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天祺
摘要:提好一個問題是對學生的所學知識、學習效果、數學思維等,比較形象化的體現,在低學段對學生積極主動引導,可以提高學生提問題的水準。文章內容關鍵緊緊圍繞怎樣對學生開展積極主動引導,便于塑造敢問會問善問的學生進行研究,詳盡論述了引導學生自主審題,提取有效數學信息,初步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及合作交流,完善問題內容;及時肯定學生,增強提問信心等科學研究引導方式。
關鍵詞:小學生低年級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育方法
在具體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有相同的疑惑,當向學生提出“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時,學生通常不清楚該如何提出一個問題,或是提出的問題價值較低,乃至提出的并不是數學問題。這就表明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并不是自發性產生的,而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慢慢產生的。因而,在教學課堂中,教師不但要協助學生處理現有的數學問題,更要高度重視引導學生提出有使用價值的數學問題。塑造學生提問能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自覺性,同時又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掘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能夠在學生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明顯增強。
一、引導學生自主審題,提取有效數學信息,初步提出數學問題
愛問是善思的前提條件,會問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品質的關鍵驅動力,為了更好地塑造學生提問的方法,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認真審題,讀懂題意,協助學生完成從愛問到會問的提升。在教學環節中,教師不但要給學生創造有趣合理的數學情境,還需要教會學生如何提出有效的數學問題,更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的數學問題。
比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26頁第8題:松樹16棵,柳樹9棵,楊樹5棵。(1)松樹比柳樹多幾棵?(2)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生在解答問題(2)出現困惑,不知如何提問。首先選擇有效的數學信息是提出準確問題的關鍵。教師可引導學生模仿問題(1),選擇其中兩種樹來提問,圍繞比多少來提出問題;也可以選擇三種樹,提問題求總數。在開展“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環節中,教師為學生動手示范運用簡易的小紙條和釘子做角的實體模型,并能夠隨時隨地調節角的一條邊,那樣能夠使學生形象化地了解斜角、鈍角等定義。教師還需要與學生互相溝通交流角的大小,引導學生從實體模型的轉變下手多方面思索,從這當中提煉相關角與邊長的不一樣信息內容,使學生結合實際產生疑問,進而提出不一樣的問題,如“除開選用重合的方法對比角的大小,有沒有其他什么方式?”“如果兩個邊重疊了,那是什么角?”等。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及合作交流,完善問題內容
小學生以具體思維為主導,教師應該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獨立思考、提出問題。教師塑造學生的提問能力,不但要讓學生敢問,還需要讓學生會問,問對問題。教師緊緊圍繞教材內容精心策劃活動,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興趣小組,一同對數學信息開展發掘,使學生發覺實際的問題,小組交流活動中,體會一道題目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以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而且,在互相溝通交流中,學生個人的略顯稚嫩粗糙、不完善的問題會越來越完善健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例如,在“1~5的認識和加減法 ”時,教師先提問:“如果讓你計算3+2,你會用什么方式計算?”。這既讓學生展現了解題思路,又可以讓學生從教師的提問中培養用心讀題的習慣,把握尋找突破點的提問方式 。教師要傳授給學生一些提問方式 ,讓學生試著單獨剖析、提出問題。教師也可選用反問法:“難道說加減法僅僅是總數的增加和減少嗎?”另外,還可以采用持續問法,沿著思維的深入,不斷提問,由問題引出問題。小組活動交流時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使學生發覺自己所提出的問題中的不健全之處,逐漸塑造學生獨立嚴謹的提問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將問題逐步完善。
三、及時肯定學生,增強提問信心
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比較有限,提出的許多問題一般都比較簡單。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匯總,積極主動開展點評:師評、生評、生生互評等,并給予鼓勵評價和正確引導,來激起學生提出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多方位地傳遞給學生不害怕問、不害怕錯的意識。
教師在課堂上,激勵積極主動提出問題的學生,對表現優良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夸獎和肯定,使學生得到成就感,并引起他們提出問題的持續興趣,為此來塑造學生提問的主動性習慣。學生提問不但需要活躍的課堂氛圍,還必須有教師對學生的積極主動的點評及引導,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學習,乃至能夠將問題意識拓寬到課余實踐。尤其需要注意,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稚嫩、簡易的甚至錯誤的數學問題,不可以立即否定,要給予積極的點評,鼓勵提出問題的勇氣,加以正確的引導,增強學生的自信,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樹立敢于提問的觀念。
四、總結
數學課是一門思維邏輯要求高的課程,數學教師應重視塑造學生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不斷提高提問的綜合實效性。教師要持續激勵學生開展提問,善于塑造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提問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想提問題、會提問題、善提問題,并可用創新思維能力獨立解決問難,進而照亮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陶正.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A5):103.
[2]李清生.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小學數學教育,2017(Z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