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
摘要: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因而當幼兒教師利用數學游戲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時,幼兒就會有著積極的學習態度和主動的學習行為。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幼兒教師合理利用游戲的基礎上的,為此教師要努力提高數學游戲的效率,進而幫助幼兒徜徉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準備游戲道具、營造游戲氛圍和重視小結環節都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可以促使幼兒的學習效率得到十分明顯的提高,為此筆者會在本文中詳細介紹以上三種策略。
關鍵詞:數學游戲;幼兒教育;效率提高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數學游戲的應用亦不例外。如果幼兒教師沒有合理應用數學游戲,那數學游戲就會起到喧賓奪主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幼兒的學習效率。基于此種情況,在開展數學游戲活動之前,幼兒教師就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游戲的設計、游戲道具的準備。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需要預設數學游戲應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且及時做好應對計劃。這樣的話,幼兒教師就能提高數學游戲的效率,幫助幼兒奠定數學基礎。
一、準備游戲道具
幼兒的思維是形象的,其與抽象的數學知識之間存在著矛盾,這也是幼兒很難憑借自己的努力學好數學知識的原因之一。因而在設計數學游戲的時候,幼兒教師要為幼兒準備一些游戲道具,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地呈現在幼兒面前。這樣一來,幼兒既能夠愉快地玩游戲,又能收獲數學知識,可謂是一舉兩得。此時幼兒教師就成功地提高了數學游戲的效率。例如:筆者需要讓幼兒理解早晨、晚上、白天和黑夜的含義,進而對時間有著初步的了解。但如果筆者直接向幼兒解釋這四個詞匯的含義,幼兒根本理解不了。因而筆者為幼兒進行了游戲的設計,此時筆者就需要準備卡片,卡片上的內容是幼兒的各種行為,如刷牙、洗臉、上幼兒園、學習、睡覺等。除此之外,筆者還會讓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卡片的制作,其就是游戲所需要用到的道具。不同的行為需要在不同的時間點去做,幼兒需要進行卡片的抽取,并且說出做這一件事情的時間點。這樣一來,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就能將關于時間的詞匯與他們所做的事情聯系在一起,進而有了形象的認知。
二、營造游戲氛圍
在具體應用數學游戲的過程中,有些幼兒教師就遇到了如下問題:幼兒的注意力還是會有所轉移。此時幼兒教師就需要追根究底,挖掘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要知道,幼兒教師總是會掌控游戲的所有環節,導致游戲氛圍十分枯燥,幼兒根本無法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就更談不上學習數學知識了。基于此,幼兒教師需要為學生進行游戲氛圍的營造。例如:筆者在引導幼兒學習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時,就為幼兒設計了競爭游戲。筆者會為幼兒出題,然后幼兒需要舉手搶答。如果筆者的游戲流程一直是這樣,幼兒很快就失去了計算的興趣,因為筆者的操作是重復的。此時筆者就會將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如讓幼兒之間相互進行出題,然后彼此進行回答。筆者還會豐富答題的形式,或者舉手搶答,或者猜字謎搶答,或者抽簽回答等。關于某一次搶答的形式,筆者會讓幼兒從所有的搶答方式中進行選擇。除此之外,在計算時,筆者還會允許幼兒用自己喜歡的物品輔助計算。如有的幼兒喜歡彈珠,他們就可以提前準備10顆彈珠。這樣的話,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會一直持續下去,他們也因此一直展開計算,進而對5以內的加減法知識有所掌握。
三、重視小結環節
幼兒的智力發育并不完全,其中一個體現就是記憶力有限。相比較于數學知識,幼兒更愿意去記憶愉快的游戲過程。如果幼兒教師沒有采取措施的話,他們應用數學游戲就會有著事倍功半的效果。此時幼兒教師就需要加深幼兒對數學知識的印象。要知道,小結環節是總結所學數學知識的環節,幼兒教師要嚴格把控時間,促使小結的時間變得充足,進而讓數學知識在幼兒的腦海里有著更長時間的停留。例如:為了幫助幼兒認識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圖形,筆者會為幼兒設計“認識昆蟲”的游戲。筆者為幼兒所呈現的昆蟲是由諸多幾何圖形所組成的,其顏色都比較鮮艷,能刺激幼兒的視覺,吸引幼兒去觀察。然后筆者會詢問幼兒:“你們知道它們身上都存在哪些圖形寶寶嗎?”進而引發幼兒的思考。在游戲結束之后的小結環節,筆者就會引導幼兒復習該節課所學習的圖形寶寶。筆者會這樣詢問幼兒:“蝴蝶寶寶身上有哪些圖形寶寶呢?蜻蜓寶寶身上有哪些圖形寶寶呢?”促使幼兒在思考的過程中對該節課所學的圖形知識有著更加深刻的記憶。這樣一來,筆者應用數學游戲的效率就會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為了幫助幼兒徜徉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幼兒教師要做的有很多。當教師利用數學游戲來引導幼兒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時,他們就需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促使數學游戲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進而讓幼兒愉快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但這一任務并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夠完成的,幼兒教師需要研究有效的數學游戲應用策略,并且分析數學游戲應用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進行經驗或者教訓的總結。
參考文獻:
[1]邵蘭蘭.幼兒數學游戲化教學探索[J].好家長,2019(96):35.
[2]韓允慈.游戲讓幼兒數學教育回歸本真[J].新課程(綜合版),2019(12):201.