個十分枯燥的數學內容;它的語言輕松有趣,卻在輕松中告訴孩子生活中數學是需要嚴謹對待的事;它的故事童趣化,卻在生動的故事情節中讓孩子們發現數學是科學的、有規律的。這正是數學繪本帶給我們豐富而又多變的感受。一本好的數學繪本,能帶著孩子走進他們向往的童話世界,叫醒孩子的眼睛、嘴巴、耳朵,讓孩子愿意去看、去聽、去說、去思考,打開孩子的心扉,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學習數學繪本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從中積累不少的畫圖知識,并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使自己的創新能力與想象力得到充分發展,為孩子的快樂學習創造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那么,如何讓數學繪本有效地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呢?
一、展示數學繪本,享受數學繪本,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課堂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枯燥的,大部分學生的識字量不足,語言理解能力也不強,一旦出現較為抽象的數式以及大段的文字敘述,學生則不能靜心地閱讀、認真地思考。然而,數學繪本有著貼近學生認知水平與生活經驗的故事情境,圖文并茂的繪本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地將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縮短。我們每個假期都會給學生進行數學繪本的好書推薦,帶領孩子們進入神奇的數學世界。美國圖書館學家姆亞說:“兒童從圖畫和故事中所獲得的印象是永恒不滅的。”優秀的數學繪本對兒童閱讀習慣的養成和數學知識的理解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力,能使兒童通過對畫面的感知而受到文學的熏陶和思維的啟發,激發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所以,在數學課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展示相關的繪本,讓學生享受其中的故事,享受數學繪本所帶來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分類”的時候,我讓孩子們看數學繪本《外婆的紐扣寶盒》,各式各樣美麗的紐扣,有的是按顏色裝的,有的是按款式裝的,還有的是按大小裝的……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孩子很自然地就能夠理解如何來分類。在學習“位置”的時候,我讓孩子們看數學繪本《賓果找骨頭》。小賓果把骨頭埋在花園里的什么地方呢?同學們在爭先恐后的描述中就掌握了關于位置的知識:在××的下面,在××的左面,在××的右面……在學習“加與減”的時候,我讓孩子們看繪本《甜甜的糖果屋》,在購買糖果的過程中,去感受加與減的方法。
二、走進數學繪本中,在故事里身臨其境地學習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繪本教學能夠抓住學生這一愛好,在故事中不斷發現數學問題,并學會思考、解決問題。一本好的數學繪本,能叫醒孩子的眼睛、嘴巴、耳朵,還能打開孩子的心扉。例如,一年級學生在學習“比較”時,可以利用繪本《讓誰先吃好呢?》引入: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得到了一個紅通通、香噴噴的大桃子,小動物們都忍不住流口水,想先吃上一口,讓誰先吃好呢?繪本把學生帶入這個童話情境中,很多同學就會給小動物們想辦法,比身高、比體重、比誰跑得快……自然而然地,我們就引入新課的“比較”內容,教會同學們比身高、比大小、比體重的方法。再如,數學繪本《我的一天》是一篇消防員叔叔描述自己一天24小時內實施救助行動的執勤日志,通過講述消防員一天忙碌而充實的生活,把學生帶入故事中,這里的每位學生都是一位小消防員,體會時間對他們來說的重要性,必須分秒必爭。故事從早上8時交接班的時候開始,引導學生觀察鐘面的時針和分針,認讀時刻,把時間日常化:消防員叔叔什么時間接到電話?什么時間到達事故現場?什么時間完成救助?什么時間才吃上午飯?從上次救助到這一次出警中間間隔了多長時間?讓學生在不同的時間里,身臨其境地參與一次次緊張的救助,從而能更有效地掌握一天的24時及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這樣有助于孩子理解抽象的時間概念,深刻感受到時間的重要性,體會到消防員工作的艱辛與忙碌。
三、升華數學繪本,在角色表演中自主探索
在閱讀過數學繪本之后,我們可以把繪本中的某一段故事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探索知識。用美國教育學家蘇娜·丹戴克的話來說,就是:“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讓學生嘗試去演繪本,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各小組成員表演數學繪本中的故事,親身體驗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情感、思維、經歷,讓學生從不一樣的角度去體驗和感悟數學。
例如,在學習“里程表”這節課時,里程表中的讀數、里程數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對家中水表、電表、汽車里程表這些數據沒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有的同學甚至是零認知。如果只是把這些概念提出來,學生很難弄懂。于是,我就讓同學們模擬數學繪本《爸爸和我的旅行》的情境,在課堂上開啟旅行模式。假期里,我和爸爸開車去美麗的大都市上海,從六安出發,觀察汽車里程表的數字并記錄,到了合肥,汽車里程表上的數字發生了變化,這時,小主人公就產生了疑問:六安到合肥到底有多遠呢?經過南京、無錫、蘇州……汽車里程表上的數字在不斷地變化,每個城市之間的距離又是多遠呢?到達目的地一共行駛了多少公里?爸爸開了六小時的車,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公里?一個又一個問題在學生的表演過程中被挖掘出來,大家一起交流、討論,樂在其中。整節課別開生面,學生們把自己融入了繪本,把數學融入了生活,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自主體驗并收獲了知識。所以說,數學繪本是一把打開數學大門的鑰匙,它把學生帶入了這個神奇的世界,求知的欲望推動著孩子們去探索門后的世界!
四、嘗試創作數學繪本,培養數學思維和想象力
在嘗試了數學繪本教學后,我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這種模式,課堂上95%的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爭先恐后地發言,沉浸在故事之中,紛紛表示將數學繪本融入課堂教學中,自己更愿意去學。確實,數學繪本有這樣的魔力,它讓數學走進了童話的世界,吸引著孩子們去探險、去發現,它無聲無息地滋潤孩子成長,啟迪孩子的智慧,悄悄地打開了孩子的思維之門。
例如,在學習了《一天的時間》之后,很多同學都感慨時間的珍貴,要珍惜每天的光陰,做好每一件事情,還要多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受到孩子們語言的啟發,我就詢問:“你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呢?每一段時間你是怎么安排的呢?”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小手,都想把自己的一天描述出來。于是,我就布置以“我的一天”為主題進行繪本創作,把自己一天豐富多彩的生活用繪本展示給大家。孩子們熱情高漲,第二天紛紛帶來了自己的繪本創作。課堂上,每個學生結合繪本生動地描述了自己的一天,真是精彩紛呈!
孩子們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用畫筆記錄了自己快樂的一天,他們的作品,有的色彩明亮,有的簡潔生動,有的如同連環畫一般,結合鐘面完整地呈現了他們一天的快樂生活,真好!
繪本是孩子的第一本書,也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書,它在潛移默化中滋潤孩子的心田。數學繪本為孩子打開了童話的世界,把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均蘊藏于童話故事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將數學繪本靈活地運用于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讓學生收獲到數學閱讀的快樂,在故事中自然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并愛上數學。這對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是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劉娜.兒童化的數學,童話般的課堂:《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探索[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7(03).
(責任編輯:呂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